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化時代的到來,讓國產品牌的GT夢再燃。
GT,是高性能跑車的代名詞,現已無關豪華。一定程度上,GT與超跑緊密關聯。
以內燃機主導的時代,說到GT,大家首先想到的是那些超豪華品牌,比如保時捷、阿斯頓·馬丁、法拉利等。至于平價GT代表車型,也有福特GT、日產GT-R、豐田86等。國產品牌也曾想擠進GT賽道,但都以折戟告終。
但是,汽車產業的發展方向變了,新能源賽道開啟,燃油車逐漸走向黃昏。而在新賽道,國產品牌占據絕對主導。GT市場也在迎接電動化,國產品牌似乎迎來圓夢時刻。
只是,造車并非“四個輪子加幾個沙發”就可,更不用說造GT。國產品牌造的電動GT,是真GT還是偽GT?
法拉利812,圖片來源:法拉利
GT賽道火了
上海車展期間,好幾家國產品牌都亮相了電動GT產品,上到價格百萬的比亞迪仰望超跑U9,下到定價20萬的哪吒GT、奇瑞iCAR GT,中間還有廣汽埃安的Hyper GT。
先說賣得最貴的仰望U9,純粹的雙門雙座跑車布局。車展前夕,仰望U9與比亞迪的“云輦”技術共同亮相,并在現場原地跳舞,百公里加速僅2S。甚至在拿掉一個輪子的情況下,該車依然能保持平穩行駛。參考“同胞兄弟”仰望U8的預售價(109.8萬元),該車售價不出意外也是將達到百萬級別。
圖片來源:比亞迪
在仰望U9和云輦技術發布后,有業內人士吐槽,這是奔馳“玩剩下”的。從結果來看,車身控制系統和原地起跳等技術,確實已經有其他車企實現。但是,技術的創新和突破往往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實現的。比亞迪的云輦技術同樣有自己的獨特優勢,比如自研的電控系統等。
而且,仰望在消費者中人氣不低。上海車展觀眾日,仰望展臺人流比肩接踵。不說客流轉化率,至少熱度和流量,仰望是有了。
除仰望外,其他國產品牌多聚焦平價電動GT市場。
其中,哪吒發布了一款雙門四座純電跑車—哪吒GT,定位“新一代GT科技電跑”。該車基于山海平臺打造,官方指導價為17.88萬-22.68萬元,目前已開啟預售,計劃今年上半年交付。哪吒稱該車是“200萬以內最好的跑車”。官方數據顯示,哪吒GT最大功率340KW,最大扭矩620N·m。
哪吒GT,圖片來源:哪吒汽車
據試駕過哪吒GT的蓋世汽車小伙伴表示,哪吒GT造型很好看很“超跑”,駕駛很平順。四驅版百公里加速在4S內,推背感較強。
比哪吒GT早幾天,預熱了很久的埃安Hyper GT開啟預售,預售價21.99萬-33.99萬元。不同之處在于,Hyper GT定位四門超跑。該車的600充換版是首個可換電的車型,解決了續航焦慮的問題。
Hyper是埃安面向20萬+高端市場推出的另一品牌,Hyper GT是旗下首款車型,基于AEP 3.0純電平臺打造,是四門五座布局。新車4.9S內可完成零百加速,最大功率250kW,最大扭矩為460N·m,和V8排量相差不大。埃安表示,Hyper GT在調校風格上向保時捷Taycan看齊。
同一時間,奇瑞發布了iCAR GT。iCAR是奇瑞發布的新能源電動品牌,是其品牌向上的標志。iCAR GT也是一款雙門轎跑,預估價格在15萬-40萬元之間。
“今天我們想告訴大家,每個人都可以買跑車了。”哪吒汽車副總裁兼首席設計師常冰如是說。
套用直播賣貨話術,國產品牌把超跑的價格打下來了。
都想做吃到“螃蟹”的人
誰都想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在蓋世汽車研究院分析師看來,部分自主品牌涌向電動GT,是國內電動車“內卷”的必然趨勢。通過發掘新賽道,車企可“以小搏大”。
在燃油GT市場,就有成功案例——馬自達。馬自達是平價GT品牌代表,憑借在動力性能和駕駛操控性等方面的不俗表現,被譽為“駕駛者之車”。因為相對親民的價格,且兼顧空間、燃油經濟性等實用功能,馬自達在全球年熱銷百萬輛。在中國市場,馬自達巔峰期年銷量一度接近30萬輛。
圖片來源:馬自達中國
對于國產品牌來說,既然有機會做電動GT市場的“馬自達”,那就值得冒險。電動化打破了燃油GT的壁壘,并有市場潛力。兩者最大的區別是動力系統不同,燃油GT通常采用內燃機,而電動GT則采用電動驅動系統。由于電動驅動系統的特性,電動GT加速和動力輸出更為迅猛和靈敏,是追求駕駛感的消費者的“福音”。同時,電動GT更加環保。
