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汽車(EVs)具有改變世界的移動方式的巨大潛力,通過多元化的混合燃料減少對石油的依賴,提升能源安全,并且減少溫室氣體和其他污染物的排放。同樣重要的是,電動汽車能夠開啟創新之門,創造新的先進產業,刺激就業增長,促進經濟繁榮。然而,電動汽車的大規模部署,要求交通運輸系統具備整合集成能力和培育新技術的能力。為加速這一轉變,世界各地的大城市和大都會地區正在創建環境友好型生態系統和易于廣泛采用的基礎建設。
由清潔能源部長級會議(Clean Energy Ministerial)、電動汽車倡議(Electric Vehicle Initiative)、美國洛基山研究所(Rocky Mountain Institute)、落基山研究所”Project Get Ready”項目、IEA混合動力與電動車執行協議(Hybrid & Electric Vehicle Implementing Agreement)、C40城市集團(C40 Cities)與克林頓氣候倡議(CCI)共同編撰的電動汽車城市案例匯編,呈現了全球正在積極普及發展電動汽車的代表性城市,翔實的研究案例展現出這些城市為大規模部署電動汽車付出的前期努力,說明了其推廣電動汽車的目標、進程、政策、激勵機制和迄今所取得的經驗教訓,目的是分享交流經驗,確定挑戰和機遇,強調電動汽車環保系統是最佳實踐之路,增進了解最有效的政策措施,促進電動汽車在城市地區的普及,匯編為此提供了電動汽車運動的全球視角。
荷蘭 布拉邦特----電動汽車創造經濟機遇的堅信者
布拉邦特省有五個主要大都會城市:布雷達(Breda)、斯海爾托亨博斯(s-Hertogenbosch)、蒂爾堡(Tilburg)、埃因霍溫(Eindhoven)和赫爾蒙德(Helmond)。2011年,該地區被世界通訊端協會(World Teleport Association)旗下組織智慧社區論壇(Intelligent Community Forum)認定為世界上最智能化的地區。憑借雄厚的技術領先地位和優越的地理位置,布拉邦特成為了通往歐洲的大門。
布拉邦特省已在電動汽車領域形成了強勢地位,該地區的許多公司和研究機構均支持電氣化交通發展,從而使經濟獲得強勁增長,并且積極參與了歐洲的眾多項目。
五個主要城市均遇到交通擁堵和環境污染問題,歸因其中央地理位置,布拉班特在歐洲物流扮演著重要角色,人口稠密,道路使用率高,從而為電動移動解決方案的制定與實施提供了理想場景。這些解決方案是最佳的跨部門合作結果,領先企業和高科技能源初創公司正在就創新項目”智能電動交通和智能電網”通力合作。
布拉邦特的電動交通戰略分為三步:1)以產業試點項目為主導展示電動交通的可行性;2)發展充電基礎設施,使城市物流(公共交通工具、貨物運輸和廢物收集運輸)電氣化,組建電動汽車和智能電網實驗室;3)成為沒有政府干預的成熟市場。
[城市快照]
人口:2,400,000
注冊車輛:1,888,928輛
交通組成:乘用車52.7%、火車和其它公交運輸2.8%、自行車25.4%,步行16.8%,其它2.3%
城市規模:5,000平方公里
日常出行里程:31公里
電動汽車接受程度:41%愿意采用,59%不愿采用
[發展現狀]
[國家電動汽車發展目標]
2015年: 20,000輛
2020年: 200,000輛
2025年: 100萬輛
[基礎設施]
國家戰略:鼓勵私營部門在充電基礎設施建設中發揮主導作用,政府為此創造條件并協助破解瓶頸,在公共場所、私人領域和重點地區發展充電樁建設。
荷蘭當前充電設施分布:
[財政補貼]
布拉邦特地區共投入1億美元在公共和私人領域進行投資,并未電動汽車車主提供稅收優惠。
目前荷蘭政府已經頒布了幾項稅收措施鼓勵電動汽車市場發展,到2015年,為落實國家行動規劃(Action Plan)將投入9百萬歐元,這項規劃包括一系列在重點區域和有效細分市場推廣電動汽車的鼓勵措施,強調國際合作與伙伴建立,并且推出了交流、研究和監測體系。除了總體經濟政策,荷蘭政府還為鼓勵電動汽車發展和參與歐洲項目創造機會,并歡迎與其他國家展開合作。
