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發布。規劃提出,到2025年純電動乘用車新車平均電耗降至12.0千瓦時/百公里,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量達到汽車新車銷售總量的20%左右。以及高度自動駕駛汽車實現限定區域和特定場景商業化應用,充換電服務便利性顯著提高等內容。
造車新勢力股價暴漲
而這份“汽車強國”的15年藍圖,對于新能源汽車行業來說,無疑將是利好的。與此同時,三大新能源造車新勢力蔚來、小鵬、理想昨日陸續發布的10月份汽車交付量數據。由于銷量增長強勁,三家車企的隔夜美股紛紛大漲。
其中,理想汽車一度大漲15%,收盤漲13.44%。蔚來汽車截至美股收盤,漲8.96%,市值為420億美元,盤中更是一度超過上汽集團。小鵬汽車上漲6.91%。
眾所周知,在遭遇年初銷量低谷以及部分車企資金鏈危機后,新能源汽車行業近期迎來了一輪快速復蘇,并一躍成為資本市場的“香餑餑”。相關龍頭企業也都有亮眼表現。
其中,作為國內新能源車企之一的比亞迪,三季度凈利潤17.51億元,同比增長1362.66%。在昨日規劃公布后,比亞迪A股收盤大漲5.11%,市值達到4583億元。目前,比亞迪的總市值已經超過上汽集團和廣汽集團兩大巨頭之和。
新能源產業表現亮眼
值得注意的是,新能源市場的火爆勢必帶動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發展。
在供應鏈企業中,國內動力電池龍頭寧德時代,第三季度凈利潤14.2億元,實現今年來首次單一季度凈利正增長。此外,寧德時代2日的股價也創下歷史新高,市值突破6000億大關。這也是創業板首次出現市值超過6000億元的公司。
另外,據2020年的相關A股上市企業的Q3財報顯示,51家新能源產業鏈上市公司中,有24家實現盈利;與上半年業績相比,其中有38家三季度凈利潤得到改善。在業內看來,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相關企業業績的改善,與新能源汽車需求的提高和國家政策的扶持密切相關。
近年來,我國汽車產銷首次進入負增長周期,同時,受疫情等多重因素沖擊,我國新能源汽車在今年上半年銷量也陷入負增長。
從進入第三季度,中國電動車市場逐漸回歸發展常態,市場的格局調整體現得更為明顯。補貼時代的電動車普及主力出租、網約等營運類車輛市場,在今年遭遇著較大的挑戰,而私人消費市場卻逆勢上揚。
在私人消費市場,新能源乘用車市場高低兩端同時發力,且表現都不錯。一方面,起售價不足3萬元的五菱宏光MINI EV加快搶占低端市場;另一方面,特斯拉、蔚來、理想等在高端新能源汽車市場表現亮眼。數據顯示,蔚來汽車10月交付5055臺,年初曾一度陷入破產邊緣的蔚來來說,今年以來股價已大漲728.86%。而理想汽車交付3692輛;小鵬汽車交付3040輛,同比增長229%。
據長期研究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業內人士表示,未來針對新能源車的配套設施也會成為市場增長點,“得益于國家頂層設計和政府對新能源汽車消費的支持,未來新能源汽車市場規模穩中有升。預計四季度新能源汽車市場將迎來全面的增長。”
此外,也有業內人士指出,目前汽車產業零部件體系支撐、關鍵技術等方面仍存在短板,今后隨著汽車行業“新四化”趨勢深入推進,疊加政策支持等綜合因素驅動,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將迎來更大的發展機遇與挑戰。
來源:中車網
作者:楊德霖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shichang/131136
以上內容轉載自中車網,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