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半導體短缺始于2020年上半年,主要是由于新冠疫情導致消費電子產品和汽車的需求飆升。2021年,芯片短缺迅速席卷全球汽車市場,“芯片危機”、“芯片荒”、“一芯難求”也迅速成為汽車行業的年度熱詞。
芯片短缺使車企苦不堪言,全球已減產1,494萬輛汽車
自2021年以來,全球汽車制造商備受芯片短缺的困擾。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也在去年11月9日的中國汽車論壇上大吐苦水,“長安汽車1-9月因為缺芯貴電,而損失掉量60.6萬輛”,尤其是像阿維塔11、深藍SL03、UNI-V等新能源、智能化產品,產能受到嚴重影響。朱華榮當時強調,“缺芯貴電”是汽車行業最痛點,嚴重破壞了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健康發展。
圖片來源:中國汽車論壇截圖
作為歐洲最大的汽車制造商,大眾汽車集團也未能幸免。由于芯片短缺等因素的影響,大眾汽車沃爾夫斯堡總部工廠2021年的汽車產量約為30萬輛,2022年的產量遠低于40萬輛,都遠遠低于新冠疫情前的平均水平(約78萬輛)。大眾品牌首席執行官Thomas Schaefer表示,在供應鏈最“混亂”的時候,供應商在提前一晚通知的情況下取消了發貨,芯片加價高達800%。“價格高的太荒謬了,這對公司來說是一場災難,” Schaefer無奈說道。
在過去兩年中,芯片供應受限使美國汽車制造商福特損失了130萬輛汽車的產量。但福特受限的芯片供應不是尖端的硅芯片,而是成熟技術的傳統制程芯片。福特首席執行官吉姆·法利(Jim Farley)坦言,“讓我夜不能寐的一件事就是傳統制程芯片,”比如福特努力采購的MOSFET芯片。福特F-150雨刷使用的MOSFET芯片每塊成本僅為0.4美元,但福特卻因其短缺而損失了4萬輛汽車的產量。
注:數據分別截至2021年12月19日2022年12月18日
對于全球汽車行業來說,芯片短缺無疑造成了極大的損失。根據汽車行業數據預測公司AutoForecast Solutions(以下簡稱為“AFS”)的數據,由于芯片短缺,2022年全球汽車市場減產約438萬輛汽車,2021年減產約1,056萬輛汽車。缺芯兩年,全球汽車市場已累計減產約1,494萬輛汽車。
全球芯片交付時間加速縮短,但車芯短缺何時休?
芯片短缺已經持續了整整兩年,短缺將在何時緩解或結束?這依舊是汽車行業普遍關心的問題。
首先,從全球整個芯片行業來看,也有一些芯片供應轉好的消息傳來。Susquehanna Financial Group的數據顯示,自2022年6月以來,全球芯片平均交付周期(芯片從訂購到交付的周期)一直保持下跌的趨勢,芯片交付時間也在加速縮短。Susquehanna最新的研究顯示,去年12月份,全球芯片平均交付周期約為24周,縮短了8天。
圖片來源:彭博社
Susquehanna的報告顯示,去年12月份,汽車制造商的主要芯片供應商英飛凌的交付時間減少23天,微芯科技縮短了24天。擁有最大芯片產品系列和客戶名單的德州儀器的交貨時間也一直在縮短,10月和12月分別縮短了25天和4周。盡管如此,德州儀器10月部分車用芯片的供應仍然有限。
Susquehanna 分析師Christopher Rolland表示,芯片交付時間已經較高峰有所改善,供應沖擊最糟糕的時刻也已經過去,去年12月所有產品類別的交付時間都在縮短。70%接受Susquehanna調查的公司也在去年10月就表示,他們能夠更快速地供應芯片。
過去兩年,半導體行業一直面臨無法完成所有客戶訂單的困擾。半導體通常要經歷一個復雜的生產過程,需要三個多月的時間,某些類型的產品甚至需要等待一年之久。但現在情況已經有所轉變。許多芯片公司向投資者透露,由于經濟和消費者支出疲軟,芯片需求正在下降,其中個人電腦和智能手機零部件制造商的芯片需求下滑幅度最大。AFS負責全球汽車預測的副總裁Sam Fiorani也指出,經濟衰退將影響新車需求,迫使汽車制造商削減計劃生產的汽車數量,芯片供應或可進一步改善。
雖然全球芯片平均交付周期正在加速縮短,汽車制造商也一直在努力逐步恢復芯片供應,但許多汽車行業相關人士認為芯片短缺可能會持續到2023年。去年10月份,Stellantis首席執行官唐唯實表示,半導體供應緊張預計將持續到2023年年底。大眾董事會采購主管Murat Aksel也預計芯片短缺不會在2023年結束。
豐田汽車預計零部件供應短缺等因素可能導致其2023年基準產量(1060萬輛)面臨下調10%的風險。福特汽車則認為,汽車制造商生產汽車所需的成熟芯片將面臨長期短缺。一些主要的汽車制造商甚至認為零部件供應要到2024年才能恢復正常。
圖片來源:琻捷電子官網
行業分析師也認為,汽車芯片可能會在今年繼續面臨短缺。汽車制造商正在提高產量,而每輛汽車所需的半導體數量也不斷增加,這進一步提高了汽車行業對芯片的需求。每輛電動車預計平均需要使用價值1,600美元的半導體,而每輛汽油動力車僅需使用價值約500美元的半導體。隨著對汽車芯片的需求在上升,分析師認為用于控制電流的功率半導體和用于電源管理的模擬半導體的供應將在2023全年繼續處于緊張狀態。
不過,全球最大的芯片代工制造商臺積電則在今年1月帶來了相對較好的消息。臺積電首席執行官魏哲家對分析師表示:“汽車需求持續增長,目前我們可能仍無法100%供應汽車企業需要的晶圓,但情況正在改善,短缺將很快得到緩解。我們預計今年汽車業務的發貨量將再次增長。”
車芯短缺的背后:供不應求
對于成熟芯片將面臨長期短缺的情況,福特首席執行官吉姆·法利在半導體行業協會年度晚宴上接受德州儀器首席執行官Rich Templeton采訪時表示,“這太痛苦了。我們需要更好地了解你們的技術路線圖,需要雙方的供應鏈人員來共同做好這件事。”
福特等汽車制造商面臨的挑戰已經不僅僅是芯片短缺,而是成熟芯片的產能擴張速度沒有像他們所期望的那么快。法利認為,汽車制造商對芯片需求的增長速度是芯片制造商產能擴張速度的兩倍。
圖片來源:博世
臺積電和三星電子一直在努力滿足汽車制造商的需求,但這兩家公司仍更專注于發展利潤更高的先進芯片制造業務。“車用功率半導體和模擬半導體的資本投資仍然很少,供應不太可能迅速增加,”日本主要貿易公司Macnica Holdings也如是說道。
“我們低估了芯片短缺的復雜性,”法利指出,“光有錢是不夠的,我們必須在整個生態系統中擁有遠見卓識和卓越的運營能力。”
總的來看,2023年,芯片短缺還沒有結束,但正在不斷緩解。AFS預計,2023年全球汽車市場將因缺芯減產超過277萬輛汽車,但低于2022年的438萬輛和2021年的1056萬輛。截至1月15日,由于芯片短缺,今年全球汽車市場累計減產量約為219,100輛。
來源:蓋世汽車
作者:譚璇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shichang/194230
以上內容轉載自蓋世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