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電動網訊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一位專家認為,新能源汽車的補貼政策應當延續,甚至應當加大力度。
3月5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葉盛基接受第一電動專訪時表示:”新能源汽車產業化仍處在起步階段,有關補貼政策仍應延續,試點范圍需進一步擴大,現在談‘退坡機制’還為時過早。”
按照推廣節能和新能源汽車的”十城千輛”工程及《關于開展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補貼試點的通知》提到的時間節點,這兩類補貼已經截止,而新的補貼政策尚未出臺。據業內消息,政府對新能源汽車的補貼可能會減少。另外,此前的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補貼試點也設置了”退坡機制”。上述《通知》寫道:”在試點期內(2010-2012),每家企業銷售的插電式混合動力和純電動乘用車分別達到5萬輛的規模后,中央財政將適當降低補助標準。”而直到試點期結束,也無企業新能源汽車達到5萬輛規模。
新能源汽車發展現狀還不能令人滿意。葉盛基說:”相當一部分示范城市,新能源汽車運行數量較少,而有些車企所在的城市未列入示范名單,有車難以推廣。關于私人購買的補貼政策應該延續,甚至還應該加大力度,只有新能源乘用車走向市場化,新能源汽車產業才算真正起來。”
至于上述補貼政策將如何延續目前暫無明確消息。葉盛基也透露,后續政策仍在研究中。葉盛基認為應該建立有效的機制,打破地方壟斷。”很多地方政府都千方百計地琢磨‘肥水不流外人田’,這種想法阻礙了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進程。我們應該建立某種機制,使各個地方補貼政策統一起來,雖然各地的實際情況不同,但總體來說,應該協調一致。”
另外,葉盛基還提到了在發展新能源汽車的同時,也該積極推動節能汽車的發展。”國家出臺的規劃是‘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而混合動力是一項非常重要的節能技術,我建議可以根據混合動力的技能效果予以補貼,希望有關部門能積極研究這方面的政策。”
葉盛基表示,無論是新能源汽車還是節能汽車,目前與國外的差距雖然很大,不過,中國近幾年仍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他認為,在當前環境下,大力推進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還需緊密依靠現有的汽車工業基礎。”這些年來,行業骨干企業在新能源汽車的研發和示范試點上,做了較大的努力。”但同時,他表示:”我們也充分肯定投入到新能源汽車發展行業里的新興企業。”
( 編輯/王慰祖 )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王慰祖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shichang/18199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