[車隊策略]
主要城市和布拉邦特省目前已經擁有電動汽車的車隊計劃進一步增加保有量。市政當局與運營機構一道,執行積極的政策來擴大充電站數量和企業車隊電動汽車保有量。獨立電網運營商Enexis能源公司和能源供應商埃森特(Essent)在這方面是布拉邦特的領跑者。
[推廣亮點]
埃因霍溫:公共充電
埃因霍溫市率先發展了公共充電基礎設施,并與能源網絡運營商E-laad Foundation協作安裝公共充電樁,布拉邦特地區的其它城市也在跟隨效仿埃因霍溫的戰略。
零排放公共交通
大約有500輛公共巴士每天穿梭于布拉班特省,該省正在向公共交通系統2020年實現零排放過渡。2011年,布拉邦特省擁有5輛電動大巴,2013年計劃擴充到15輛,這將為檢驗新商業案例和分析充電基礎設施所需擴充規模提供機會。
PALEISKWARTIER共享車隊
斯海爾托亨博斯市Paleiskwartier區的當地公司和機構,創建了由不同類型的電動汽車組成的共享車隊,旨在增加區域使用壽命,以及測試首個智能充電系統,這支車隊也是荷蘭的第一個電動汽車共享車隊項目。
布拉邦特:三重螺旋
本地測試平臺是布拉邦特選取的關鍵方法,為此創建了一個”人造市場”,由行業、科研機構和政府構成”三重螺旋”,在一個開放的創新環境中共同研究專業技術和知識。
基于上述方法,區域參與者和其他利益相關者能夠形成強大的出口地位。布拉邦特省不僅通過創造需求來支持發展和實施電力移動解決方案,而且對技術對產業的驅動也給予相當支持。憑借在電子機械、半導體、工業自動化等方面的強大后盾,布拉邦特成為了電動交通行業供應商的理想研發地。
斯海爾托亨博斯市正在為不同形式的電動汽車技術創辦測試平臺,例如在市中心區設置感應式充電設施,主要聚焦于小型車輛。另一方面,市政當局、當地巴士公司和其他公司不斷地在系統故障、成本和維護等問題方面獲取經驗。
布拉邦特的終極目標將這些理念和產品出口到全世界,創造新的就業機會,并為當地政府和企業帶來收益。為此,該省邀請企業、科研機構、教育機構和世界各國政府,在開放的大環境下,共同合作開發智能電網和電動交通。
[page]德國 漢堡----智能移動和綠色能源供應的創新中心
德國聯邦政府致力于使本國成為電動汽車的重要市場,并成為全球電動汽車和零部件的供應先驅。2011年底,德國漢堡已有超過350輛純電動汽車投入運營,眾多行業合作伙伴、當地企業和公共實體為此做出了巨大貢獻。
漢堡的貿易和工業部門明確承諾要將日常運營綠色環保化。公司商務車隊構建了生機勃勃的企業合作伙伴網絡,為分享經驗和如何在傳統能源車隊部署電動汽車提供了獨一無二的機會。
漢堡發出一種強音:未來幾年電動汽車需求日益增加,這將助力電動汽車的研發和生產達到臨界點。與此同時,電動汽車普及也為城市規劃和交通政策帶來大量的新挑戰。漢堡市議院于去年11月發起了一項雄心勃勃的總體規劃,不僅包括貫徹正在實施的戰略,還包括市政實體的行動路線圖:市政車隊采購電動汽車、在公共建筑安裝充電設施,在投標中考慮引入電動驅動概念,例如提供公共土地。
在充電基礎設施方面,漢堡已經確立了三條具有約束力的規定:1)使用公共土地的充電站建設須與城市布局和城市建筑相適應;2)充電設施必須令所有電動汽車用戶能夠便捷使用,供應商與使用者之間不允許存在暗含客戶關系(即平等參與);3)充電站須專注于來自可再生資源的100%綠色能源。這些堅定承諾對由單純電力和其他可再生資源提供動能的電動汽車而言,可謂是環境政策的最佳實踐,從而推動了這項新技術的普及。
[城市快照]
人口:510萬
注冊車輛:834,000輛
交通組成:乘用車42%、公交18%、自行車12%,步行28%
城市規模:755平方公里
日常出行里程:32公里
二氧化碳排放比:貿易/服務行業20%、工業32%、家庭22%、交通26%
[發展現狀]
[國家電動汽車發展目標]
