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工資有多久沒有漲了?或者說您掙的錢比之前多了嗎?
在寫這篇文章的我,薪資已經兩年沒有變化了,可是我租的房子房租漲價了、買的菜比之前貴了、常去的沙縣小吃也漲價了,總之我的生活成本在不斷的上漲。如果我的薪資也漲了,漲的比例遠高于物價,那我應該算是跑贏了物價。同樣的應對通脹,最好的辦法就是讓民眾的資產跑贏物價的上漲。
新能源車企進入2020年以后,面對疫情、芯片短缺、原材料上漲、補貼政策退坡等諸多困難下,依舊是一片大好形勢。其中不乏車企自身爭氣,產品力對比2017、2018年根本就不是一個層級的,在加上政策的扶持以及新能源汽車低碳、環保、經濟的觀念深入人心,所以新能源汽車產業才能逆勢上漲,無論是2020年還是2021年都算是交了一張不錯的答卷。今天我們主要是想聊一下2022年以來車價瘋狂上漲的新能源車企。
車企漲價或許比降價更難以抉擇,降價傷害的是品牌的價格體系,但是也能吸引一批用戶購買,而漲價在影響品牌的價格體系的同時,也承擔著失去一批用戶和市場份額的風險。所以國內的新能源車企對車型漲價可謂是慎之又慎。在2021年,車企漲價還是特別含蓄的,一般情況下就是推出新款車型,然后象征性地增加幾個配置,這波漲價操作就算是完成了。但是在2022年以來,尤其是3月份以后漲價就有些過分直白,各種官方公告明確地告訴消費者對不起我們漲價了!
跟風漲價
2月1日比亞迪漲價1000-7000元不等,3月16日比亞迪漲價3000-6000元不等,比亞迪在漲價方面還是比較直來直去的,從比亞迪3月16日的漲價情況來看,DM-i車型漲價3000元、純電車型漲價6000元,基本可以判定此次漲價最核心的原因就是電池原材料上漲而導致的漲價。
3月1日好貓GT版漲價1.2萬元現售價14.7萬元,而其它2022款好貓版本此前標配的配置現在需要購買選裝包屬于比較含蓄的漲價,歐拉好貓全系售價區間在12.19萬-15.19萬元,3月1日上市的2022款好貓應該算是第一次漲價。3月19日,歐拉官方宣布,將對2022款歐拉好貓(含GT版)全系車型上調售價,漲價6000-7000元不等,3月23日零時起生效。歐拉好貓全系售價區間目前在12.79萬-15.79萬;以好貓GT為例3月1日漲價1.2萬、3月23日漲價0.7萬,累計漲價近兩萬元!
還有奇瑞QQ冰淇淋奇,入門版布丁款并未漲價,甜筒款和圣代款漲價3100元。五菱宏光MINIEV從原來的指導價2.88-4.86萬漲到現在3.38萬-4.98萬,漲價1200-5000元。還有威馬、小鵬、理想、哪吒、廣汽埃安、特斯拉、幾何、零跑等等車企都宣布漲價了,漲價的原因都是因為上游原材料上漲!
3月19日理想汽車創始人李想在其微博發文表示;“目前來看,和電池廠商已經合同確定了二季度電池漲價幅度的品牌,基本上就都立刻宣布了漲價。還沒有漲價的,大部分是漲價幅度還沒有談妥的,等待談妥后也普遍會立刻漲價。二季度電池成本上漲的幅度非常離譜。戰爭、政治、疫情讓買車還能升值,美國二手車價格整體上漲了30%。 ”
隨后3月23日理想汽官方發布“自2022年4月1日起,理想汽車將會對理想ONE的售價進行調整,全國統一零售價格將由目前的338,000元上調至349,800元。”也就是漲價1.18萬元,我想理想汽車應該是談妥了漲價幅度。
一直在糾結漲不漲價的嵐圖汽車,在理想汽車宣布漲價的第二天就想明白了,這價還是得漲,嵐圖將于3月31日公布價格調整的方案。目前我們通過詢問嵐圖汽車的門店得知,嵐圖汽車的入門版車型也就是沒有選擇空氣懸架的車型在官網不能下單,只能在門店下單并且銷售告知入門版車型下單后,交付周期很慢,這也是此前媒體誤報的嵐圖汽車漲價2-3萬元的主要原因。
目前新能源車企中還沒有表示漲價的屈指可數,在2022年如此嚴峻的大環境下,還在堅持不漲價的車企確實不易。不過這也是時間問題,在上游原材料不斷上漲的情況下,沒有超高的毛利率是抵抗不了的。
今年的新能源汽車滲透率還能穩步上漲嗎?
比亞迪創始人王傳福在電動汽車百人會上表示“按照去年行業變革速度來看,如果是等速計算,今年底,預計我國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可達35%。”以下是王傳福在電動汽車百人會上的發言有刪減。
我國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從去年初1月份6%,到年底12月高達22%,平均每個月提升1.3個百分點。今年3月份前半月的滲透率已超過28%,估計全月滲透率也將超過28%。去年的這一波增長和3年前的不一樣,當時網約車、出租車占比很大,但去年私家車占比高達88%,是老百姓用實際行動在支持購買新能源車。
當然,我們也看到,新能源汽車與家電、手機等行業不一樣,除了市場驅動,還有政策驅動和國家戰略導向。如果說十年前,新能源汽車發展主要靠政策驅動;3、5年前,行業發展是“政策+市場”的雙輪驅動,那么當前市場驅動占了70%,政策驅動也就30%。我們做了一個試驗,在地方車展,用5天時間去觀察現場人們的看車行為,我們發現60%到70%的消費者在看新能源車,而看燃油車的消費者只有30%到40%,這個數據讓我們很震驚,但可以清晰看到老百姓在選購汽車時,大多數人都在看新能源車,這是新能源車的滲透率逐月提升的直接原因。按照去年行業變革速度來看,如果是等速計算,今年底,預計我國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可達35%。
疫情之下,活得還算滋潤的企業總是不多的,我們掙的錢普遍沒有提高多少。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價格上漲只是通脹的一部分,各行各業或多或少都面臨漲價等問題,漲價永遠是最無奈的選擇。原材料價格暴漲是行業需要克服的挑戰,如何整合資源穩定價格才是最最要的,一漲了之買單的永遠是消費者。這次新能源車企靠漲價來應對造車成本的上漲,下次呢?難道還是漲價嗎?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文隆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shichang/171195
本文版權為第一電動網(m.155ck.com)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以及微信公眾平臺不得引用、復制、轉載、摘編、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內容或建立鏡像。違反者將被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1700118019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
相關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