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一輩買車,三廂車才叫車;80后買車,旅行車真好,但我不買;90后買車,能買BBA不買其他的;00后買車,要智能、要科技,最好不用我自己開。”雖說是個段子,但卻切切實實的反映出中國消費者購車喜好的變遷。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也有一代人的需求,由于生活環境的巨大變化,不同時代的消費者對車子也有著不同的理解。
從汽車造型到品牌影響再到如今智能化橫行,消費者的購車標準早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智能、電動、無人駕駛更有取代發動機、變速箱、底盤傳統汽車三大件的趨勢,成為新時代購車“三大件”的新標準。
“新三大件”能否決勝未來
近幾年來,汽車行業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以“新四化”為利刃的造車新勢力,將絕大多數的行業目光匯聚到了自己身上,雷達、芯片、攝像頭……等等等等,成為了不少人購車參考的重要標準,而對于動力系統和底盤系統的考量逐步被拋在腦后。
以動力調教和底盤舒適性見長的傳統車企猶如被時代拋棄了一般,無論如何折騰,都很難吸引消費者的關注?!皞鹘y車企沒有流量了,甚至連豐田都沒人關注了?!泵慨敻芯奂谝黄?,都能聽到類似的聲音,并且原本從產品實力到品牌布局侃侃而談的媒體人,也逐步將芯片、算力等原本科技圈的知識補充了起來,以此來迎接即將到來的新時代。
而從近幾年行業發展的趨勢而言,理想L9的上市絕對是個標志性事件,6月22日,理想L9正式上市的第二天,汽車公社編輯部因為這臺車吵了整整兩個小時,有人認為理想L9擊中了用戶痛點,每個座椅都能夠電動調節的舒適性以及諸多屏幕帶來的用車方式的轉變,將成為其征戰市場的制勝法寶。也有人認為花近50萬的價格買一臺1.5T發動機的車型,并不劃算。
不單單是汽車公社的編輯們在討論,整個行業都在研究整個現象級產品,而緊接著華為問界M7的到來,再度將目光轉移到了增程式技術的探討之上,甚至長城汽車副總裁&魏牌CEO的李瑞峰直接發微博表示:增程式混動技術落后是行業共識。
從理想L9上市之初對智能化的探討,到問界M7到來之后,傳統車企直擊其動力系統的軟肋,這兩個現象可以很明顯的看出,造車新品牌不約而同的采用了錯位競爭的方式,對傳統車企擅長的三大件避而不談,轉而尋求在智能駕駛、車機系統等層面做文章,且效果已經得到初步顯現,眾多消費者在選擇新產品的時候,會以車子智能化程度進行考量。
不過智能化體驗良好的前提是在硬件表現足夠出色的基礎上完成的,雖然避而不談底盤表現,但諸多造車新品牌依然持續對產品實力進行持續的改善,早期車型開起來松松垮垮,后來的新車開起來逐步緊實,這樣駕駛感受上的變化,基本上適合每一個從零出發的新造車企業。
改變大家都看得見,但在極端情況的應對上,造車新勢力們還顯得略微稚嫩,近期理想L9因為急剎車導致空氣懸架爆掉的消息,再度引起了業內的廣泛關注,“根基不穩”的基礎表現,讓不少消費者產生了一絲憂慮,進而放緩了電動、智能、無人駕駛“新三大件”替代底盤、發動機、變速箱等傳統三大件的進程。
是偷換概念還是用戶所需?
雖說在考量新品牌智能化表現的同時,少不了對懸架、底盤等硬件系統的關注,但智能化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強是不爭的事實。
如果說蔚小理是從傳統汽車行業向智能電動突破的開端,那以機器人自居的集度則極大的擴充了“智能汽車”的邊界,雷達布局、芯片算力也成為了這家“車企”對外傳播的主旋律,再加上諸多場景性的構想,未來的汽車行業似乎根本容不下傳統車企的影子。
不可否認,隨著電動化的發展以及諸多線控技術的應用,傳統車企引以為傲的“動力輸出平順”、“底盤表現扎實”等傳統競爭壁壘的優勢正在下降,但對于產品硬實力的關注卻不該就此停歇。
雖然小編未曾做過實驗,但我相信以90邁的速度過20CM的坑引發空懸爆裂的情況,在傳統車企身上絕對不會出現。從這一角度來講,突出智能化表現,暢想未來出行場景的優勢,在一定程度上是對自身產品硬實力短缺的掩飾,用“偷換概念”來形容不足為過。
而從輿論場上,造車新品牌及智能化等持續霸榜的狀態來看,消費者對此的滿意程度正在逐步增加,這或許便是傳統車企不再討喜的關鍵所在。
如果說對初為人父的奶爸而言,理想L9所提供的極致家用美好場景頗具吸引力,那么車內越來越多的“哄娃屏幕”對這批孩子們又會產生何種影響呢?在他們的眼里,車子是否只是一個單純的移動工具?上車繼續用車載屏幕打開在家里沒看完的動畫片將成為最熟悉的舉動。
長此以往,上車移動僅僅是換個地方娛樂/辦公的觀念將逐步在這代年輕人身上開花結果,至于車子開起來感受如何早已不重要了,唯一的區別或許就是小時候的車子還需要爸爸駕駛,長大后無人駕駛替代了父輩的作用而已。
如此一來,車輛又回歸到最初單純出行工具的屬性上,操控感受也將成為賽車愛好者口中的專屬名詞,到那時智能化將是檢驗車企競爭力的最主要標準,也是車企體現用戶需求最后一塊陣地,畢竟到那時,私家車或許早已成為歷史。
來源:汽車公社
作者:徐進凱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shichang/180505
以上內容轉載自汽車公社,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