目前保有4541輛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
2020年: 1百萬輛
[車隊策略]
公共采購:現在,漢堡市政車隊(國家部門、公共機構、市政公司)共有60輛電動汽車,計劃到2015年底增購至500輛插電式混合動力和純電動汽車。
商業車隊:在現有的集群式企業(物流、航空、海運、可再生能源)和貿易分支機構(如媒體機構)持續引入電動汽車。
[推廣亮點]
建立強大的合作伙伴
深知處于早期市場階段,政策制定者、行業、學術界與漢堡市政當局正在攜手建立電動汽車部署城市戰略。基于對話方式,將企業、貿易協會、科研團體和社會人士匯集在一起,探討焦點不僅限于研發,而是更側重于需求方面、商業案例,以及電動汽車廣泛實施策略及配套移動性和能源方案的經濟可行性。
城市發展一體化
漢堡的城市規劃充分包容了廣泛而多元的移動模式:汽車共享、公共自行車系統(導致自行車道需求上升)、公交線路延伸、公共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漢堡對電動汽車發展、城市結構智能化、環境氣候保護、競爭力和經濟生存力均具有清晰的策略。這種策略還延伸至電動交通在住房規劃、空間規劃和區域發展等方面的實現。
領先一步:無線充電
雖然漢堡并不是德國傳統汽車產業之都,但是在電動汽車創新方面具有很大潛力。許多總部位于漢堡的工業物流企業,如STILL叉車公司、永恒力集團(Jungheinrich)、林德集團(Linde)在制造電動機和配件方面均具有豐富專業知識。不斷擴充的合作伙伴網絡發展成為更加全面的方式,將傳統燃油車轉換為電動汽車,測試并建立創新充電模式。通過前數字面板的電感能量傳輸是一個具有開創性的應用程序,在不久的將來可能會取得顯著進步。
發展電動汽車的優勢
當地經銷商負責汽車維護和小修,能夠提高電氣元件的處理能力;車主作為早期采用者獲得駕駛經驗并熟悉這項新技術;企業家承擔建立新業務的風險,并創造新的就業崗位;停車優惠等重要法規框架已經搭建;商業模式是B2B和B2C。
經驗總結
不斷證明技術的可行性;確定需跨越的障礙;實施創新型解決方案;創造本地附加值;啟動首個商業模式。
[page]日本 神奈川縣----積極采取措施推動電動汽車發展
神奈川縣匯集了許多汽車和電池生產設施,以及一些大學和研究機構,專門進行汽車技術和發電設備的研發。2006年,神奈川電動汽車推廣委員會(Kanagawa EV Promotion Council)成立,成員來自日本政府、神奈川縣、產業界和學術界,該委員會一直致力于研討審議具體措施促進電動汽車發展。
2008年3月,該委員會提出了神奈川電動汽車推廣措施,計劃到2014財年有3,000輛電動汽車上路,并提出方案由政府、神奈川縣和各類企業共同推進。為促進電動汽車發展,該縣發起了”神奈川電動汽車倡議”(EV Initiative Kanagawa),且開始建設充電站。
此前,混合動力車在引入市場的5年之內就達到了3,000輛的銷售量。有鑒于此,神奈川設定的電動汽車銷售目標是到2013年達到3,000輛,屆時電動汽車的銷售速度有望追平或超過混合動力車。
截至2011年12月31日,神奈川縣的電動汽車保有量已超過2,100輛,截至2012年1月31日,該縣擁有109個直流快速充電設施,以及341個100/200V充電接口。
[城市快照]
人口:9,061,898
注冊車輛:3,055,966輛
城市規模:2,415.86平方公里
[發展現狀]
[國家電動汽車發展目標]
當前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保有量超過2446輛
2020年: 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占全部新車銷量的20%,普通充電樁建設2百萬個,快速充電樁建設5000個
[鼓勵政策]
