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國內外汽車行業有哪些大事件發生?
沃爾沃擬于今年在斯德哥爾摩證券交易所上市
據外媒報道,10月4日,吉利旗下的沃爾沃汽車公司表示,該公司將于今年在納斯達克-斯德哥爾摩證券交易所上市,并計劃通過首次公開募股(IPO)籌集250億瑞典克朗(約29億美元)。
圖片來源:沃爾沃汽車
沃爾沃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沃爾沃汽車獨特的結構和專注的戰略將使其成為全球汽車行業中最快的轉型者之一。沃爾沃未來五年將致力于電氣化、可持續性和數字化的發展?!?/p>
沃爾沃發言人表示,該公司不會透露估值以及在IPO中將出售多少業務的相關信息。她還表示:“我們會在招股書內披露相關信息?!?/p>
蓋世點評:讓車企趨之若鶩的IPO,究竟是向上發展的推手,還是資本的豪賭?
傳地平線最早或于明年在香港上市
據外媒報道,知情人士透露,中國人工智能芯片初創公司地平線正在考慮將其IPO從美國轉移到香港,此舉正值中國政府完善企業境外上市監管制度。
知情人士表示,這家由英特爾支持的公司正與顧問們合作,研究最早于明年在香港上市的可能性。知情人士補充稱,這些計劃只是初步的,地平線尚未對IPO地點轉換做出最終決定。地平線公司一名發言人拒絕置評。
蓋世點評:不管IPO地點在哪里,地平線的上市都一定程度代表著中國“芯”力量的崛起。
威馬汽車將獲約5億美元新一輪融資
10月5日,威馬汽車宣布,公司預計將獲得約5億美元新一輪融資。其中,D1輪融資由電訊盈科及信德集團領投,廣發信德旗下美元投資機構等參投,融資金額超過3億美元。隨后,公司將在D2輪與其他國際知名美元投資機構簽署融資協議,預計融資總金額將達約5億美元。
圖片來源:威馬汽車
威馬汽車計劃將本輪融資用于無人駕駛及其他智能化技術和產品研發,銷售和服務渠道拓展等,為威馬汽車無人駕駛的持續研發帶來關鍵支撐,進一步確立威馬汽車在智能科技與產業布局方面的優勢。
蓋世點評:“掉隊”的威馬汽車將獲約5億美元融資,回歸第一梯隊似乎重現曙光。
福特日產等四家車企宣布在10月減產
據外媒報道,由于芯片短缺,福特、斯柯達、日產、大眾四家汽車制造商宣布了減產計劃。其中,福特將在10月11日至12日暫停一個墨西哥工廠的生產;斯柯達捷克工廠將從10月18日至今年年底期間大幅減產甚至停產;日產兩家墨西哥工廠將在10月分別停產11天和8天;大眾將在10月6日至15日暫停一家墨西哥工廠的生產。為了應對芯片短缺,美國和墨西哥同意成立一個半導體制造商供應鏈工作組來確保汽車的正常生產。
蓋世點評:盡管汽車廠商一直希望能夠在今年避開芯片供應危機,但從目前來看,可能性很小。
臺積電將在日本建立首座芯片廠
據外媒報道,由于全球芯片短缺,臺積電和索尼集團正考慮在日本西部熊本縣共同新建一個半導體工廠,這是臺積電在日本建設的首座芯片工廠。
圖片來源:臺積電
豐田旗下電裝為了確保車用芯片的穩定供應,希望通過在工廠安置設備等方式加入這個項目。據悉,新工廠的總投資約為8,000億日元(約70億美元),預計日本政府將提供一半的資金。
臺積電將在熊本縣建設新芯片廠,該廠將使用索尼持有的土地,毗鄰索尼的圖像傳感器工廠。知情人士稱,新工廠將生產用于汽車、相機圖像傳感器和其他產品的芯片,預計于2024年投產。
蓋世點評:眼下不少企業在擴芯片產能,不過遠水不解近渴,當前缺芯困擾依舊難解。
通用計劃到2030年營收翻番
10月6日,通用汽車公司首席執行官Mary Barra對投資者表示,該公司計劃在2030年前將營收翻一番,至約2,800億美元,并將成為美國電動汽車銷量的領先者。
通用汽車首席財務官Paul Jacobson在股市收盤后對投資者表示,通用汽車預計其電動汽車年營收將從2023年的100億美元增至2030年的900億美元,但內燃機汽車年營收也將保持增長。該公司還計劃在2030年前通過Cruise自動駕駛汽車共享出行服務等新業務增加800億美元的營收。
Jacobson稱,通用汽車每年可為電動汽車和其他相關項目提供90至100億美元的資本支出,同時向股東返還回報。他預計,到2030年,通用汽車稅前利潤率將為12%-14%,可能超過目前的水平,這意味著年度稅前利潤將高達390億美元。
蓋世點評:可以看出,在電氣化時代,通用的盈利邏輯,是多條主線并行。
來源:蓋世汽車
作者:解全敏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shichang/158029
以上內容轉載自蓋世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