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車雷達、影像系統、鋁合金輪轂、1公里花費8分錢、最高時速55公里,一次充電的行駛里程為150到180公里的電動汽車,只需要2.88萬元就可買到……日前,一家位于濟南市商河產業園的電動汽車企業用”奇跡”來形容自家生產的電動汽車。然而,如此”價廉物美”的電動汽車實際卻沒有那么美。
”不用駕駛證就能上路,太好了!”宋麗娟看中的一輛紅色兩廂電動汽車,報價5萬多元?!爆F在考試這么嚴,40多歲的人不太好通過。”她計劃買一輛。不用本,不掛牌,價格低,使用成本低,這些都成為電動汽車招攬顧客的賣點。從2萬多元到6萬元左右,百公里8元的花銷,相對于傳統燃油汽車不菲的購入成本和汽柴油價格,無疑具有極大的吸引力。
然而,根據今年7月1日實施的《純電動乘用車技術條件》國家標準,對使用動力蓄電池驅動、5座以下的純電動汽車的一項基本要求是:最高車速不低于80公里/小時、續駛里程大于80公里。無疑,這種電動汽車沒有完全達到標準,而只能算是一種低速電動車。
作者在2012中國(濟南)國際新能源汽車電動車及零部件展覽會上發現,達到上述國家標準要求的電動汽車幾乎沒有。即使是一些比較知名的企業生產的電動汽車最高車速也標稱小于等于60公里/小時。而根據國務院頒布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到2015年,純電動乘用車最高車速要不低于100公里/小時。
值得一提的是,國家規定的傳統燃油汽車強制檢驗項目有100多項,這些項目必須經過國家認可的相關機構檢驗合格后方可產銷。對傳統燃油汽車來說,必須有廠家給出的車輛合格證方能掛牌。而這次展覽會上幾乎所有企業都沒有展示該檢測結果。據了解,山東省除中通客車、沂星電動車2家企業生產的汽車可以上牌照外,其余100多家電動汽車企業,生產的都是低速電動汽車,無法掛牌。
為了打消消費者的顧慮,一家電動汽車企業號稱與某保險公司合作推出特種設備第三者責任保險。但經過作者查詢得知,特種設備并不包括這種電動汽車。據了解,山東省2011年生產新能源客車和小型純電動汽車8.5萬輛。面對巨大的消費市場,企業難掩生產沖動。對此,業內人士認為,國家需要盡快對該行業進行規范,治理行業亂局刻不容緩。
( 編輯/李艷嬌 )
來源:工人日報
作者:綜合報道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shichang/14816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