神奈川縣施行補貼、稅收優惠和其它鼓勵政策,以降低初始用戶負擔和提高便利性。國家政府提供的補貼相當于電動汽車與汽油車價差的一半,神奈川縣將補足該補貼的另一半,并針對汽車稅(五年內)和汽車購置稅實行100%的稅收減免政策。
其它鼓勵措施還包括:縣內道路通行費半價優惠、停車場半價優惠和高速公路通行費半價優惠。
[充電設施]
神奈川縣計劃在2014財年結束時安裝100個直流快速充電器。為實現這一目標,神奈川縣向在加油站、便利店、購物中心等安裝直流快速充電器的企業提供補貼。2014財年,神奈川縣還計劃發展1,000個100/200V充電接口。
[推廣亮點]
培養居民意識
神奈川電動汽車推廣委員會與會員合作舉辦電動汽車試駕活動,令神奈川縣檢視和實施示范項目,并給予了全縣居民體驗電動汽車高性能表現的機會。
箱根電動汽車小鎮
箱根以溫泉勝地著稱,每年有超過2000萬日本國內及海外觀光客來此游玩。神奈川縣和箱根鎮計劃創建一個電動汽車展示平臺并將箱根打造成一個低碳社區。根據此計劃,神奈川縣、箱根鎮和私營機構正在酒店、商業網點、旅游景點、博物館、高爾夫球場、餐廳等場所安裝電動汽車充電器(主要是200V)。此外,箱根鎮將以電動出租車、電動自行車和租賃共享項目形成特色觀光服務。
美國 洛杉磯----構建恪守純電動技術承諾的遺產
洛杉磯市常被譽為”世界汽車首都”,市長安東尼奧•維拉萊格薩(Antonio Villaraigosa)是電動汽車技術的堅定擁護者。這座城市自20世紀90年代開始發展電動汽車,從幾輛車和117個公共充電樁的歷史遺產開始了新的征程。維拉萊戈薩市長希望把洛杉磯建設成為純電動汽車世界的首都,如今,洛杉磯已經充分顯示出在美國和全球電動汽車領域的領導地位。
汽車尾氣占據洛杉磯總體碳排放量的43%,盡管南加利福尼亞州過去10年內的煙塵污染水平已顯著下降,但洛杉磯仍然是美國臭氧濃度水平最高的地區,超過一年平均137天的聯邦空氣質量標準。
目前,電動汽車每英里排放量比燃油車少71%,混合動力汽車每英里排放量比燃油車少48%。洛杉磯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正在急劇上升,2010年時使用率已達20%,到2020年這一比例計劃達到33%。
隨著市政公用事業日益增大對新能源的利用,以前在汽油相關領域的花費因而得以節省。此外在2010年,洛杉磯成為比亞迪和CODA兩家電動汽車公司的總部,許多其它品牌電動汽車公司和充電設備公司也位于此。
[城市快照]
人口:4,100,000
注冊車輛:2,500,000輛
交通組成:乘用車79.5%、公交10.3%、在家辦公4.7%,其它5.5%
城市規模:470平方英里
日常出行里程:23英里(約37公里)
[發展現狀]
[財政補貼]
目前,購買純電動汽車的消費者可享受7,500美元美國聯邦政府稅收減免。加州空氣資源委員會(CARB)正在修訂零排放車輛法令,其中包括溫室氣體減排和低碳燃料標準(LCFS),該法令規定到2020年所有燃料的平均碳濃度將下降10%。加州政府規定的電動汽車購置退稅高達2500美元,此外,單乘客零排放汽車可行駛于高載客車道(HOV lanes)。
[機場電巴]
2011年10月25日,比亞迪洛杉磯總部開業,當天該公司還宣布與赫茲(Hertz)租車服務公司合作,在洛杉磯國際機場組建首個遠程電動巴士穿梭車隊,這也是赫茲的第一支洛杉磯純電動大巴租賃車隊。這些巴士不僅極大地減少了廢氣排放,而且每輛車的全生命周期成本節約高達500,000美元。
[港口電卡]
2009年,美國零排放重型電動貨車開發商和制造商貝爾肯(Balqon)向洛杉磯港交付了25輛重型純電動卡車,在全球港口開創了電動貨物運輸的先河。這種電動卡車裝載60,000磅重集裝箱時的最高時速可達40英里,電池每次充電可行駛30至60英里。洛杉磯港起初在訂單中要求貝爾肯公司在洛杉磯設廠,并且,每向全世界銷售或租賃一輛電動卡車,都須向洛杉磯港支付特許權使用費,這些資金用作港口的”技術進步項目計劃”(Port Technology Advancement Program)。
[推廣亮點]
