2020年9月27-30日,第二屆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在海南省海口召開,本次大會以“共克時艱、跨界協同、合作共贏”為主題,為進一步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加速突破新能源汽車市場化障礙,加快推進“電動化、智能化、共享化”融合發展,由中國科協、海南省人民政府、科學技術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共同舉辦。其中,在9月28日下午舉辦的“新能源汽車可持續發展與全球開放合作”全體大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發表精彩演講。
其主要觀點如下:
1.篤定前行,堅定發展方向、提高供給質量、優化消費環境,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再上新臺階。
2.融合創新,堅持循序漸進、堅持車路協同、優化政策環境,推動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加快發展。
3.苦練內功,提升產業鏈水平、加強質量品牌建設、深化開放合作、堅持全球化發展理念,推動中國品牌汽車高質量發展。
以下內容為現場演講實錄:
尊敬的萬鋼副主席、尊敬的沈曉明省長、葛大使,各位領導、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大家下午好!非常高興參加一年一度的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與各界朋友一道共謀產業發展大計。
首先我謹代表工業和信息化部對出席大會的各位嘉賓表示誠摯的歡迎!向長期以來關心、支持中國汽車產業發展的各位領導、專家、學者和企業家朋友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發展新能源汽車是全球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綠色發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新時代中國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戰略選擇。剛才萬鋼副主席做了一個非常全面的高屋建瓴的報告,讓我們受益匪淺,下面我從三個方面向大家做一個匯報,與大家做交流。
第一,篤定前行,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再上新臺階。近年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及各方共同努力下,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取得了積極進展,成為全球汽車產業電動化轉型的重要力量。產銷量連續五年位居世界首位,累計推廣量超過450萬輛,占全球的50%以上。產業鏈上下游有效貫通,電池、電機、電控等關鍵領域創新活躍、成果紛呈。產品供給質量持續提升,消費者認可度日益提高。
受宏觀經濟下行壓力較大,補貼退坡等因素影響,2019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僅實現120.6萬輛,同比下降了4%,特別是今年1-7月,歐洲新能源汽車總銷量達到50萬輛,較我國多了1.4萬輛,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對這個問題我認為應該理性看待:
一是2018年中國汽車市場出現了1990年以來的首次負增長,近三年都呈現了下滑態勢,2019年下滑了7.4%,今年受疫情影響,可能還會出現一定幅度的下滑,但是新能源汽車只是在經歷高速增長后出現的階段性下滑,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總體還是持歡迎態度的。隨著動力電池技術的進步和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的完善,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優勢將會愈加明顯。
二是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對市場的影響是暫時的。為積極應對疫情影響,緩解企業經營壓力,中國政府已經明確將新能源汽車補貼和購置稅優惠政策延期兩年。同時為幫助企業開拓市場,工信部會同有關部門還組織開展了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這些舉措將進一步促進產業平穩發展。今年7月以來,新能源汽車月銷量實現了同比正增長,已經恢復到了每月10萬輛的消費水平。
三是中國主要汽車企業已基本建立起新能源汽車正向研發體系。一批造車新勢力為產業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國際上的一些跨國公司企業也紛紛加大新能源汽車的研發力度,基于全新設計的純電驅動平臺開發的產品越來越得到消費者認可。
所以綜合看,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已進入了加速發展的新階段。我國產業發展中還存在創新能力不強、整車成本偏高,基礎設施滯后、安全隱患較多等突出問題。必須以更大的力度、更大的決心迎接挑戰、推動發展。一是要堅定發展方向,做好中長期規劃等頂層設計,加強部門間政策措施的協調和銜接,統籌推進汽車與能源、交通、信息通訊等產業的深度融合發展,引導資源匯聚,形成發展合力。二要提高供給質量,圍繞降低成本,提高安全等核心問題持續進行關鍵材料、單體電池、電池管理系統等技術攻關,開發先進實用產品,加快形成市場的競爭優勢。三是要優化消費環境,推動提升公交、出租、物流配送等公共領域車輛電動華水平,推進充換電設施建設,鼓勵換電模式創新發展,完善充換電、停車、過路過橋等優惠政策,提升用戶的體驗。
作為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重要參與者,海南省近年來堅持生態立省戰略,立足于資源稟賦和資源優勢,在制定清潔能源汽車發展規劃,開展全域新能源汽車示范應用等方面開展了積極探索,積累了許多好的做法和經驗。希望今后能夠再接再厲,進一步加快推進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細化完善差異化雛形、金融創新等政策措施,為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創造更好的條件。
