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已經不及預期。明年,情況也不會太好。”
2022,雖然還未結束,但在上周所寫文章《新勢力的又一次寒冬》的最后,已經為該群體的整體處境定了性。
至于原因非常簡單,如果說年初之時,借著中國新能源大盤迅速實現巨大量變的浪潮,所有人都對各自接下來的走勢盲目樂觀,銷量目標也被制定的非常之高。
那么逐漸被現實所教育與鞭打后,可謂遭遇當頭一棒,紛紛意識到即將迎來哪是什么絢爛綻放的盛夏,反而是又一次的凜冽寒冬。
而將視線進一步聚焦,持續不斷的疫情,仍在迅速磨滅潛在消費者們本就低迷的購車信心;居高不下的動力電池原材料價格,讓幾經官漲后新車價格回落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甚至身處資本市場,瘋狂暴跌的股價與市值漸漸與各家新勢力的終端實際表現完全“脫鉤”。
生存大環境的愈發堪憂,已然變得毫無爭議。并且縱觀整個終端市場,隨著特斯拉Model 3與Model Y在華的突然降價,一場不留情面的“價格戰”顯然已經打響。
順勢,對于比亞迪、華為這樣擁有強大供應鏈垂直整合能力與品牌背書的強者而言,需要做的就是主動迎敵。可對于所有新勢力而言,更像是一只無形的大手突然壓下,令本就不算富裕的日子雪上加霜。
殊不知,剛剛過去的“銀十”,隨著各家交付量的出爐,從中也能讀出許多趨勢性的東西。總結下來,有人繼續向好,有人停滯不前,有人陷入麻煩。
及格線必須守住
實際上,重新站在年初那個節點,隨著新勢力產品線的擴充,品牌認可度的提升以及整個新能源大盤的膨脹,月銷一萬輛已然成為衡量類似蔚來、理想、小鵬般頭部梯隊成員的“及格線”。相比之下,月銷兩萬輛則被定義為了衡量其未來發展勢頭的“枯榮線”。
而后者本身代指“企業家信心指數”,也稱為宏觀經濟景氣指數。它是企業家針對本企業所處行業的當前運行態勢做出的定性判斷,以及對未來發展變化做出的定性預期。
所以說,新勢力誰能率先突破月銷兩萬輛,具有十足的象征意義,并且能夠真正從企業層面提振信心。
可隨著時間的推移,生存大環境的惡化,突然發現守住一萬輛的“及格線”,對于有些品牌來說,都成為了苛求。
作為論據,作為第一家公布10月交付量的車企,嵐圖雖然實現了銷量五連漲,但仍僅交付新車2,553輛。
相比之下,第二家公布的埃安,銷量成功突破3萬輛大關,達到30,063輛,1-10月累計銷量達到212,384輛。
第三家公布的哪吒,繼9月交付量突破1.8萬輛后,延續了向好的表現,共交付新車18,016輛,1-10月累計交付量達到129,206輛。
第四家公布的問界,憑借M5與M7兩款車型,10月交付量則達到12,018輛,自3月開啟交付以來累計交付量達到57,777輛。
第五家公布的理想,憑借L9的穩定貢獻,交付量同樣突破了萬輛大關,達到10,052輛,1-10月累計交付量達到96,979輛。
第六家公布的蔚來,雖然其合肥工廠受到疫情沖擊,但10月交付量仍達到10,059輛,1-10月累計交付量達到92,493輛。
第七家公布的小鵬,則表現的差強人意,10月交付量僅為5,101輛。好在,得益于上半年累計下的優勢,1-10月交付量還是突破了10萬輛大關,達到103,654輛。
第八家公布的零跑,10月交付量則出現環比下滑,僅為7,026輛,1-10月累計交付量為94,628輛。
至此,結合各家的上述表現,更想說:“無論采取何種辦法,萬輛的及格線必須守住。”尤其是對于嵐圖、小鵬、零跑而言,有時候掉隊就很難再追上了。
困難就擺在那里
實際上,在看過所有人的10月交付量后,如果要用一句話形容當下新勢力的處境,如本段小標題所言“困難就擺在那里”會顯得莫名的恰當。
首先,將視線聚焦于嵐圖,夢想家的出現的確讓它在經歷了FREE的推新不及預期后,能夠暫時得以喘息,而接下來那款中大型轎車,才是決定其能否位于終端站穩腳跟的關鍵。