SoCal EV
洛杉磯致力于公用事業部門、城市和地方政府機關進行名為南加州電動汽車(SoCal EV)的區域協作,分享區域電動汽車數據和研究,共同獲取資助撥款機會,協調建設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的區域性解決方案。
實現電動汽車市場潛力
洛杉磯市長辦公室(The Mayor’s Office)、洛杉磯水力電力部(LADWP)、C40克林頓氣候倡議(C40-Clinton Climate Initiative)、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安德森商學院(UCLA's Anderson School of Business)和羅斯金中心(Luskin Center)共同進行了為期一年的研究項目,了解洛杉磯各個城區的潛在電動汽車市場情況,從而找出現存的發展障礙,并考慮財政和非財政干預措施。該研究項目的第二階段將檢視充電設施安裝在多單元住宅的最佳范例,以及公共充電成本回收模型。
智能電網示范
洛杉磯水力電力部被授予逾6,000萬美元的智能電網示范(Smart Grid Demonstration)聯邦資金,用來開發、部署和測試先進的智能電網技術,與之合作的是一系列頂級南加州研究機構:南加州大學(USC)、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和加州理工學院/噴氣推進實驗室(CalTech/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
全球最佳實踐
自2009年以來,洛杉磯市與C40克林頓氣候倡議成員密切合作,了解并分享全球電動汽車最佳實踐之道。2011年1月,洛杉磯市和上海締結為友好城市,合作和共享各自的電動汽車示范項目數據。
洛杉磯的推廣措施
過去三年內,洛杉磯市采取多種方式來了解和準備推廣電動汽車。1)城市建筑條例規定所有自2011年1月1日起的新建工程均須包含電動汽車整備;2)洛杉磯水力電力部推行電動汽車充電貼現率,住宅安裝充電設施可享受2,000美元退稅,獨棟住宅用戶可獲七天充電擔保,此外還配有一支電動汽車客服團隊;3)洛杉磯水力電力部已對城市電力基礎設施進行了升級,以支持電動汽車充電導致的電力需求增長。到目前為止,該部門共升級逾2,400個輸電變壓器,更換了逾800根電桿。4)目前,電動汽車充電在洛杉磯市物業收費中屬于免費項目;5)洛杉磯與南加州地區長期合作,不斷創造機會支持電動汽車的研究和推廣,同時還與地區和行業利益相關者合作,舉辦了一系列電動汽車101市民研討會,目前正在與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合作,了解該市的電動汽車市場潛力,并確定研究方向和政策措施。
[page]美國 紐約----電動汽車是城市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
2007年,紐約市市長邁克爾•布隆伯格(Michael Bloomberg)宣布啟動”規劃紐約”(PlaNYC),籌劃2030年綠色愿景來因應人口快速成長,促進經濟增長及減少二氧化碳排放。
紐約市目前的空氣質量水平難以達到可吸入顆粒物(PM)和臭氧濃度聯邦標準,這是由于有44%的紐約家庭均擁有一輛私家車(全美這一比例為90%),交通運輸減排因此成為首要目標,電動汽車在這份城市愿景規劃中則扮演了重要角色。依靠紐約市電網,電動汽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預計為0.55磅/英里,遠低所有其它車型。為達到”規劃紐約”提出的2017年二氧化碳排放減少30%的目標,紐約市車隊正在增加購置電動汽車。
[城市快照]
人口:8,200,000
注冊車輛:1,800,000輛
交通組成:地鐵或城軌43%、巴士12%、在家辦公4%、單獨駕車23%、拼車5%、其它13%