更何況,自主品牌在三電跟智能網聯都有技術優勢,推出溢價更高的電動GT車型,還可實現品牌向上的目標。為了區別于燃油GT,自主品牌在打造電動GT時,不僅會強調性能、加速等硬性參數,還會著重宣傳智能化優勢,并將智能化應用于車身控制集成、自動駕駛、智能座艙等產品生產周期。
比亞迪的云輦技術就是一套新能源專屬智能車身控制系統,實現了系統級深度集成。目前可實現量產上車的主要有云輦-A(智能空氣車身控制系統)、云輦-C(智能阻尼車身控制系統)、云輦-P(智能液壓車身控制系統)。
哪吒GT內飾,圖片來源:哪吒汽車
Hyper GT獨創AICS智能底盤系統,可提升轉向靈敏度與精準度30%。該車搭載有3顆M系列激光雷達,擁有300°視場角,超250m測距能力,可實現毫秒級應變。還配備了高通驍龍8155芯片,以及全新的ADiGO 5.0人機交互系統,確保觸屏絲滑溝通順暢。
哪吒GT同樣配置了高通驍龍8155芯片,CPU算力達到105K DMIPS,車機最快啟動時間僅5秒。該車搭載NETA PILOT 2.5版本智能駕駛輔助系統和雙地平線征程3?芯片,配備了5個高清攝像頭、5個毫米波雷達。還有V2L對外放電功能、4D影院級科技座椅。
國產品牌的GT產品,是一臺帶有“智能化”的跑車。
國產品牌若是成功打造出一款經典的電動GT產品,還能成為品牌競爭的一張王牌。就像比亞迪借著DM超級混動技術,成為插混市場吃螃蟹的人。
認真干還是“炒概念”?
只是GT產品落地后,需要面對的問題是,大家都有超跑夢不假,但大多是“只看不買”。“它是很小眾的細分市場”,有業內人士指出,GT市場受眾面很窄。
一個殘酷的現實是,由于消費者需求的變化,全球個性車型(高性能車也與個性車型關聯)都在退出歷史舞臺,甚至是普通的兩門車型也在消失,比如大眾甲殼蟲、EOS敞篷跑車、兩門版polo,以及標致307CC等。這也與車企逐利有關,放棄個性化車型,轉而生產平庸的大眾化產品。
Hyper GT,圖片來源:廣汽埃安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部分國產品牌攻向電動GT市場,使得業內出現了不同的觀點。
支持的聲音認為,在消費者購買意愿提升的情況下,國產品牌入局電動GT市場,在優異的性能和更高的性價比加持下,面向的消費群體將更為廣泛,有望開辟新藍海。
持不同觀點的卻認為,該市場過于小眾。從國產品牌角度來說,品牌力“撐不住”做個性車型。就像奢侈品牌LV做限量款會有人買單,但如果是一個三線品牌這樣操作,結果就不一定了。有觀察人士認為,有些國產品牌推出GT版本,更多是借用GT概念,“就是一個噱頭”,目的是突出產品的運動感和差異化。
有分析人士表示,不太看好定位雙門雙座GT的國產車型,反而認為兼具實用性和性價比的四門GT,可能會有一定市場。比如Hyper GT,更像是一款“家用車+GT造型”的結合體。
如果是以“家用車”“GT造型”兩個元素作為參考,市場上符合的在售車型并不少。像小鵬P7,就是以智能化高性能著稱。事實上,近幾年轎跑風盛行,低趴造型、低風阻、賽車椅等跑車元素似乎已成為新能源車型標配。但是,跑車的駕駛質感、底盤調校等核心要素,不是一時就能學會的。
或許,一些國產品牌入局電動GT市場,也不是真的沖著銷量去的。蓋世汽車研究院分析師認為,推出電動GT車型,可進一步豐富車企產品矩陣,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助力品牌向上。幾家發布的電動GT車型售價,確實要高于旗下的在售車型。
通過打造GT車型,車企若是能把高性能品牌的標簽“立住立穩”,就能搶先占領住這部分受眾群體的心智。下一步,企業就可借助這塊金字招牌,逐漸向主流市場邁進。“以小搏大”,誰都喜聞樂見。即使失敗,那又如何,畢竟也沒花太大精力。
來源:蓋世汽車
作者:向秀芳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shichang/202235
以上內容轉載自蓋世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