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國內外汽車行業有哪些大事件發生?
大眾CEO:芯片短缺制約全球汽車業復蘇
據外媒報道,大眾集團首席執行官赫伯特·迪斯(Herbert Diess) 4月15日表示,關鍵半導體的持續短缺是影響全球汽車業從新冠病毒危機中復蘇的唯一因素。
圖片來源:臺積電
迪斯在漢諾威工業博覽會(Hannover Messe )上表示,美國、巴西和中國的汽車需求正在回升,并補充稱,該公司也在努力應對歐洲地區的高訂單量。迪斯認為,目前唯一限制和放緩全球汽車業復蘇的是各類半導體供應的嚴峻形勢。
蓋世點評:芯片短缺問題成為“后疫情時代”影響全球汽車產業生產的最大因素,且嚴峻程度仍在不斷加深。
LG-麥格納合資公司即將贏得蘋果電動車項目
4月13日,一位知情人士向《韓國時報》透露,“LG麥格納電動動力系統即將與蘋果簽署合同,將負責蘋果電動汽車的初步批量生產。合同的細節目前仍在討論中。”
據消息人士透露,LG與麥格納的合資企業負責的產量將不會那么大,因為蘋果主要打算通過其第一代電動汽車以評估其市場價值。“LG集團的子公司包括LG顯示器、LG化學、LG能源解決方案和LG Innotek等,而這些公司已經包含在蘋果的零部件供應鏈中,因此蘋果不需要擔心任何供應鏈問題。這些LG子公司有能力保證生產產量和蘋果電動汽車所需零部件的更快交付。”
LG方面拒絕就此事置評。
蓋世點評:關于蘋果汽車相關信息絡繹不絕,真真假假不斷,不知此次消息會否再次被辟謠。
廣汽埃安投入約5億擴建工廠,預計明年產能擴充至20萬輛
4月15日,廣汽埃安宣布其智能生態工廠(以下簡稱廣汽埃安工廠)將擴建,預計投入約5億元,計劃于2022年初實現產能翻倍,年產能將在原有10萬輛的基礎上,擴充至20萬輛。
圖片來源:廣汽埃安
廣汽埃安工廠于2019年4月投產,具有鋼鋁車身柔性生產、數字化自主決策、互動式定制、能源綜合利用等特點,能夠實現從傳統批量化生產向大規模互動式定制的轉變。
廣汽埃安方面稱,工廠擴建的主要原因是銷量的迅速增長以及全新車型AION Y推出將帶來銷量規模的進一步擴大,在此背景下,廣汽埃安工廠需要全面進化。
蓋世點評:中國汽車產業全面電驅動化加速到來,不只是廣汽埃安,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下紛紛擴產應對。
現代·起亞發布全新中國戰略,2030年在華新能源產品將達21款
4月15日,現代·起亞“再飛躍 更中國”戰略發布會成功舉辦。面對即將到來的移動出行時代,現代·起亞針對中國這個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提出了推動未來發展的四大核心戰略:
第一,進一步加強本土化研發,推出為中國消費者打造的專屬高品質產品和服務;
第二,為了迎接電動化時代的到來,向中國市場導入備受全球市場認可的專屬電動汽車產品;
第三,充分利用集團全球領先的氫燃料燃料電池電池技術,助力中國向氫能社會轉型;
第四,推動合資品牌轉型升級,成為備受中國消費者青睞的品牌。
蓋世點評:新一輪市場競爭隨“十四五”規劃提速,各企業進入加速轉型期。
中國石化“牽手”奧動、蔚來布局換電,到2025年建成5000座充換電站
4月15日,中國石化分別與奧動新能源、蔚來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意與合作方在全國范圍內,圍繞換電站建設運營、補能技術升級及商業模式創新,開展全方位深度合作。
中國石化與奧動新能源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圖片來源:奧動新能源)
中國石化加油站中的蔚來換電站(圖片來源:中國石化)
中國石化董事長、黨組書記張玉卓表示,中國石化正加快從傳統油品銷售向“油氣氫電非”綜合能源服務商轉型,注重發展換電站和大功率直流快充等新業務,“十四五”期間,中國石化將在全國規劃布局5000座充換電站。
蓋世點評:未來一段時間,充換電企業與油企的聯合或將漸成趨勢,加電與加油同樣方便的時代在加速到來。
來源:蓋世汽車
作者:Garcia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shichang/144561
以上內容轉載自蓋世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