城市規模:469平方英里
日常出行里程:9英里(約14.5公里)
[發展現狀]
[發展條件]
盡管紐約城市密度高,交通狀況擁擠繁忙,但是卻集合了電動汽車基礎設施的良好條件。50%的曼哈頓地區(Manhattan)車主和80%的史坦頓島(Staten Island)地區車主都享有指定停車位,從而有效緩解了高層住戶和多單元住戶充電難的問題。
[財政激勵和立法]
目前,購買純電動汽車的消費者可享受7,500美元美國聯邦政府稅收減免。紐約州則規定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車主可以使用高載客車道(HOV lanes),即不限乘客數量。除警用車輛和緊急車輛外,州政府機關采購的所有新輕型車必須是替代燃料汽車。紐約市的長島電力局(Long Island Power Authority)還向購買電動汽車的消費者給予500美元退稅。紐約私人車隊項目(New York City Private Fleet Program)也會向購買中型和重型電動汽車的用戶給予大量補貼。
[車隊策略]
紐約市正在向規模達26,000輛的車隊電氣化整合邁進。2011年,該市采購了50輛雪佛蘭沃藍達、10輛福特Transit Connect和10輛納威司達公司(Navistar)生產的eStar電動卡車。新車的購入使全市車隊電動汽車數量增至430輛,其中還包括鄰里電動汽車和摩托車。紐約市、聯合愛迪生公司(Con Edison)、日產汽車公司和一家私營出租車公司正在對6輛聆風電動汽車進行城市出租車隊運營測試。
[推廣亮點]
充電基礎設施
紐約市有逾73個公共充電樁,大部分位于商業車庫。最近,紐約州能源研究和發展局(NYSERDA)榮獲多項政府資金援助,這些資金將用于增加城市和全美的公共充電設施數量。作為”美利堅充電點計劃”(Chargepoint America Program)的一部分,庫侖科技公司(Coulomb Technologies)正在向同意被收集匿名數據的紐約市電動汽車車主免費安裝充電樁。
消費者認知
2010年1月,紐約市與麥肯錫公司(McKinsey & Company)聯合發布了一份電動汽車消費調查,目的是了解愿意在早期購買電動汽車的主要消費人群。調查結果顯示,紐約市的電動汽車潛在消費者數量比例很大。但是,消費者教育和相關信息的匱乏在某種程度上抑制了需求。公共充電設施費率較低。如何解決以多戶家庭為單位的停車場及其充電難的問題可能是紐約市的挑戰。然而,59%的紐約市民已經在家里或工作場所獲得了指定停車位。
紐約市電動汽車發展的主導力量
1.紐約市政府承諾要將城市車輛綠色化,簡化家庭充電設施安裝手續,確保公共充電樁的可用性;
2.紐約市和下哈德遜河谷清潔社區(NYCLHVCC)專注于基礎設施建設,資金來源于最近清潔城市社區整備規劃援助(Clean Cities Community Readiness and Planning Grant)。
3.紐約電力局(New York Power Authority)、紐約大都會運輸局(Metropolitan Transportation Authority,MTA)和紐約州能源研究和發展局聯合部署電動大巴、電動卡車、電動貨車和機場電動車輛。
4.聯合愛迪生電力公司為參與日產聆風出租車的試點項目的業主在重要位置安裝直流快速充電器。此外,該公司還為電動車主開發了無須安裝額外電表的計時電價法,未來還將創建動態定價方案,與整個房屋用電分開,以節省安裝額外電表的費用。
( 編輯/楊曉紅 )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楊曉紅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shichang/1565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