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能源汽車目前正處于產業化發展的前夜,由研發向真正的產業化邁進的過渡期。2012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加速,最新新能源汽車政策也是密集出臺: 3月5日,科技部出臺了《電動汽車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對"十二五"期間電動汽車的發展方向提供了指導;3月7日,三部委發布《通知》,對新能源汽車免車船稅;4月18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今年政府信息公開重點工作,討論通過《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規劃的通過,對新能源汽車的中長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5月16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通過促進節能產品消費的政策措施,其中安排60億元支持推廣1.6升及以下排量節能汽車。
《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近期將由國務院發布實施,該規劃將包括一系列產業扶持政策:在新能源汽車方面,2011-2020年,購買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將免征車輛購置稅;在節能汽車方面,2011-2015年,中重度混合動力汽車減半征收車輛購置稅、消費稅和車船稅。規劃明確了純電動汽車仍是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的主要戰略取向,工作重點從前期技術研發和示范運行轉變到現階段產業化建設。同時,政府部門將會采取更加務實的做法,會更加注重市場的作用,加大力度扶持技術較為成熟的混合動力汽車。
規劃同時指出:當前應重點推進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業化,推廣普及非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節能內燃機汽車,爭取到2015年,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累計產銷量達到50萬輛,到2020年超過500萬輛;2015年當年生產的乘用車平均燃料消耗量降至每百公里6.9升,到2020年降至5.0升;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及關鍵零部件技術整體上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市場前景十分樂觀
2012年作為我國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關鍵年份,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視,據悉,財政部已明確表示新能源汽車將成為今年下半年節能減排工作重點,并強調了新能源汽車在公務、物流、租賃等行業的使用,取消車牌拍賣、搖號、限行等限制措施,出臺停車費、電價、道路通行費等扶持政策,加快充電站等基礎設施建設步伐。
而近期各地方也加大對新能源汽車的采購力度。深圳今年擬新增2000輛新能源汽車,包括1000輛新能源公交車、500輛純電動出租車和500輛新能源公務車等。北京今年將新增3000輛新能源車,主要用于公共汽車、環衛用車以及物流用車領域,將新增400輛左右的純電動公共汽車訂貨量,個人購買新能源汽車最高可獲補貼12萬元,而且還享有特權不用搖號即可上牌。長沙市政府于2011 年與比亞迪(002594)也簽訂了1000 輛新能源電動大巴意向協議書。各地新能源汽車產業化發展步伐加速,而一旦以上城市新能源汽車發展迅猛且運行良好,將會對其他城市起到重要的示范作用。
業界分析新能源汽車業有望迎來新增長
汽車和房地產兩大行業,一直以來都是國內經濟發展的重要產業,我國汽車工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也在不斷提升,數據顯示,2008年,汽車工業總產值占GDP的比重已超過8%,接近房地產行業比重。此次系列政策的出臺和即將出臺,具體包括2011-2020年,購買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將免征車輛購置稅;2011-2015年,中強混合動力汽車減半征收車輛購置稅、消費稅和車船稅;2011-2020年,企業銷售新能源汽車及其關鍵零部件的增值稅稅率調整為13%等。一系列動作表明,國家在鼓勵汽車企業生產、銷售新能源車上的決心是堅定不移的。
業內人士分析:一系列產業扶持政策出臺,無疑是對汽車工業發展打了一劑強心針,政策的組合拳出擊必將帶動汽車及其相關產業的轉型與發展,未來一段時間,國內新能源汽車行業或將迎來新一輪增長期。《規劃》出臺后,能獲益的肯定是豐田、比亞迪等相關企業。"
據了解,目前新能源汽車主要用于公交、出租車等公共交通領域,以政府采購也就是集體采購為主,如2012 年2 月24 日工信部公布《2012 年度黨政機關公務用車選用車型目錄(征求意見稿)》中,400 多款入選車型全為自主品牌車型,其中比亞迪共有8款車入選,包括F0、F3、G3、G6、L3、S6、F3DM、M6。這8款車涵蓋了比亞迪的主力車型,銷量占比公司汽車總銷量97%。"《規劃》出臺后,將會大幅度降低消費者的購車成本,這對比亞迪將非常有利,"比亞迪一位內部人士告訴編輯,"而且隨著購買新能源汽車數量的增加,充電設施不斷地形成網路,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數量將形成一定的規模,又可以相應帶動私人購買電動車。"總之,近期密集出臺的有利政策將提升近期對新能源汽車的銷量預期。
限購令間接推動新能源汽車需求
7月1日,廣州正式開始實施汽車上牌限購令,繼上海?北京與貴陽之后,廣州成為第四個汽車限購的城市?在為期一年的試行期內,廣州市中小客車全年配額為12萬輛,每月1萬輛,全市中小客車增量限制在12萬輛。至此,"北上廣"三個中國一線標桿城市均發布了汽車限購政策。根據各方的估算,2011年廣州乘用車的上牌量為23萬至25萬輛,即以一年計,實則的影響約為減少11萬至15萬輛。相對于2011年全國乘用車大約1,450萬輛的銷量而言措施對國內2012年的乘用車銷量的影響大約0.4%至0.5,瑞銀也發表報告稱廣州實施汽車限購令,規定每月乘用車銷售限額為1萬輛,此舉對整體行業銷售影響有限,只是會在短期內影響投資者情緒及板塊估值。
北上廣這些城市實行汽車限購的出發點是改善交通擠塞狀況及空氣污染質素,不管是限購或隨之而來的限行以及近期公眾對PM2.5的持續關注等等都將間接推動新能源車需求。部分大城市對機動車施行限購、限行措施,實際上是間接提升了傳統汽車的使用成本;新能源汽車的停車費、通行費優惠將間接降低其使用成本。這兩項措施將使得新能源汽車在獲取直接補貼外,進一步拉低與傳統汽車的差距。近期,財政部也表示新能源汽車將成為今年下半年節能減排工作重點,例如海口今年計劃投放新能源公交和出租車500輛左右,相比2011年底100輛左右的水平大幅上升。
盡管新能源車在成熟度、續航能力、便捷性、安全性、購價上仍然無法與傳統汽車抗衡,但綜合差距的減少無疑將促使需求明顯提升。正如業內人士所說的,新能源汽車完整產業鏈包括"鋰資源-電池材料-鋰電池-BMS-電機-整車-電池回收",不論各環節年內是否會有具體業績體現,政策預期的樂觀和政策推動的需求將有利于新能源汽車板塊的估值回升,比亞迪(002594)、億緯鋰能(300014)、南都電源(300068)等公司都將因為整個產業鏈的預期向好而出現估值提升的機會。
( 編輯/李艷嬌 )
來源:財經網
作者:綜合報道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shichang/13781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