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在第四屆全球新能源汽車與智能汽車供應鏈創新大會上,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永偉指出,電動與智能的供應鏈正逐漸成為汽車產業主導的供應鏈。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永偉;圖片來源: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
他分析指出,2021年全球汽車供應鏈產業收入約在1.51萬億美元,其中傳統零部件達1.3萬億美元,電動智能汽車零部件僅有0.21萬億美元,約占總值的14%。整體市場仍以傳統汽車零部件為主。
但面向未來,2025年這一占比有望提升至28%,至2030年達四成。
而在這一歷史變革時期,汽車汽車供應鏈正呈現十大新趨勢:
1. 新的供應鏈市場結構在加速形成,這既意味著產業趨向成熟,也意味著對新進入者的壁壘逐漸提高。
在這一趨勢下,一方面是新的力量在加速成長,另外一方面,意味著傳統的結構在加速改變,在傳統結構中轉型慢或者不轉型的傳統供應鏈企業正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和被淘汰的風險。
2. 在新的供應鏈體系中,跨界企業已經成為新供應鏈重要的參與者。過去在汽車產業視野之外的企業很可能會成為未來汽車產業的主導者。
3. 從全球的布局來看,中國在汽車供應鏈變革中會成為一個重要的新中心。
張永偉分析指出,在傳統汽車時代,以發動機等關鍵零部件為主導的傳統供應鏈,基本被歐洲、美國、日本企業所主導,與此同時,是合資企業所建立的供應鏈高度封閉,僅有生產的國產化,核心技術源于海外。
但在新的發展階段,結構在發生變化,而且中國因素越來越重要,在2021年全球動力電池的裝備比例中,中國已經超過了50%,車載顯示屏中國的占比將近1/3。
“未來隨著車載智能曲線的上升,就意味著中國在電動化、智能化的全球供應鏈中會扮演愈發重要的角色,改變我們過去高端供應鏈空洞化的發展困境。”他如是認為。
基于此,他認為,智能汽車時代下,中國汽車供應鏈除了地位在提升,同時也將面向供應鏈的雙循環高速發展,一方面滿足國內汽車產業發展需要,另一方面走向全球,在推動全球汽車產業協同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
4. 新一代供應體系中,最重要的焦點應該是汽車芯片及其生態圈。
有數據預測,2021年全球汽車半導體的市場規模超過500億美金,2027年的市場規模有望接近1000億美金,其中中國市場約占三成。
在巨大的芯片市場規模等形勢下,張永偉認為,國家之間圍繞著汽車芯片的競爭將是長期和長鏈條生態圈的競爭,芯片、軟件、生態圈一體化發展的趨勢將愈發明顯,所以整個鏈條中決定鏈條成敗的是汽車芯片及其生態圈。
5. 供應鏈在區域布局上將呈現出短鏈化、區塊化的分布式發展趨勢,在此趨勢下,全球將出現一批新的以城市為單元的區域級產業集群。
6. 上游資源對汽車產業電動化發展的重要性凸顯,上游資源呈現出了“三高”特征:高度集中化、高度依賴性和高度不確定性。如智利、澳洲以及印尼、剛果(金)分別占據了全球多數固態鋰、鎳和鈷資源,當資源領域“灰犀牛”事件出現,極易導致汽車電動化進程的受阻、延緩、甚至階段性的中斷。
7. 整個供應鏈呈現出“雙碳”發展趨勢。行業企業可通過六個途徑實現:綠色產品、全流程綠色制造、綠色能源、綠色物流、全生命周期低碳管理、電池和零部件的再制造再回收循環體系。
8. 在新的產業鏈和供應鏈上,會出現過去很難見到的一些高附加值的產業業態或生態,行業將誕生或者培育出一批新一代運營商,也會出現一些改變整零結構關系的新的解決方案供應商。
9. 供應鏈數字化轉型正在加快,特點集中在數字規劃、數字供應、數字制造和數字物流。
一定會涌現出一批有競爭力的供應鏈企業,甚至是具全球影響力的新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比如在深度集成、技術話語權、以快打快中至少一方面形成自己的獨到之處。
來源:蓋世汽車
作者:Garcia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shichang/184349
以上內容轉載自蓋世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