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在薩博競購案中失利而返的青年汽車近日再度傳出消息,稱其與蓮花工程長達6年的合作已經終止,在青年蓮花的外國工程師們已悉數回國。
對此,青年汽車集團董事局主席、總裁龐青年予以否認。他表示,青年集團與英國蓮花簽訂的是一份以七年為單位的長久合同,在項目周期內,青年集團有權使用蓮花工程的品牌標識,同時以向英國蓮花工程方面支付車型開發費用為保持使用該標識的條件。
不過龐青年也曾在最近的一次媒體溝通會上表示,"一天不間斷地研發也不現實,蓮花工程已經為青年研發了6款以上車型,很多車型都還沒來得及上市,但我已經為此投入了幾億美元。"
顯然,蓮花轎車項目的高額投入已給其帶來了不小的資金壓力。據青年汽車相關高層透露,重啟IPO上市計劃、搭建融資平臺已再次被納入了青年汽車的議事日程。
近來,龐青年也十分熱衷向外界推廣其"納米碳電池"技術,并聲稱"這是全新的技術,或許是第四次工業革命"。而這項技術將首先運用在青年客車上。
在資本市場持續低迷的時候,青年汽車進一步熱炒"新能源"概念,無疑能為其IPO計劃增添新的亮點。
欲重啟IPO
從引進尼奧普蘭客車到與蓮花工程合作推出青年蓮花轎車,再到現在成功研發出新能源客車,龐青年在不斷的質疑聲中,已初步完成了商用車、乘用車和新能源車"三駕馬車"并驅的布局。
對于自己的"納米碳電池"技術,龐青年表現出極大的信心,他希望把未來十年的賭注押在這項技術上。
目前,青年客車發展勢頭良好。根據其提供的數據,2012年,青年汽車集團的客車訂單數比去年同期增長76%,其車身全承載、前橋獨立懸掛也是國內評定高三等級的必備條件,在業內保持12項首創紀錄,占有國際品牌在中國90%以上的市場份額。
盡管如此,這仍不足以支撐青年汽車在轎車業務和新能源汽車研發方面的巨大投入。尤其是近來,青年汽車還將在與世爵的合作項目上陸續投入3000萬歐元,其中2000萬歐元用于轎車,1000萬歐元用于轎跑。
而早在今年7月份,青年汽車還收購了德國威盛巴士公司。該公司擁有30多年客車制造的歷史,并繼承了原德國知名客車制造商尼奧普蘭的技術血統。
進入資本市場,成為青年汽車融資的最佳選項。不過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事實上,幾年前青年就曾計劃啟動IPO,但因為種種原因不了了之。
據青年汽車相關人士透露,在青年計劃啟動IPO的初步規劃中,主要資產集中在商用車板塊,憑借客車板塊的優秀業績進行融資,來滿足青年在轎車和新能源上的持續投入。
不過青年汽車尚未完成最終的上市規劃。據知情人士透露,青年汽車IPO面臨的一個主要問題是,如果不把轎車業務裝入上市公司就會牽涉同業競爭的問題,很難通過證監會的審批。
轎車糾結
據龐青年透露,青年汽車控股的兩家海外公司"世爵聯合股份公司"和"荷蘭世爵鳳凰股份公司"將在業務上實現合并,即基于世爵技術生產的鋁制車身產品與結合薩博與世爵技術的鋼制車身產品都將在統一懸掛世爵品牌,并在同一渠道內在中國銷售。
龐青年出示了一幅跨界車型的設計草圖,據其介紹,這將是在合資公司體制下生產的第一輛懸掛世爵LOGO的新車。他希望這款新車能改變目前青年轎車的窘境。
和李書福一樣,龐青年也是浙江臺州人。放過牛、種過茶、開過拖拉機的他,是國內唯一擁有客車、卡車、轎車系列汽車生產資格和產品的民營車企老板。
在其安身立命的高端客車領域,青年汽車一開始便占據了主要份額。在民營企業進入轎車的狂潮的最后階段,龐青年通過收購貴州云雀獲得資質也參與到轎車領域,以其獨特的海外技術支持的方式做自主品牌,希望有所成就。不過多年來,青年汽車在乘用車市場一直未能躋身主流。
最新銷量數據顯示,2012年,蓮花轎車產品銷售3萬多臺,青年汽車對全年的銷售預期為4.3萬輛,僅為國內幾家主流自主品牌銷量的十分之一。
然而這家浙江民營企業的老板龐青年一直在大膽嘗試新的機會。借助英國蓮花的品牌效應(青年蓮花使用的品牌并非Lotus蓮花,而是其兄弟企業蓮花工程的標志)與相關技術,青年集團希望旗下的轎車業務從無到有地發展起來。
去年參與薩博競購,青年汽車也是希望能同時引進技術和品牌。雖然競購失利,但龐青年表示其"遺憾但沒有損失"。
據了解,最近青年也已經與蓮花開始新的四輪驅動研發的合作。此外,龐青年還計劃將薩博鳳凰平臺技術與世爵技術結合,用世爵品牌開發鋼制的世爵鳳凰93、94、95、97車型。
下注"碳電池"
據龐青年介紹,青年自行研發的碳纖維動力電池,高壓充電5分鐘即滿,使用壽命超過車輛的使用壽命,充電次數達到約5萬次,續航里程可根據實際線路里程進行配置,可實現不間斷、無里程限制的運行。
"這輛車是老板(龐青年)自己動手參與制造,他對其中的每一個部件都很清楚。"龐青年身邊的助理透露。
根據青年方面提供的資料顯示,該電池如裝載在小轎車上,和鋰電池一樣的體積續航里程可到150公里,如再增加電池數量,里程可相應增加。青年動力電池公交車購車加使用總成本比傳統柴油汽車節省83萬元,比鋰電池汽車節省351萬元。
目前,青年的這款新型電池動力車從2012年3月份開始在香港九龍巴士試運行,九龍巴士總裁在2012年6月到青年集團考察后還表示,接下來將逐步全部更換成青年新型動力電池公交車。
"香港的標準是全世界最高的城市之一,一旦這里試好了,其他的地方就更沒有問題了。"龐青年表示。
此外,龐青年還在努力從英國、新加坡、德國、美國等國家的電動巴士采購中分一杯羹。
不過對于該神秘的納米碳動力電池,龐青年拒絕透露相關參數以及更多詳細信息,但他同時明確向作者表示,并非目前外界熱炒的石墨烯電池。今年年初,石墨烯鋰電池研制成功導致證券市場上的石墨烯概念股暴漲。
截至目前,國家知識產權局的官方網站上也尚未出現關于青年新型電池技術的任何信息。
不過對于納米碳電池的前景,龐青年深信不疑。"現在整個青年汽車是靠客車業務來養活,現在新能源業務的資金也是來自客車利潤,未來青年的納米碳電池會反哺客車業務,推動客車業務做大,未來客車項目和乘用車項目都要靠電池推動來賺錢。"目前除了香港的九龍巴士的試點外,青年新型動力電池也將技術裝載在其新收購的威盛客車上,進入歐美市場。
此次青年拋出的納米碳電池,如真像龐青年所講的"第四次工業革命"那般神奇,或將引發資本市場的再度追逐。而該概念究竟只是炒作,還是有巨大市場前景的重大科技成果,唯有市場驗證。
( 編輯/李艷嬌 )
來源:經濟觀察報
作者:周和雙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shichang/1626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