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廣州突然的限購讓混合動力車突然出現了生機。按照相關規定,廣州市對于包括混合動力車在內的環保車型預留了10%的牌號,并且給予1萬元的補貼。
2013年初,霧霾天氣籠罩了華北大地。汽車環保、節能的問題再度推到了風口浪尖。預計,今年各地關于汽車節能環保的相關推動政策會競相出臺,不排除類似于廣州市的做法。這就給混合動力車提供了巨大商機。
混合動力汽車采用能夠滿足汽車巡航需要的較小發動機,依靠電動機或其他輔助裝置提供加速與爬坡所需的附加動力,大幅提高了車輛的總體效率。另外,混合動力車設計成可回收制動能量。在傳統汽車中,當你踩制動時,這種本可用來給汽車加速的能量被白白扔掉了。而混合動力汽車卻能大部分回收這些能量,并將其暫時貯存在蓄電池里供加速時再用。特別是現在插電式混合動力,甚至可以依靠燃油發動機不啟動的純電動模式行駛,足夠城市消費者一天上下班的使用,如通用的沃藍達混合動力車便可在純電動模式下行駛62公里,而比亞迪搭載二代DM系統的秦也可以在純電動模式下行駛50公里。現如今,不少混合動力的車型一箱油就能夠完成從北京跑到上海約1200公里的路程,而傳統的燃油車至少需要2箱油。
1997年,普銳斯作為第一款量產的油電混合動力車在世界上誕生,誰也不會預料到普銳斯在全球累計銷量已經超過300萬輛。據其公布的數字顯示,去年豐田汽車首次在歐洲地區銷售超過10萬輛混合動力汽車,同比增長29%,成為了其里程碑性的一年。其中混合動力車型(豐田和雷克薩斯總和)所占比重達到了其在歐洲銷售新車的13%。而雷克薩斯混合動力車型在歐洲西部地區也同比增長了90%。去年,雷克薩斯一款CT200h便在中國熱銷近半年,也在表明價格稍微接近消費者一點便會得到市場的認可。
而現在,混動已經不再只是日本人的專利,歐美的車企都開始其混動車型的布局,例如通用的雪佛蘭沃藍達,福特的插電混合動力版C-MAX,目前在傳統燃油車技術上領先的大眾計劃2014年會推出核心車型的插電式混合動力版車型。
同時,國內自主品牌也都在加大對混合動力技術的投入。作為2013年中國汽車市場風向標的去年年底的廣州車展上,廣汽乘用車發布了旗下首款混合動力車型傳祺混動版,廣汽本田則正式向市場推出飛度混合動力版,市場售價為17.98萬元,在豪華車領域,寶馬首度引入混合動力3系車型,售價66.16萬元,長安汽車也展示了其自主研發的混合動力系統,包括混合動力專用的阿特金森循環發動機,比亞迪也展示了其搭載二代DM技術的混合動力汽車秦,并計劃在今年6月份上市。據了解。F3DM用”16度電才能跑60公里,秦10度電即可達到50公里”,同時電池重量較F3DM減輕一半。據介紹,秦百公里綜合使用成本16元。而在汽油機選擇上放棄了F3DM的1L發動機,搭載比亞迪目前最先進1.5T發動機,確保在不用電的情況下也能具備充足的動力。
去年7月份,國務院正式發布了《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明確了新能源車的發展目標,相關配套措施逐步出爐之后,車企開始大規模的普及混動車型,尤其是日系品牌。而這輪中國插電式混動的政策風潮,目前已經蔓延至所有在華車企,包括合資企業、自主品牌,甚至引發了多家全球性車企開始在全世界都開始主推插電式混動技術。
1月底,大眾中國技術中心負責電動車項目的人士向媒體透露,大眾汽車將在2014年實現在核心車型上搭載插電式混合動力系統并推出,插電式混動正是大眾目前針對中國電動戰略的主要方向。大眾汽車集團(中國)總裁兼CEO海茲曼在去年也曾公開表示,純電動適合在城市的上班族使用,但是,插電式混合動力蘊藏著更大潛力,對大中小城市的居民都是理想的選擇。
數年來,大眾依靠”TSI+DSG”徹底打破了日本車依靠輕量化、自然吸氣發動機所取得的節油優勢,失去省油經濟優勢的日本車在華被德系車徹底壓過一頭。同時,在節油性上更勝一籌的日本混動技術,卻受制于國產化率低和價格成本居高不未能在市場上展露頭角。
另外,添加智能起停、剎車動能回收等弱混技術的成本也在進一步降低,越來越多的國內外廠家開始采用并普及該技術。或許在純電動時代距離尚有些遙遠的2013年,混合動力會成為中國車市一種流行的好聲音。
( 編輯/李艷嬌 )
來源:企業
作者:綜合報道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shichang/17894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