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10年,有涉灘之險,有爬坡之艱,有闖關之難。”
黨的二十大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這句話,同樣適用于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的十年進程。
中國新能源汽車正在“換道先行”,中國的智能網聯汽車也要努力打贏下半場。
“硬件預埋,軟件升級”,軟件定義汽車已成為國內外企業的共同生態
智能化汽車發展已成浪潮,誰都不能置身事外。
自從中國率先提出“軟件定義汽車”,伴隨硬件標準化的推進和技術差異化的減小,“硬件預埋,軟件升級”已成為當下國內外車企的主流策略。
面對特斯拉等新興勢力的攻城略地,傳統車企逐漸認識到,汽車未來的盈利能力或將集中于軟件及服務。
于是,行業開啟了正向“內卷”。
2022年10月11日,現代汽車集團發布全新戰略,為軟件定義汽車投入126億美元研發巨資,要在2025年之前將集團所有汽車轉換為軟件定義汽車(SDVs)。
在此之前,大眾、豐田、通用等老牌車企也都吹起了軟件業務的“沖鋒號”。
大眾汽車到2025年所有新車型都將采用全新的 vw.os 操作系統,并將其信息技術部門合并為一家名為 Cariad 的軟件子公司,該子公司目前價值達80 億美元。
10月13日,大眾宣布與地平線達成合作,投資24億歐元強化在華自動駕駛領域的研發實力。
豐田汽車子公司Woven Planet也表示在2025年推出自己的汽車操作系統 Arene。
通用汽車則計劃2023年推出 Ultifi 軟件平臺,向客戶銷售數字產品。
可見,未來造車供應鏈的競爭,除了傳統OEM和零部件廠商對上萬個零部件拼合集成能力外,還將融入科技企業的上億行代碼的組合運行能力。
軟件對汽車的影響力正在逐年擴大,更多的車企在趕來的路上。
“缺芯”已重視,“少魂”易忽視,行業應瞄準“軟肋”重構汽車軟件生態
汽車智能化和網聯化已經成為汽車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啟動按鈕,賦能汽車產業從產品力的提升,到后市場的價值挖掘,再到產品研發以及全價值鏈的協同創新。
創新成為各大玩家占領市場的“必殺技”。
但不可否認的是,我國在軟件自主能力還有待提升。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工業和信息化部原部長苗圩就曾公開表示,“缺芯”已被重視,但“少魂”易被忽視。很多車企意識到芯片對于汽車供應鏈自主可控的重要性,但操作系統是比芯片更加迫切和致命的問題,是決定汽車智能化、網聯化勝負的關鍵。
解決好操作系統的問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芯片先進制程發展受阻的問題,“好在現在全球智能汽車發展格局沒有定,留給我們的時間窗口大概是三年、最多是五年時間。”三到五年之內,我們需要一個飛躍式發展。
“聰明的車”、“智慧的路”,軟件賦能智能交通助力車路協同生態
我國智能交通經過多年發展,技術條件日趨成熟,市場主體快速成長,已進入加快發展的戰略機遇期。百度創始人李彥宏表示,以車路協同為基礎的智能交通,可以讓通行效率提升15%-30%,推動GDP每年2.4%-4.8%的絕對增長。
一般來講,根據核心業務劃分,智能交通的實現需要車、路、云、網、圖協同發展。
其中,車端需要自動駕駛技術和相應的傳感設備;路端需要攝像頭、傳感器以及其他輔助的立桿的配合;云端服務以云計算為基礎建設,也需要重新搭建聯通、控制車端與路端設備的平臺;網絡基礎設施主要由移動、聯通、電信三大運營商參與;“圖”代表的是地圖的能力。
自動駕駛作為智能網聯汽車的“爆款應用”,是智能交通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自動駕駛技術的實現又離不開軟件的加持。
也就是說,軟件生態的加持可以讓汽車變成“聰明的車”,配合“智慧的路”,讓智能網聯汽車真正實現落地運營。
近年來,我國在自動駕駛和智能交通等方面不斷發力,尤其在政策方面,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法規和標準,有力推動了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化進程及智能交通技術的發展。
比如,2022年8月8日,交通部發布《自動駕駛汽車運輸安全服務指南(試行)》(征求意見稿),鼓勵和規范自動駕駛汽車在運輸服務領域應用,進一步保障自動駕駛汽車的運輸安全。
同時,在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智能化基礎設施和新型網絡設施建設、自動駕駛商業運營探索等方面國家也積極支持。
2022年9月,交通部公開《關于公布第一批智能交通先導應用試點項目(自動駕駛和智能航運方向)的通知》,首批試點項目包括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天津、長春、重慶等10余個省市的18個項目。
政策賦能,行業企業埋頭苦干,都在積極踐行和構建智能網聯汽車發展的“中國方案”。素有全球汽車領域的“達沃斯”、中國汽車產業風向標之稱的中國汽車論壇已經連續舉辦11屆,影響力日益廣泛。2022中國汽車論壇即將于11月8日-10日在上海嘉定盛大啟幕。論壇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主辦,將邀請政府高層、主流車企高管以及產業鏈重點企業領袖共聚一堂,聚焦新時代汽車產業發展戰略及全球汽車技術發展,共繪中國汽車產業新藍圖。
智能網聯汽車相關話題是本次論壇關注的重點內容之一,設立了“智能交通技術發展與創新應用”,“開放協同,軟件定義汽車生態圈的新常態”,“跨界融合,賦能自動駕駛落地”等主題論壇,共同探討汽車軟件生態的構建,智能交通應用市場前景、產業創新、車路協同等,以及自動駕駛產業發展趨勢與合作生態構建等問題。
“智能交通技術發展與創新應用”主題論壇邀請了來自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同濟大學、交通運輸部路網監測與應急處置中心等單位的重要專家,還有來自百度、中科創達、地平線、小馬智行、安徽酷哇機器、武漢中海庭數據技術有限公司、智能汽車創新發展平臺(上海) 有限公司等企業的高層,將在11月9日下午發表重要演講。
11月10日上午,來自CARIAD、蔚來、上汽零束、華為、國汽智聯、德勤、聯創汽車電子、三花控股、中科創達、科世達、普華基礎軟件、舍弗勒以及悠跑等企業的高層將在“開放協同,軟件定義汽車生態圈的新常態”主題論壇上進行分享互動,共同推動產業協同共建軟件定義汽車生態。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軟件分會還將在本次論壇發布白皮書。
11月10日下午,“跨界融合,賦能自動駕駛落地”主題論壇聚集了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德國汽車工業協會等知名機構的重要專家,一汽、上汽、奧迪/寶馬、亞馬遜云科技、文遠知行、輕舟智航、上海拿森、東軟睿馳、IAE智行眾維的企業相關業務負責人,合力進一步促進產業鏈跨界合作、多元融合生態形成,推動自動駕駛產業持續高速發展。
干貨多多,敬請期待!
來源:蓋世汽車
作者:忻文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shichang/188677
以上內容轉載自蓋世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