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5月18日宣布正式推出無鈷電池僅過去了4個月,蜂巢能源再次于北京車展期間舉辦了主題為“無鈷芯生·啟未來”的無鈷電池產品規劃發布會。這不禁讓人懷疑,蜂巢能源是在借著北京車展的熱度炒冷飯嗎?
對于這樣的疑惑,蜂巢能源總裁楊紅新早有預想,“我們并不是把5月發布會的內容再說一遍,這次是蜂巢能源無鈷產品家族的全球首秀。”
所謂產品家族,指的是蜂巢能源推出的兩個無鈷電池平臺——E平臺和H平臺,兩個平臺上誕生的無鈷電芯在材料技術上有所不同。E平臺電芯材料主要采用高濃度陽離子摻雜和納米網絡化包覆、微觀粒徑控制、嵌鋰路徑優化,容量計劃在2021年做到160mAh/g,2023年能提升至170mAh/g;H平臺電芯材料則主要采用納米網絡包覆技術、單晶化技術、陽離子摻雜的氧八面結構,2020年容量做到180mAh/g,2022年能提升至185mAh/g。
用更容易理解的方式描述,E平臺的無鈷電池,將成為磷酸鐵鋰電池的替代,H平臺的無鈷電池,將成為類似811的高鎳三元電池的替代。這意味著E平臺產品將主打主打中里程車型,H平臺則主打中高端市場,兩個平臺將一同覆蓋300-800公里以上的全系車型,實現從A00-D級車型上的全場景應用,并支持全品類終身質保。
首款搭載H平臺產品車型或于明年7月上市
在此前5月的發布會上發布的兩款產品就是來自H平臺,分別是115Ah無鈷電芯(標稱容量)和226Ah(標稱容量)無鈷電芯,對應的是中高端車型和高端車型。
其中115Ah無鈷電芯當前能量密度可做到245wh/kg、大于3000次循環的壽命,相比同級的高鎳三元電池,可實現能量密度提升2%、壽命延長50%、成本降低8%。
而搭載于高端車型的226Ah電芯,當前能量密度可做到235wh/kg、大于3000次循環的壽命,相比同級的高鎳三元電池,可實現能量密度提升1.7%、壽命延長50%、成本降低12.5%,在矩陣式 PACK 設計支持下,可實現整車最長續航突破800公里的水平。
據悉,115Ah無鈷電芯將搭載于某車企規劃的純電A級轎車中,續航將達到700km,而搭載于純電SUV中,可實現600+km的續航。
在會后接受包括第一電動網在內的核心媒體專訪時,楊紅新透露,搭載115Ah無鈷電芯的該A+級轎車將于明年7-8月上市。
“這款車11月份就會裝出來,12月份就會去海拉爾做測試,明年6月份再做一個夏季測試,7、8月整車就可以上市了。順利的話,這將是全球第一款無鈷長里程的車。”楊新紅說道。
楊紅新還透露,由于無鈷電池的鎳含量要低于811電池,結合單晶材料和電解液技術,其過充能力和抗高溫能力都遠比811要好。
E平臺產品循環壽命可達4000次
作為主打主打中里程車型的E平臺,目前誕生了兩款無鈷電池產品,分別是90Ah無鈷電芯(標稱容量)和115Ah(標稱容量)無鈷電芯。據介紹,兩款電芯循環壽命可達到4000次以上,相比同容量磷酸鐵鋰電池能量密度提升20%,并降低17%的成本。
“循環壽命達到4000次這點很有意思,目前循環壽命較好的磷酸鐵鋰電池也就只能做到2000左右。如果真能做到4000的水平確實比較厲害。”一位固態電池企業的相關人員告訴第一電動網。
雖然是作為鐵鋰產品的替代,但在楊紅新看來,E平臺的無鈷電池產品不會完全替代磷酸鐵鋰,只是在特定場景、特定客戶需求下進行代替。
不過,根據公布的數據來看,E平臺上無鈷產品在性能上較磷酸鐵鋰有提升,且成本亦有下降,如果真達到量產水平,在乘用車領域基本就不會再有磷酸鐵鋰的位置。
不過在這次發布會上,關于E平臺并沒有做太多信息的披露,未來其量產產品技術參數能達到怎樣的水平還有待蜂巢能源進一步揭示。
客戶定點快速增長 力爭9月進入裝機量TOP10
高鎳無鈷是目前動力電池行業公認的發展趨勢之一,前有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在2019年業績說明會上表示,寧德時代有自己的“無鈷”電池技術儲備,目前研發進展順利,正在想辦法做好供應鏈;后有特斯拉在電池日宣布開發出不含鈷的高鎳正極材料,通過新的涂層和摻雜物將正極材料成本下降15%。
但正式將量產級別的無鈷電池發布亮相,蜂巢能源算是第一家。
在楊紅新看來,無鈷電池在材料方面的改進,從實驗室到試制線再到量產線的工藝改善,雖然難但都是必經的步驟。
“現在的困難在于解決第一代平臺的缺點。我們H平臺第一代的缺點是在零下20度和快沒電的時候,內阻比較大,放出來的功率隨之變小,車的加速性也會比較差。因此,把低溫、低SOC狀態下電池的內阻降低、功率增大,是我們開發第二代的目標。”
對于蜂巢能源為何能成為推出無鈷電池產品的第一人,楊紅新認為關鍵在于沒有傳統思維和傳統技術路線的包袱。
“特斯拉做出的車為什么大眾沒有做出來,蘋果做出的手機為什么諾基亞沒有做出來,這就是新企業基因里帶來的創新性,我們叫第二曲線創新。對于老企業很難出現第二曲線創新,因為沒有辦法拋棄以前的老路,這就是一個行業規律。”
不過,就此斷言蜂巢能源已經在無鈷電池領域處于領先還為時過早,對于像寧德時代這樣的頭部企業,沒有官宣并不能認為其在這方面落下了步調。
當然,作為一家動力電池企業的“新勢力”,我們也能看到蜂巢能源正在從“ppt造電池”到規模量產裝機上快速進發。
根據第一電動研究院數據,8月蜂巢能源的裝機量排名為第19位,據楊紅新介紹,9月將爭取進入前十。
“9月長城給我們5000輛的訂單,但只能給他交2600輛,沒辦法,現在還在產能爬升階段,否則就能進入前六了”楊紅新說道。
與此同時,除了長城,蜂巢能源也在積極擴展客戶源。目前,蜂巢能源已獲得PSA集團的定點,也是寶馬集團和長城汽車合資的光束汽車項目的唯一候選電池供應商。據楊紅新透露,光束項目整個生命周期有60GWh的訂單。
“我們在吉利、東風小康也有定點,包括一個增程式卡車也有2萬輛的定點;外資包括寶馬第五代平臺等都在密切合作,有的已經定點了,這一兩個月還會有新的定點出現,有的在中國,有的在歐洲。”楊紅新說。
據了解,蜂巢能源第一輪已經開放了10個億的融資,路演已經結束,將馬上進入盡調階段,第二輪會融資20-30個億,最終會有50%甚至更多的股權對外開放。
今年年底蜂巢能源也將召開自己的“電池日”,屆時會分享哪些新消息,第一電動網也將持續密切關注。
來源:第一電動網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shichang/128739
以上內容轉載自第一電動網,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