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和電動汽車巨頭特斯拉公司CEO艾倫·穆斯克之間的口水戰還在進一步發酵。上周末《紐約時報》作者約翰·布羅德發布了一篇他對Tesla Model S的試駕評論,里面詳述他如何遭遇電池耗盡、車子在路邊拋錨、最后被迫叫拖車的窘境。報道一出,特斯拉的股價大跌。
隨后,CEO穆斯克嚴厲反擊,拿出車子自動記錄的駕駛數據來駁斥布羅德的報道不實。而布羅德也不甘示弱,撰文回擊說,他不應該對駕駛記錄和他回憶的不對稱而負責。
雙方你來我往,各執一詞。穆斯克言之鑿鑿地說特斯拉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沒電,但布羅德的的確確將汽車電量耗盡。駕車數據顯示布羅德并不像報道中所描述的將巡航定速控制在54英里/時,他在大多數時間是以65至81英里/時的速度在行駛;并且車內溫度不降反升。但布羅德又以汽車被沒有配備特定的21英寸車輪和夏季車胎等理由來搪塞。
但無論如何,既然之前沒有媒體報道過特斯拉未能實現所宣稱的續航里程,《紐約時報》這篇”另辟蹊徑”的報道以及所”揭示”的各類問題都值得這家顛覆性的汽車科技公司吸取教訓。
長距離行駛是軟肋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網站的Kelvin Bullis認為,布羅德的整個試駕過程顯得相當”離經叛道”。如果在其中一個晚上給汽車充電,他完全可以避免拋錨的窘況。他無法容忍花半個小時給汽車充滿電,而是在充了十幾分鐘就把電源插線拔了。
但和傳統汽車相比,特斯拉在長距離行駛上的確矮人一截。它的標準充電模式是將電池電量補充到90%,而且是默認設置,如果要充滿電,司機必須人為將其調整至最高行駛里程的充電模式。但全部充滿又將損耗電池的壽命。除非跑長途,不然特斯拉不建議車主將電池全充滿。并且,在極寒天氣條件下行駛在高速公路上,特斯拉的這一劣勢則越發凸顯。
消費者習慣了燃油汽車的方便性,隨處可見汽車加油站。但電動車一旦沒電就要耗費幾個小時等待充電。如果傳統汽車因為沒油而拋錨了,只要一箱油就又能重新上路了。Kelvin認為特斯拉公司有必要在今后將超級充電站設置的更緊湊;并提供更準確的運算法則來預計行駛里程;如果碰到嚴寒天氣,提醒車主電池能力將因為嚴寒而大幅損耗。
官方宣稱的續航里程有待商榷
癮科技的Tim Steven撰文指出,他曾在去年試駕特斯拉,但他計劃行程時并沒有根據特斯拉聲稱的最高300英里的行駛里程,而是參照美國環保署更加保守的數據——265英里。姑且不論特斯拉的數據是否有水分,Tim認為環保署的評級更具權威性以及更客觀。
跟據他的駕駛經歷,在最壞情況下(零度以下、乘客三人、在高速公路上來回行駛),Tesla Model S能跑大約210英里。既然行駛的是電動汽車,他合理安排里程以及預算充電時間,因此獲得了連續四天的卓越體驗,而不是像布羅德那樣將電動車當做燃油汽車來駕駛,并”極盡所能”將電池耗盡。
如果一輛燃油汽車沒有達到所宣傳的行駛里程,汽車媒體并不會對其口誅筆伐。但媒體在對待電動車上卻顯得極其嚴厲。不過特斯拉一經推出就因為因其配備416馬力的功率輸出以及幾乎零噪聲等特性打破了人們以往對電動汽車的偏見,美國媒體都對特斯拉這一顛覆性技術不惜溢美之詞。
但正如福布斯早前的報道指出,穆斯克在處理這場危機公關時顯得極其冒進和草率。他在回擊中指責布羅德開得太快而且將空調溫度調的太高,這些論調有失一個全球矚目的電動汽車公司CEO的風范和氣度。更糟糕的是,布羅德還透露之所以聯系紐約時報作者試駕是為了重點宣傳特斯拉的超級充電站。
而且這位CEO的草率行徑不是第一次。在2011年,英國頗具爭議的主持人Jeremy Clarkson在其主持的《Top Gear》汽車節目中,公然指責特斯拉電動跑車Roadster的最大里程只有55英里,和其宣稱的200英里大相徑庭。特斯拉曾前后兩次將該節目以誹謗的名義告上法庭,但都被英國法庭駁回,法院聲稱公司宣稱的續航能力都是在特定情況下測試的,《Top Gear》的行為并不構成誹謗。
但幸好特斯拉公司在這次風波中獲得多數科技媒體的擁躉,無論這場”口水戰”最后如何收尾,這家顛覆性的、代表未來趨勢的汽車公司不會因為一次權威媒體的”抹黑”而失去光環。只是為了今后讓更多的消費者擁抱電動汽車,吸取經驗教訓提高自身技術仍是這家汽車公司在這場危機中所需要做的。
( 編輯/李艷嬌 )
來源:網易汽車綜合
作者:綜合報道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shichang/17885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