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HEV(混動)有著不錯的市場份額。
根據蓋世汽車研究院發布的“北京地區2023一季度汽車消費偏好洞察”報告顯示,HEV產品一季度銷量為1.9萬輛,占比為18.7%,接近于BEV(純電車型)的銷量占比。
數據顯示,北京一季度乘用車終端銷量為10.3萬輛。其中,北京地區最愛的品牌是大眾,最愛的車型是特斯拉Model Y。
日系“揚眉吐氣”
北京一季度最暢銷品牌和車型的結果和成都地區一樣。成都地區一季度最暢銷的品牌也是大眾,最暢銷的車型也是特斯拉Model Y。但不同的是,在北京地區,大眾品牌和特斯拉Model Y的領先優勢不明顯。
大眾品牌一季度銷量為1.1萬輛,僅比豐田多賣出300余輛。從日韓派系一季度銷量占比達到22%可知,北京地區較為偏好日韓產品。而在上海、成都兩地,日韓品牌未上榜汽車品牌銷量TOP5,占比僅在一成左右,整體表現遜色于有特斯拉助力的美系品牌。
日韓派系或者說日系在北京地區表現不錯,與其混動產品受青睞有關。北京地區一季度HEV混動銷量TOP3中,豐田汽車旗下的卡羅拉和雷凌均在榜,合計銷量達到3000輛,占其在北京地區銷量的三成。在燃油車市場,日產旗下的軒逸以1594輛排名第二。
新能源助力自主份額穩固
再看自主品牌,實際上與歐系的市場份額差距也不大。自主品牌今年一季度在北京地區的銷量是3.6萬輛,占比為35.2%。歐系品牌同期銷量是3.2萬輛,占比也超過三成。
自主品牌銷量前三名都是新能源車型,其中有兩款產品來自北汽新能源,分別是EU400和EU5。其中,EU400一季度銷量為2684輛,為北京地區一季度最暢銷車型第二名。根據蓋世汽車研究院數據顯示,EU400的銷量主要由B端市場貢獻。
自主品牌在北京地區能占據最高市場份額,也與其在插混(包含REEV車型)市場發力有關。北京地區一季度插混市場銷量前三名,分別是理想L9、L8 ,和騰勢D9。
自主品牌在純電和插混市場占據的優勢,助其穩住了市場份額。
而歐系品牌主要由豪華品牌貢獻。歐系品牌銷量的前三名,分別是奧迪A6L、奔馳E級和寶馬X3,合計銷量超過5千輛。其中,奧迪A6L以2139輛成為北京地區一季度車型銷量第四名,險勝比亞迪元PLUS。
新能源份額增長緩慢
不比深圳、上海等地新能源占比在五成左右,且正在成為增購市場的主力軍,北京地區的新能源市場份額增速較為緩慢。這或許與插混在北京地區不享有新能源汽車補貼,加上北方氣候的“不友好”有關。
今年一季度,北京地區新能源銷量為2.9萬輛,占比僅為28.1%,相較2022年下降了2個百分點。其中,BEV同期銷量為2.3萬輛,占比為22%。而PHEV市場占比僅為6.6%。反觀依舊可享受新能源補貼的成都,PHEV銷量占比達一成。
不過,多個價格區間車型銷量TOP3正在被新能源滲透。比如,占據四成市場份額的10萬-20萬價格區間,車型銷量前兩名是EU400和比亞迪元PLUS,銷量均超過2000輛。10萬以內和20萬-30萬元兩大主要價格區間,也有比亞迪秦PLUS以及特斯拉Model Y和Model 3三款車型在榜。
至于30萬-40萬元和40萬元以上兩大價格區間車型銷量前三名,都來自合資品牌的燃油車型,除豐田賽那外,其余在榜車型都是BBA。
顯然,在北京地區,蔚小理等新勢力沒有那么“吃香”,尚未在中高端市場占據主導。反而是豐田這樣的日系品牌,在北京地區扳回一局。這也體現出南北方消費者對汽車品牌的偏好差異。
附:北京地區2023一季度汽車消費偏好洞察報告
來源:蓋世汽車
作者:向秀芳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shichang/204448
以上內容轉載自蓋世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