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局副局長吳吟25日在俄羅斯參加亞太經合組織(APEC)第十屆能源部長級會議,并向大會提交了《APEC低碳示范城鎮項目——中國發展報告》,《報告》中稱,我國低碳城鎮發展已進入全國大規模試點階段,2015年前將建設100座新能源城市。
作者了解到,我國的低碳城市將從六方面建設:我國將從六方面建設低碳城市,產業、布局、能源、建筑、交通和資源再生。
低碳能源是發展和利用低碳新能源技術,改善一次能源結構,提高能源供應效率,減少化石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我國發展低碳能源的主要內容包括:核能和可再生能源,化石能源轉化效率,發展碳捕獲和封存技術,以及發展智能電網。
例如為推動太陽能產業的發展,我國政府從09年起啟動金太陽計劃和太陽能屋頂項目,特批了13個光伏屋頂電站,累計在建規模達到1000MW。
另外,在碳捕獲和封存方面,也日益受到政府的重視,中國以煤炭利用的二氧化碳捕獲為重點,開展了多種形式的CCS技術示范,如:天津IGCC項目的燃燒前捕獲的技術示范(在建);北京高碑店電廠(已建成,每年捕獲3000噸二氧化碳)、上海石洞口第二電廠(年捕獲10萬噸二氧化碳)的燃燒后捕獲技術示范;內蒙古鄂爾多斯市煤制油項目的中國第一個CCS全流程項目示范(已建成,鹽水層封存)。
而最近利好政策頻出的綠色建筑行業也是低碳城市發展的其中一環,建筑能耗已經成為了中國城鎮,尤其是商業區,能耗的主要部分。
為促進建筑節能,從住建部于2005年頒布了《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開始,已陸續有多個部委發布各項建筑節能規劃6個。2011年8月,住建部發布《建筑業發展十二五規劃》,提出”建筑產品施工過程的單位增加值能耗下降10%,新建工程的工程設計符合國家建筑節能標準要達到100%,新建工程的建筑施工符合國家建筑節能標準要求”,已被業界視為綠色建筑萬億市場打響的發令槍。
在低碳交通方面,《報告》指出隨著中國城鎮交通能耗日益增長,我國通過倡導低碳出行、大力發展公共交通、提高燃油經濟性和發展新能源汽車等措施,可有效降低城鎮交通的能耗。
例如在新能源汽車方面,2009年,中國啟動了”十城千輛”的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應用工程。該工程計劃用3年時間,每年發展10個城市,每個城市推出1000輛新能源汽車開展示范運行,力爭2012年新能源汽車的運行規模占汽車市場份額的10%。目前,中國已有25座城市參與了該工程。
記著還從《報告》中看到,深圳市已經把電動車產業作為新能源產業的主力,并在市內大規模推廣電動汽車,預計在”十二五”末期,深圳市將有50%以上的公交車換成純電動汽車。
此次部長級會議上,與會各經濟體還就能源政策、能源展望、”能源安全倡議”短期和長期舉措、能源貿易與投資、節能提效、天然氣與核電等方面進行了廣泛的討論,并達成多項共識,主要包括:國際金融危機、提高能效,發展天然氣、核電、可再生能源等清潔能源,促進能源貿易與投資。
亞太經合組織各國(APEC)達成協議,將繼續研究分析和推進碳捕獲、利用和封存(CCUS)、超超臨界(USC)和整體煤氣化聯合循環發電(IGCC)等先進的清潔煤技術,提高燃煤電廠效率等。
( 編輯/李艷嬌 )
來源:中國證券網
作者:綜合報道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shichang/1360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