反觀埃安,10月銷量突破3萬大關,1-10月累計銷量突破21萬大關,的確都算得上出彩。但就我個人而言,對于它最大的期待,還是何時才能賣好一款售價超過20萬、真正意義上面對C端用戶的車型。
至于哪吒,連續兩月交付量突破1.8萬輛,同樣令人眼前一亮。由此望向更深處,不難發現其更多還是憑借一款純電小車與一款純電SUV,實現了銷量層面的躍升,所以含金量究竟是多是少只有自己清楚。
利用哪吒S品牌沖高的過程中,殺入的B級新能源轎車市場儼然一片紅海,想要從中分羹,難度遠比想象中大。
而在見證了問界的表現后,心中最大的感受便是:雖然在某些產品力維度的確存在一些不足,但憑借非常強大線下門店密度與執行力,以及華為在品牌層面巨大的光環,依然能夠很快實現月度交付量破萬。
但身處競爭愈發白熱化的中國新能源市場,這樣的增勢究竟能夠持續多久,已然成為了擺在問界面前最大的問題。
至于理想,必須承認開啟交付后連續兩個完整月均迎來交付破萬,L9作為一款全尺寸的新能源SUV,的確向整個行業展示了何為“奶爸車”天花板般的存在。
但更大的痛點在于,從提檔上市的L8開始,包括大五座的L7,以及明年可以預見的L6,理想已然開始了瘋狂的“套娃”。產品力層面的過于趨同,進而造成的結果便是“1+1+1+1=4”完全不可能實現。相反,左右手嚴重互搏之下,結果只會大打折扣。
并且還是那個老生常談的問題,明年正式切入純電賽道后,理想的競爭力與差異化優勢還剩多少,補能網絡建設層面的劣勢怎樣彌補,沒有誰能夠給出一個確定向好的答案。
而在看過蔚來10的交付量后,必須承認困擾其最大問題,必然是無論ET5位于終端市場掀起了多大的關注度,手握的累計訂單量有多么向好,可“拉胯”的產能仍在拖累著這款產品實現量變所引發的質變。
并且由于剛剛開啟交付的ET5制造端爬坡緩慢,面臨換代的“866”吸引力明顯減弱,ET7與ES7礙于過高的售價不具備爆款的潛質,能夠預見蔚來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大概率無法交出太過亮眼的銷量成績單。
相比之下,“蔚小理”中小鵬的處境,可以說已然成為最嚴峻的存在。尤其是接連經歷了G9上市風波、內部組織架構巨大調整,儼然走到了必須破而后立才能逃離的懸崖邊。
在售車型端,G3與P5的定位模糊,最終導致銷量盡顯疲態;同樣面臨換代的P7,也處在腹背受敵的窘境之中。匯總下來還是那句話,“即便小鵬在智能化層面的積累再過雄厚,但如果始終無法很好的與正確的產品所匹配,很多時候做的就都是無用功。”
匯總到10月交付量層面,就只剩下了災難性的5,101輛。不過,站在旁觀者的角度,還是希望這家新勢力能夠盡快恢復元氣,而這恰恰考驗的也是何小鵬力挽狂瀾的掌舵能力。
最后公布終端成績單的零跑,和哪吒的處境頗為類似,雖然憑借T03與C11算是站穩了腳跟,但僅從10月的交付量來看,還是出現了后繼乏力的情況,連續破萬的表現遺憾中斷。接下來,與哪吒S一樣殺入B級新能源轎車紅海的C01,前景也絕算不上明朗。
而吉利所孵化出的極氪,雖然截至發稿還未得到其10月交付量,但從相關渠道獲知還是突破了萬輛大關。
換言之,在一定程度上補齊“智能化”的短板后,憑借極高的性價比、出色的駕駛質感甚至外觀造型的亮眼表現,001還是一定程度上收獲了終端用戶的認可。不過,這樣的表現能夠維系多久,尤其是今晚009上市后能夠交出一份怎樣的成績單,則是擺在極氪眼前最大的未知數。
總之,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文章的最后,還是想要喊話所有新勢力:“放棄幻想,準備戰斗。”
接下來,想要繼續生存與向上,絕沒有輕松可言。
來源:汽車公社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shichang/188187
以上內容轉載自汽車公社,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