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這個時候,為了調查二手新能源汽車的交易行情,第一電動網曾到北京花鄉二手車市場進行走訪(《二手車販不愿收新能源車,市場不穩一天一個價》),在整齊擺放的上萬臺二手車中,幾乎沒有看到一輛新能源汽車的影子。
那時,對于二手經銷商而言,新能源汽車還是個陌生的物種,因為不了解行情,不知道車輛能賣向何處,絕大多數商家對于前來詢問的新能源車主,大多采用“緩兵之計”:先留下聯系方式,確定有人買,我們再收車。而且價格也是“翻著跟頭”地往下跌,當時一輛售價15萬元左右的比亞迪秦,用過1年,價格幾乎就已經折損50%。
而一年過后,當我們再次走進花鄉舊車交易市場,再次向不同店家表示有新能源汽車要出售時,不僅每一位都表示“會收電車”,而且在一列列排放整齊的車隊中,零星出現的幾輛“綠牌車”也十分顯眼。
這與近兩年新能源汽車快速增長的保有量不無關系。以今年為例,雖然上半年受疫情影響,1-10月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下降7.1%,但隨著疫情的逐漸好轉,下半年新能源車市可謂異常火爆,10月更是交出了16萬輛,同比增長104.5%的銷量成績。
在新車銷量增長的同時,今年新能源二手車的交易量也有著很大程度的提升。近日,二手車在線拍賣平臺天天拍車發布了一份《新能源二手車流通數據報告》,其中顯示,今年前10個月,新能源二手車的總成交量,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84%。
那么,在新能源汽車已經對二手市場完成“普及教育”的今天,一輛再出售的電動汽車,又能值多少錢呢?
三年打三折
盡管今年再去花鄉,手中那臺“假設”的電動汽車已經有處可去,但經銷商們給出的價格卻依舊讓人心涼。
今年,我們將2019款進口版Model 3,標準續航升級版作為出售對象,購買時的價格為35.59萬元,紅色車身,里程數為1.2萬公里。對于這樣一款車,近乎所有商家的第一反應都是:“賠的挺狠的,你得做好心理準備。”
“我得具體看看車的情況,但最多不會超過21、22萬這個區間。”胡先生是我們進去之后詢問的第一個買家,聽了車的情況,他坦言,“現在買一輛新的特斯拉才24萬,也就因為是進口的還稍微值一點錢,要賣還得趕緊賣,2020年12月和2021年1月的車價就完全不一樣了。”
胡先生告訴我們,由于特斯拉自己也在不斷降價,所以他收車的風險也不小。“收來了我也得趕緊想辦法賣出去,不然這個車到再拖下去就更不好賣了。”
而在另一家店內,負責人賈先生則把價格壓得更低了一些——最多不會超過20萬。
“我也有一輛特斯拉,長續航,還是白色的。”他透露,由于白色是搶手顏色,購車時就比其他顏色要多8000元,所以在收車的時候,白色的也會更值錢一些。“去年買的時候花了40多萬,才跑了8000公里,現在最多也就只能賣27、28萬的樣子。”
作為真正的特斯拉車主,他在無奈中也有著一絲慶幸。“所有的新能源汽車基本都是這個折損率,比如20萬的車,一年降10萬,第二年能稍微好點,再降5萬。特斯拉還算是好的,再用個三、四年,最低也不會低于10萬,但其他的車就不一定了。”在眾多國產品牌中,他只提到了蔚來。“蔚來的價格還能稍微高點,但也是因為他賣的貴。”
同樣的話,我們在一位談先生那里,也得到了證實。“我的店里現在就有3臺特斯拉,外面的是Model S,里面還有Model X和Model 3,那輛Model X是五個月的新車,只開了7000公里,買的時候90多萬,現在也就值60萬了。”
擺放在門口的Model S
而之所以敢用60萬元購入一輛二手Model X,無疑也證明著他對于特斯拉品牌的信任——“畢竟是高端品牌,總有那么一兩個想的開的,會少花30萬,買一輛幾乎是全新的車。”
最后,在門口放著一輛眾泰E200的店鋪門口,我們遇到了店內的負責人楊先生,作為一個二手經銷商業內的老兵,從他的敘述中,我們對整個二手車交易行情有了一個更加系統的認知:“在這個院子里的電車,不管是什么品牌,大多都是3-4年的,保值率基本都打三折。”包括他門口的這臺售價只有6萬元的眾泰E200,“開了三年多的時間,現在續航能在180公里左右,賣2萬。”
無章可依的保值率
在這個探訪的過程中,我們試圖為“保值率”尋找到一個可衡量的標準,但一圈下來卻發現,每個人和每個人的標準都不一樣。
“現在收電車根本就沒有一個市場價。”即使身為二手車商,談先生也沒有什么約定俗成的標準可以參考,“電車畢竟收的還是少,我們店一個月能進40-50臺車,有4、5臺新能源車就算不錯了。”
在交流中,盡管我們用不同的方式詢問著“什么品牌的新能源車會更保值一點”,但得到的答案幾乎完全一致:“只要是電車,貶值率都高。”
不過,在這個過程中,多數人還是表示,“盡量買一些大家都認識的牌子,這樣賣的時候比較好賣,因為售后比較方便。”但至于什么品牌更受歡迎,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評判標準。
比如,年齡較大的楊先生告訴我們,“不談特斯拉、蔚來這些新品牌,只說傳統品牌,比亞迪、吉利和北汽這些能排在第一梯隊,因為他們做新能源車做得比較早,像是廣汽傳祺這些可能就要在第二梯隊了。”盡管這么說著,但他最后還是強調了一句,“不過什么牌子的折損率都很高。”
而年齡稍輕的賈先生則認為,和新車一樣,科技感同樣也是二手車市場的重要評判標準。“像特斯拉、蔚來和小鵬這種,科技感強,體驗好,技術也相對靠譜的牌子,二次出售的時候,人們也愿意買。”
拋開品牌因素,車輛本身的情況也十分重要。胡先生告訴我們,“像是那種比較罕見的顏色,比較少的配置,可能會更貴,但也可能更便宜。比如特斯拉的白色,喜歡的人多就會更貴一些,但有些顏色,你不喜歡,其他人也不會喜歡,所以那種的價格反而會壓得更低一些。”
最后,一位蔚來二手車指定經銷商的相關負責人房女士,還提到了另一個可能會影響售價的因素——季節。“如果都在同一年里,那冬天收車的價格一般會更低一些,因為即使是同一輛車,冬季續航也會更低,這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它的定價。”
同時,她也指出,新能源汽車的首保問題也會成為二任車主在購買時所考慮的問題。“因為電動車不像燃油車,人們都知道要去保養,而且去哪個地方保養都差不多,電動車就不一樣了,電池尺寸或零部件可能只有那個廠家才有,而且一旦電池損壞去更換的話,也會牽扯到之前的保養問題,這無形之中會為二任車主增加一定負擔。”
由此可見,截至今年上半年,盡管我國電動汽車保有量已經達至417萬輛,盡管下半年新能源汽車市場一片欣欣向榮,盡管每家企業都在拼命地沖向高端,推出新品,但二手車殘值問題卻依然沒能得到解決。如果說從陌生到熟悉,對于二手經銷商而言,需要一年的時間,那么回收定價從雜亂無章到有章可循,還需要多久呢?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王蕊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shichang/133373
本文版權為第一電動網(m.155ck.com)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以及微信公眾平臺不得引用、復制、轉載、摘編、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內容或建立鏡像。違反者將被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1700118019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