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國內外汽車行業有哪些大事件發生?
受零部件價格上漲影響,威馬上調部分車型售價
3月2日消息,威馬汽車宣布,受零部件價格上漲等因素影響,自3月1日起,威馬部分車型的排產計劃和車型售價將進行逐步調整。
具體來看,2022款EX5-Z PRO全能版售價15.48萬元,Lead創領版售價16.38萬元。這兩款車型價格分別上浮3000元和4000元。至于其他車型,威馬汽車表示留意后續公告。
威馬部分車型售價上調;圖片來源:威馬
蓋世點評:在威馬之前其實已有多家新能源車企宣布漲價,從目前來看,漲價似乎并未影響到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火爆,或許新能源汽車確實已經有足夠的實力“拿下”消費者。
富士康將在中國臺灣建其首座電池廠
據外媒報道,3月3日,富士康表示,將在中國臺灣南部的新工廠首次生產電池組和電池,以對電動汽車行業關鍵材料的供應獲得更多的控制權。
富士康還提到,計劃在高雄建立電池組、電池和能源存儲系統工廠,并在此設計和組裝電動公共汽車。富士康董事長劉揚偉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我們的目標是為該市的電動公共汽車建立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然后我們可以將電氣化解決方案銷往其他地區。”
蓋世點評:按照劉揚偉所說,到2025年,富士康的設計和零部件將在全球電動汽車市場占據5%的份額。由此來看,在這一市場,富士康要的雖不算多,但顯然也不少。
俄烏局勢下,車用線束供應告急
據外媒報道,包括德國大眾、寶馬和保時捷在內的車企近日都宣布將暫停國內部分工廠生產,而這背后有一個共同的原因:線束供應不足。
據了解,車用線束是一組至關重要的部件,是車輛電力系統的關鍵部分,用于鋪設長達數英里的汽車電纜,沒有它們,汽車就無法制造。當前,德國車企正努力采購關鍵的車用線束,而受俄烏局勢影響,烏克蘭西部的線束供應商被迫停產或削減產量。
車用線束是車輛電力系統的關鍵部分;圖片來源:Leoni
蓋世點評:原材料漲價、疫情反復、芯片荒等陰霾尚未揮去,俄烏局勢又給全球汽車行業帶來了新的不可控變量,不只是車用線束的供應,這一局面對汽車行業的影響范圍正變得越來越廣泛。
出資不超過4億元,銀億股份擬參與知豆汽車重整
3月2日,銀億股份發布公告稱,為加快推進在新能源整車制造領域的戰略部署,擬出資不超過4億元參與知豆汽車重整及重整計劃變更程序。
據悉,銀億股份已經于當日與知豆汽車管理人簽訂了《備忘錄》,表明有意作為知豆汽車新重整投資人,取得知豆汽車的實際控制權及自主經營權,使得知豆汽車實現再生。
銀億股份將在本備忘錄簽署后3個工作日內支付意向金人民幣4000萬元,此后一直到2022 年 7 月 31 日,為重整計劃變更期,期間知豆汽車不得與除銀億股份外的任何第三方接洽知豆汽車重整投資事宜或確認其為意向重整投資人。如果以上期間屆滿后,銀億股份仍未被確定為重整投資人的,則知豆汽車可另行招募或者尋覓其他意向重整投資人。
蓋世點評:此消息一出,“弱弱聯合”、“難兄難弟”一類的字眼便充斥在諸多行業報道之中,看樣子業界對于二者可能抱團重生的做法并不看好。
德賽西威歐洲第二工廠投產,海外訂單穩步上升
3月3日,德賽西威發布消息稱,德賽西威歐洲公司第二工廠(以下簡稱“第二工廠”)和物流中心已于本周正式開業。
此次投產的工廠位于歐洲魏瑪萊格菲爾德基地,毗鄰原型車輛研發中心,占地2700平方米。據悉,在今年1月初完成籌備工作后,第二工廠第一批的六條生產線已開始投入生產。
德賽西威歐洲公司第二工廠開業儀式;圖片來源:德賽西威
據悉,從去年的原型車輛研發中心落地,到今年第二工廠投產,德賽西威歐洲公司如今集研發、管理、銷售、質量和生產能力于一體,向國際客戶提供智能天線、信息娛樂系統等方面的產品和服務。
蓋世點評:如今在國內,自主零部件企業崛起勢頭強勁,德賽西威作為其中一員,正隨著競爭力的逐步提升,增強在海外汽車市場的存在感。
意大利擬撥出44億美元提振半導體產業
意大利將投資超過40億歐元(合44億美元)發展國內半導體產業,以支持企業向更環保的技術轉型。
據外媒報道,當地時間3月2日,意大利政府新法令生效。作為法令的一部分,意大利政府批準了一項新的資金,計劃在2022年投資1.5億歐元,隨后在2030年前每年撥款5億歐元。
這筆資金將為芯片領域的研究和技術提供資金支持,以提高戰略獨立性,并可能會使車企受益,特別是那些希望升級技術以生產更節能汽車的車企。
蓋世點評:盡管提振半導體產業這事兒,砸錢不一定能搞定,但不砸錢則肯定搞不定。
來源:蓋世汽車
作者:Mina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shichang/169551
以上內容轉載自蓋世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