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國合作的前提條件就是郎有情妾有意。
中國電動汽車制造商開始將出海的箭頭指向了東南亞最大的汽車生產國和出口國-泰國,并承諾在長期由日本公司主導的東南亞最大汽車制造中心投資14.4 億美元建設生產設施。
這波新投資浪潮得到了泰國政府的支持,泰國政府推出了激勵措施并吸引中國企業,目標是到 2030 年將該國年汽車產量的30%轉化為電動汽車。
泰國向中國電動汽車制造商推銷的是其現有的供應基礎,主要是為日本汽車制造商建造的以及提供了一系列激勵措施。包括在隨后的本地組裝條件下降低進口關稅,以及電動汽車制造的一些稅收減免。
“我們意識到,如果我們想成為地區的電動汽車中心,我們就不能只建設汽車裝配行業,”近幾個月多次訪問中國的泰國投資委員會秘書長納里特·瑟德斯蒂拉蘇克迪表示。“我們需要加強電動汽車的整個生態系統?!?/p>
截至5月31日,泰國投資委員會(BOI)已批準13家公司的14個項目,年產能達到276,640輛電動汽車。
泰國伸出的橄欖枝,中國汽車制造商穩穩接住。長城汽車泰國分公司董事總經理Narong Sritalayon表示,“肯定希望進入一個具有購買力并能夠支持未來增長計劃的市場,特別是在電動汽車等新業務領域?!?/p>
占據
其實中國長城汽車在2020年早期就押注了泰國,當時它從通用汽車手中收購了一家工廠,并斥資226億泰銖(47億人民幣)將其打造成泰國的電動汽車和混合動力汽車的區域生產中心。
歐拉好貓于2021年10月進入泰國市場銷售,定價約合人民幣19.5萬-23.7萬元。長城汽車在泰國還擁有羅勇工廠,該工廠于2021年6月開始生產汽車,當地售賣的哈弗H6 HEV、哈弗JOLION HEV等新能源車型均產自于此。據長城汽車方面介紹,羅勇工廠所生產汽車的60%將在泰國本地銷售,40%將出口到其他海外市場。
長城四月份表示,將投資 5 億泰銖擴建現有的電動汽車零部件和電池制造工廠。也將從明年開始在泰國生產緊湊型電動車歐拉好貓,同時還將引進生產電子產品、動力總成和座椅的子公司,分別是曼德電子電器有限公司、蜂巢易創和諾博汽車系統有限公司,也就是說將部分供應鏈一起搬到泰國,這既是訪客的誠意也是“拜訪者”的決心。
和長城同樣長期布局的還有上汽集團,自2012年以來就先后多次與泰國知名企業正大集團合資辦廠。2014年,上汽集團旗下品牌名爵進入泰國市場,在當地銷售名爵ZS、名爵GS、名爵3等多款燃油及新能源車型。
進入泰國市場以來,名爵品牌銷量持續增長。名爵2022年泰國銷量為2.7萬輛,2023年的目標更是直指泰國前五。
中國電動汽車巨頭比亞迪只能算是泰國市場的后來者,正投資179億泰銖在泰國設立新工廠,從2024年開始每年生產15萬輛乘用車,其中部分產品將出口到東南亞和歐洲。
中國合眾新能源汽車還與泰國的Bangchan General Assembly合作,從明年開始在當地生產電動哪吒V車型。
去年泰國最暢銷的電動汽車長城的歐拉好貓,最便宜的版本目前售價約為 828,500 泰銖(約17.1萬人民幣),而哪吒V售價為 549,000 泰銖(約11.3萬人民幣)。
已有的合作滿足不了中國新能源車企出海的胃口,建立更多新的合作既滿足中國新能源車企出海的迫切需求,也能豐富泰國新能源市場。
一直在尋求中國汽車制造商的泰國投資委員會(BOI)稱,幾筆交易也在醞釀之中。
據投資委員會稱,與福特和馬自達合作的重慶長安汽車將投資 98 億泰銖在中國境外建立首家右舵電動汽車工廠。
BOI還表示,廣汽埃安計劃投資超過64億泰銖在泰國生產電動汽車。奇瑞也對投資泰國“非常感興趣”,正在與潛在伙伴進行磋商,考慮適當的泰國投資模式,并計劃明年初進入該市場。
