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國內外汽車行業有哪些大事件發生?
6月28日晚,寧德時代發布公告稱,公司與特斯拉于6月25日簽訂了《Production Pricing Agreement》。協議約定,公司將在2022年1月至2025年12月期間向特斯拉供應鋰離子動力電池產品,具體的采購情況特斯拉以訂單方式確定,最終銷售金額須以特斯拉發出的采購訂單實際結算為準。
寧德時代與特斯拉簽訂供貨框架協議公告;圖片來源:東方財富網
事實上,早在2020年2月,寧德時代與特斯拉就簽訂過供貨協議,根據雙方協議約定,寧德時代于2020年7月至2022年6月期間向特斯拉供應鋰離子動力電池產品。而寧德時代與特斯拉新簽訂的供貨協議,與2020年雙方簽訂的供貨協議內容基本相同,其中僅對供貨時間進行了適當延長,其余內容均未更改。
蓋世點評:特斯拉砸來大單,“車企逃離寧德時代”又雙叒叕被打臉了。
不起火、不爆炸,長城汽車正式發布大禹電池
6月29日,長城汽車發布了一項全新技術——大禹電池。據悉,大禹電池命名靈感源自大禹治水的“疏導”理念,通過換流走到最后滅火,結合冷卻系統的引入,起到不起火、不爆炸的效果。
具體來看,大禹電池有熱源隔斷、雙向換流、熱流分配、定向排爆、高溫絕緣、自動滅火、正壓阻氧、智能冷卻八大全新設計理念,目前已獲得數十項核心技術專利,主要覆蓋熱源抑制、隔離、冷卻、排出等領域。據稱,其具有在“大容量高鎳電芯”、“電池包內任意位置”、“單個或多個電芯觸發熱失控”情況下均能實現不起火、不爆炸的核心優勢,可有效緩解用戶對于電動車安全焦慮的痛點。
據透露,大禹電池將于2022年全面應用,作為下一代全新動力電池,搭載于長城汽車旗下的新能源系列車型。此外,為推進整個行業的電池安全技術的進步,長城汽車大禹電池將對全社會免費開放專利。
蓋世點評:號稱“不起火”的長城大禹電池來了,比亞迪刀片電池有對手了?
佛吉亞、彼歐和克諾爾均有意收購海拉
此前有報道稱,控股海拉的Hueck家族正考慮出售其在該公司60%的股份。近日,據外媒報道,有知情人士透露,德國制動系統制造商克諾爾集團及法國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彼歐以及佛吉亞均表達了收購德國汽車照明集團海拉的興趣。
據悉,盡管新冠肺炎大流行,海拉的銷售額仍保持穩定。在截至今年3月的9個月里,其收入增長了10%,達到3.73億歐元。海拉目前的市值為63億歐元(合75億美元)。
蓋世點評:海拉成為幾大零部件巨鱷意欲爭搶的香餑餑,德國或因此誕生零部件新巨頭。
比亞迪半導體創業板IPO申請獲深交所受理
6月30日,比亞迪宣布,比亞迪半導體已于近日向深交所提交該次分拆的申請材料,并于2021年6月29日收到深交所發出的《關于受理比亞迪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創業板上市申請文件的通知》(深證上審[2021]283號)。深交所依據相關規定對比亞迪半導體報送的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創業板上市的申請報告及相關申請文件進行了核對,認為文件齊備,決定予以受理。
比亞迪半導體創業板IPO申請獲深交所受理公告;圖片來源:東方財富網
蓋世點評:有了吉利撤回科創板IPO申請的前例,對于比亞迪半導體科創板IPO,且等塵埃落定再評判吧。
5月汽車制造業利潤增速繼續回落
近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了2021年1-5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情況。聚焦到汽車行業,1-5月,汽車制造業完成營業收入35852.8億元,同比增長38.3%,保持較快增長,增速較1-4月回落13.4個百分點。1-5月,汽車制造業累計實現利潤2474.5億元,同比增長81.1%,增速較1-4月繼續回落。
蓋世點評:事實上,利潤增速下滑已經并非短期事件,想必業界對此已經見怪不怪了。
大眾2035年在歐洲停止銷售內燃機汽車
據外媒報道,近日大眾品牌負責銷售的董事會成員Klaus Zellmer對媒體表示,公司將于2033至2035年間,退出歐洲的內燃機車輛業務,在美國和中國停售內燃機汽車的時間則將稍晚一些。在南美洲和非洲,由于政治原因,以及基礎設施框架依然缺失,公司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停止銷售內燃機汽車。但他表示,大眾品牌的車隊最遲將在2050年之前實現二氧化碳中和。
該董事會成員還透露,公司的目標是到2030年時使其電動汽車銷量占歐洲總銷量的70%。這樣的銷量占比,可以使該公司為歐盟可能收緊的氣候目標做好準備,甚至是超越歐盟的目標。
蓋世點評:為了碳中和,車企們都在計劃著與內燃機說再見,內燃機的末日似乎真的不遠了。
來源:蓋世汽車
作者:解全敏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shichang/150616
以上內容轉載自蓋世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