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值”兩會”盛事,但北京的天氣并未因此收斂兩個月來的乖張脾氣,霧霾、揚塵紛紛前來湊熱鬧。代表、委員們頂著塵霧上會,成了本次會議多少有些尷尬的景觀。
不出外界預料,”兩會”期間,霧霾與大氣污染治理成為熱點議題。作為大氣污染的重要源頭之一,汽車的發展如何與保障空氣質量相協調則成為熱點中的熱點。浙江人大代表車曉端提出,應控制汽車總量以緩解空氣污染,這一建議一度令討論的氛圍驟然緊張,但更多的代表、委員則表示,環境保護不應以遏制汽車為代價,通過發展電動車可以緩解汽車和環境的緊張關系。然而,電動車續航里程短、充電設施要求高等固有問題的存在,使這一方案沒能得到太多響應。
看到這些討論之后,我突然想到,如果把海南建成電動車示范省,逐步淘汰所有傳統機動車,則既可以發揮電動車零污染的優點,為中國保留一方凈土,又可以規避續航里程的缺點,為電動車打造一片”綠洲”。不失為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然而,查閱兩會代表的提案、議案,我沒有發現海南的代表有相關的建議,這真得令人感到遺憾。
作為一個地理環境相對獨立的海島省份,海南推進改革試點具有無可比擬的現實性和可操作性。20年前,海南能夠在全國率先試點燃油稅,今天則完全可以率先建設電動車示范省。
首先,建立電動車”綠洲”是海南打造旅游目的地、綠色環保島嶼的內在需求。眾所周知,海南近年來正在花大力氣改善旅游服務環境,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旅游島。然而,到過海南的人都見過這樣不和諧的一幕:原本水清沙白、椰林樹影的美麗島嶼卻四處奔跑著冒黑煙的拖拉機、三輪”摩的”。這種場景,無疑和海南的形象不符,也和國際上那些定位旅游目的地的地區所執行的嚴苛環保政策有相當差距。在新西蘭,海關對游客入境攜帶的物品都設置了嚴格管控,凡是對當地物種、環境可能造成損害的都不能過關,冒著黑煙的三輪車載客更是難以想象。所以,零排放的電動車才是適合海南的交通工具。
其次,海南版圖面積適宜,電動車最大的后顧之憂————續航里程在這里不再是制約條件。海南面積不過400平方公里,從最南端到最北端不過300公里。目前的絕大多數電動車已經能滿足多數出行需求,建立一個相對獨立的電動車王國具有較高的可操作性。
再次,海南汽車保有量僅五十余萬,全數更新為電動車也并非不可能的任務。反過來講,對于國內制造傳統汽車的企業來講,即便失去了海南也并非傷筋動骨,不會對傳統汽車產業發展造成干擾。
也許有人會說,你的這份建議太激進,太浪漫。我卻覺得探索汽車與環境的共榮之道刻不容緩,必須徹底擺脫打著從長計議、循序漸進的幌子,實則無所作為,仍把GDP擺在首位的功利性思維。
幾天前,全國政協新聞發言呂新華稱,2030年實現全國主要城市空氣質量達標,要18年,這個時間太久。在我看,他之所以擔心18年太久,也是怕一些地方和單位看到這個數字,心里又打起盤算:反正是十幾年后的事,跟我已經沒關系了,當下還是GDP要緊。
不久前的日內瓦車展,在清澈見底的萊蒙湖畔,當地人對我說,湖水過去也遭受了污染,花了50年時間才治理成今天這樣。我想,面對當下中國日益惡化的空氣污染,同樣要有長期治理的準備,但長期治理不等于消極應付,必須從當下做起,下得了決心、動得了真格。
所以,如果我是海南人大代表,我一定建議從今天做起,從海南做起。
( 編輯/李艷嬌 )
來源:網易汽車綜合
作者:吳迎秋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shichang/18367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