路透社5月報道,中國汽車制造商吉利也正處于計劃進入泰國的早期階段,包括權衡進口和本地制造的車型。
中國車型的涌入似乎有助于推動電動汽車在東南亞第二大汽車市場泰國的普及。
行業數據表示,2023 年上半年,泰國注冊了超過31,000輛電動汽車,是2022年全年數量的三倍多。電動汽車和燃油車之間的價格差距也縮小了,部分原因是政府的補貼,可以感受到泰國市場正在逐漸成為新能源成長的溫床。
搶奪
中國引領的泰國電動車熱潮正在威脅日本對關鍵市場的控制。
泰國暹羅汽車公司(Siam Motors)在1962年與日產汽車合作,工廠每天生產四輛汽車,與日本公司建立了長達數十年的盈利合作關系,使其從汽車經銷商轉變為汽車先驅。這家泰國家族企業憑借這一成功,年收入已增至70億美元。
暹羅汽車公司副總裁塞巴斯蒂安·杜普伊 (Sebastien Dupuy) 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該公司正在與幾家中國汽車制造商就潛在的合作伙伴關系進行談判,特別是在高端電動汽車方面。
“電動汽車將是一個很好的增長點,”他說?!斑@個市場正在不斷增長,我們希望抓住這一增長機會?!?/p>
暹羅汽車的地位反映了泰國正在發生的快速轉變,自2020年以來,中國在泰國的投資價值達 14.4億美元,這些投資已經在泰國市場開辟了一條新戰線,并逐漸開始搶奪泰國市場的主導地位。
天下熙熙,皆為利往。中國新能源浪潮已經開始重塑泰國汽車業,中國電動汽車制造商引入了供應商,而泰國本土企業,包括那些與日本企業有長期聯系的企業,如暹羅汽車也開始尋求新的合作伙伴關系。
泰國是東南亞最大的汽車生產國和出口國,日本汽車制造商長期占據主導地位,幾十年來他們幾乎將其視為本國市場的延伸。但去年,在泰國官員共同努力吸引中國電動汽車生產商的情況下,受比亞迪投資將于2024年投產的新工廠推動,中國超越日本成為泰國最大的外國投資者。
在一段采訪中,曼谷居民Pasit Chantarojwong說,“我再也不會開內燃機汽車了,”這位 55 歲的老師駕駛豐田花冠已有十五年,今年才改用長城汽車的歐拉好貓,他兼職為一家叫車服務公司開車。
根據政府數據,去年泰國注冊的近85萬輛新車中,只有約1%是電動汽車。但今年1月至4月,這一比例升至6%以上。數據顯示,1月至4月期間售出18,481輛電動汽車,后來者居上的比亞迪自己就售出了7,300多輛。其次是中國上汽集團、合眾汽車和美國的特斯拉。
而今年1-4月只有11輛新注冊的電動汽車來自豐田,要知道,去年的豐田可是統治力滿分的主導品牌,與其合作伙伴五十鈴和本田一起占據了去年汽車和卡車總銷量的近 70%,一年間居然變天了。
野村綜合研究所泰國咨詢部門負責人 Hajime Yamamoto 表示,未來十年,通過提供價格實惠的電動汽車,中國品牌可以從日本手中奪取至少15個百分點的市場份額。“日本人只能瞄準一些高端市場,”他說。
豐田表示,電動 bZ4X 已于去年開始在泰國銷售,目前已收到 3,356 份預訂。它還暗示電動皮卡車即將推出。
豐田及其集團公司在過去十年中在泰國投資了近 70 億美元,擁有約 275,000 名員工,正在考慮在該國生產電動汽車,這也是一貫遮遮掩掩的豐田首次官方版確認。
中國汽車制造商,從瞄準到看準時機的占據,再到搶奪市場看似一氣呵成,其實是很多年的布局和沉淀。
沒有蛋糕的時候大家只想著如何將蛋糕做大,但蛋糕落地后分蛋糕就成為了頭等大事,蛋糕就這么大,有人吃就有人沒得吃。
來源:汽車公社
作者:馬西風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shichang/207334
以上內容轉載自汽車公社,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