第二,融合創新,推動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加快發展。智能網聯汽車是未來汽車產業發展的戰略高地,正在推動汽車產品形態、交通出行模式、能源消費結構和社會運行方式發生深刻變革,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和巨大的增長潛力。當前,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正處于技術快速演進、產業加快布局的商業化前期階段,國內外各方的熱情都很高,這本身也是件好事。剛才萬鋼副主席專門就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做了系統的闡述,我們完全贊同。
下面我想從產業管理的角度再談四點意見供大家參考:
一是要堅持循序漸進。從L1到L5級自動駕駛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尊重技術規律,逐步推動。目前已有不少新上市車型裝載了L1級和L2級自動駕駛系統,這是現階段比較合理的發展節奏。但是有些企業在沒有得到法律法規許可,沒有經過充分實驗驗證的情況下,就對外公開宣稱L3級及以上高級自動駕駛系統正式裝車量產,這恐怕不太嚴謹。一定要始終把人的安全放在第一位,經過各種場景、使用環境的測試驗證,得到法律法規的授權許可,否則會帶來一系列安全隱患,欲速則不達。
二是要堅持車路協同。要實現完全自動駕駛的終極目標,不能把所有的問題都交由汽車來解決,還需通信、基礎設施建設、智能化道路改造為基礎支撐,通過車和路、車和人之間建立起數據無障礙的交互,有效解決單車智能存在的能力盲區,才能加速實現產業化應用。最近,北京市宣布建設高等級自動駕駛示范區,就是在這方面做的一個有益的探索。
三是要堅持融合創新。智能網聯汽車是汽車與信息通信、人工智能、軟件、互聯網等深度融合發展的產物,需要跨行業協同發展,相輔相成、相互促進。汽車及相關行業要聯合起來共同制定標準,形成統一的數據接口,為產業發展奠定堅實基礎。目前,中國已經建成近20家智能網聯汽車測試區,也需要加強統籌協作,實現標準統一和數據共享,避免低水平重復建設。
四是要優化政策環境。智能網聯汽車發展還面臨道路交通管理、地圖測繪、網絡安全等方面的法律法規障礙,相關部門正在致力于推動解決這些問題,已經有了很好的共識,接下來要把這些共識變成具體的行動,充分發揮跨領域、跨部門協同的推進機制優勢,為產業發展創造更好的政策環境。
第三個方面,我再匯報一下苦練內功,推動中國品牌汽車高質量發展。綜觀全球,在經濟發達國家的產業體系中,汽車工業一直是關系國家命脈的產業。在中國,汽車產業也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性產業,是產值最大、產業鏈最長、直接或間接帶動就業人數最多的產業。汽車零售額占全社會商品零售總額、相關稅收占稅收總額、相關從業人數占城鎮就業總人數的比例均在10%左右。經過60年左右的發展,中國建成了品類齊全、配套完整的產業體系,企業研發能力明顯增強,產品質量水平穩步提升,并在2009年成為世界第一汽車產銷大國。發展成績來之不易,值得肯定,這其中既有中國品牌企業的不懈努力,也離不開外資品牌、合資品牌企業的重要貢獻。客觀地看,中國品牌汽車的競爭力還有待進一步提高,近年來,市場份額也出現了一定的下降,中國品牌乘用車銷量占比從2017年最高的時候達到43.9%,下降到了2019年的39.2%。今年1-8月份又進一步下降到36.2%。隨著中國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最遲到2022年,乘用車外資股比和合資家數限制將被取消,中國品牌汽車將面臨更大的壓力。
中國品牌汽車近年來的快速發展有兩個典型階段,第一階段主要是在市場需求旺盛,產品供給相對不足的時期,吉利、奇瑞等一批企業依靠性價比高的產品搶占經濟型乘用車市場。第二階段是在市場高速增長時期大力發展合資品牌車型相對較少的SUV實現錯位發展,市場占比最高時曾達到60.2%。下一階段,中國品牌汽車的發展機遇在哪里?我認為應該是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這是新的發展方向。與此同時,還要努力提升產業鏈競爭力,實現品牌向上發展。
一是要提升產業鏈水平。中國企業在傳統汽車產業鏈上,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差距較大,但在電池、電機、電控為代表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具有較好的基礎,要揚長避短,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加快培育市場競爭優勢。
二是要加強質量品牌建設。汽車發展的一百多年的歷史表明,品牌提升是需要持續投入和長久推動的戰略性任務,新能源汽車領域為我們提供了新的機遇,基于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的新車型應用了許多新技術,打造新品牌,并得到消費者認可的成功率相比傳統汽車明顯提升,要充分利用好這一機遇。
三是要深化開放合作,堅持全球化發展理念,共同維護汽車供應鏈穩定和暢通,積極開展研發設計、貿易投資、標準法規等領域的深入交流和務實合作,以高水平開放來促進高水平發展,推動形成全球開放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新格局。
各位嘉賓,各位朋友,“大鵬之動,非一羽之輕也;騏驥之速,非一足之力”。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需要各方共同努力,中國擁有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也是全世界最為開放的汽車市場,幾乎所有的知名國際汽車集團公司在中國都設有合資企業,獲得了良好的發展和回報。我們還于2018年率先放開了新能源汽車外商投資股比限制,特斯拉上海工廠成為首家外商獨資企業,我們歡迎各國企業和機構繼續在華投資,共同開創新能源汽車產業鏈高水平開放合作的新局面,共同分享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成果,為世界經濟復蘇注入新的發展動力。謝謝大家!
(注:本文根據現場速記整理,未經演講嘉賓審閱)
來源:蓋世直播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shichang/128252
以上內容轉載自蓋世直播,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