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信部公布了《電動汽車傳導充電用連接裝置》等三項系列推薦性國家標準草案,并公開向社會征求意見,此次國家標準包括通用要求、交流充電接口、直流充電接口三個方面,每個方面都配有相應的配置說明。
雖說標準的性質為”推薦性”而非”強制性”,但此國家標準草案的公布,對中國電動汽車的發展仍起到了不小的推動作用。
市場現狀
標準缺失 阻礙電動車發展
純電動汽車的推廣應用和產業化,作為”十二五”期間新能源汽車的重要工作之一,純電動汽車的發展現狀及前景,備受社會各方所矚目。而隨著全國建設電動汽車充電站和充電樁計劃的逐步清晰,電動汽車充電站的建設已經開始進入實質階段。然而,目前北京、深圳、合肥等地都分別出臺了不同的充電站標準,標準的不統一,而且很多已經建成的充電站普遍采用國外的相關標準,此外,由于缺乏全面的統籌,已建成的電動車充電站接口普遍存在各不相同、互不通用的缺點,這幾方面因素都對國內電動汽車的發展和普及設置了非常大的障礙。另一方面,如不采用國家標準,充電站和充電樁采用國外相關標準,長此以往勢必會導致我們在充電站標準上失去自主權,而電動汽車的發展也將會受制于他人。
標準制定
結束亂戰 避免重蹈手機覆轍
對于此次工信部關于《電動汽車傳導充電用連接裝置》國家標準的草案,東風日產副總經理任勇表示,統一標準的制定,勢必會為汽車企業和能源企業在電動汽車充電標準方面各自為戰的混亂局面畫上句號。此次新標準的出臺,首先解決了業界最為關心的中國電動汽車的標準問題,而中國電動汽車可以參考國外先進經驗和國際標準,但同時也應該制定自己的標準,這將為電動車真正導入中國市場奠定穩固的技術基礎。
而某汽車業內人士也表示,由于電動汽車在中國剛剛起步,制造企業推出的還是樣車或者概念車,沒有考慮到未來充電站對充電接口的要求。如果再不出統一標準,難免會遇到幾年前手機制造企業所面對的問題:每個企業生產的手機都搭配不同的充電器,甚至有的企業生產不同型號的手機也搭配不同的充電器,最后導致用戶更換手機時必須重新購置充電器。
政策扶持
多方努力 促進電動車普及
除了充電接口標準不統一以外,電動車普及還面臨供電企業及充電站的建立,基礎設施的建立需要當地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其次,就是成本,電動汽車產品需要具備一定的規模才能量產,通過規模效益帶來價格的合理化,消費者才能買得起。”一旦銷量上去了,成本也就隨之降低。”任勇表示,”東風日產的電動車量產規劃,是做好本土化生產,在2015年實現產銷5萬輛目標,通過本土化降低電動車成本,以滿足市場需求的規劃。但即使電動車本土化,它的成本也還要比傳統汽車高一些,所以對于電動車的推廣,它的市場還是需要政府的扶持。國家現在也把新能源汽車、電動車列入到一個戰略高度上來考慮,也出臺了一些相應政策,東風日產是最早跟工信部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的,并且又與廣州、武漢、鄭州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也是希望政府能夠在電動車充電費、家庭使用停車場的充電費等問題上建立程序規劃和標準,為電動車的普及創造一個良好的使用環境。”(編輯:李艷嬌)
來源:華商報
作者:綜合報道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shichang/1822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