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9月18日,法國政府宣布,從2024年1月起將推出新的電動汽車現金補貼措施。此舉希望將中國制造的電動汽車排除在補貼之外,支持法國乃至整個歐洲汽車制造業與中國的競爭對手的競爭。
法國補貼新規:將中國產電動車排除在補貼之外
從整個歐盟來看,中國產電動汽車的影響力正逐步擴大。根據歐盟委員會的相關數據,2022年,中國品牌占據了歐盟電動汽車市場8%的份額,到2025年,這一比例可能會增加到15%。
從這一數據中不難看出,中國產電動汽車正在歐洲市場變得越來越受歡迎。與歐洲汽車制造商專注于高端且最終價格更高的SUV不同,中國汽車制造商大量生產更便宜的車型,對法國乃至歐盟的消費者更具吸引力。
根據法國現行的電動汽車“綠色補貼(green bonus)”規定,法國政府目前向符合條件的電動汽車提供5,000至7,000歐元的現金補貼,以推動電動汽車在法國的普及,每年的補貼總成本為10億歐元(合10.7億美元)。
然而,一位法國財政部的人士表示,由于市場上缺乏歐洲制造的平價電動汽車,法國三分之一的現金補貼將給了購買中國產電動汽車的消費者。這一趨勢推動了中國產電動汽車進口量激增,以及國內制造商面臨的競爭差距也越來越大。
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和法國政府的部長們一直表示,他們希望確保法國政府的資金不會惠及中國汽車制造商。
圖片來源:雷諾
此外,法國政府還著重強調了“碳排放”。在全球脫碳的大潮流下,綠色、低排放的增長路徑已經成為全球市場的共同選擇,因此法國希望在修訂電動汽車補貼新規時將車型制造過程中的碳排放量考慮在內。
過去,法國的電動汽車補貼適用于所有電動汽車,無論其生產周期或“綠色”屬性如何。法國政府也坦言,“我們過去只關注駕駛時的碳排放”,但未能考慮到汽車上路前整個生產線的碳排放。
因此,法國未來將更嚴格地把汽車的生命周期和零部件(如電池)納入考慮之中。在新規下,每輛電動汽車將基于生命周期和零部件的碳排放量獲得一個“綠色分數”(green score)。
“綠色分數”將綜合六種新的二氧化碳排放因素,包括鋼材和鋁材生產過程中的排放,汽車車身和電池中關鍵原材料的使用,以及汽車的組裝和運往買方目的地的運輸。
外媒認為,鑒于中國工業普遍依賴燃煤發電,這些標準很可能使中國汽車制造商制造的電動汽車無法獲得這筆補貼。法國能源轉型部長Agnès Pannier-Runacher也指出,“使用燃煤發電的中國產電動汽車將不會從‘綠色補貼’中受益。”這也包括在中國生產的“達契亞Spring”等車型。據悉,法國政府將于12月公布符合新標準的車型名單。
法國政府還指出,這些標準符合世貿組織的規定。出于健康和環境因素的考量,這些標準可以獲得世貿組織的豁免。
補貼新規能助力法國實現目標嗎?
法國希望借助新規,一方面提高本土產電動汽車的競爭力,另一方面將電動汽車生產帶回法國乃至歐盟。
由于中國制造的電動汽車成本預計比歐洲制造的競爭車型低20%,因此法國政府的新規定可能會對價格低于2.5萬歐元的電動汽車產生影響。
但是,由于歐洲汽車制造商仍然無法在法國市場上推出平價電動汽車,法國政府此舉可能會使消費者推遲電動汽車的購買意愿(尤其是在歐洲通脹和利率高企的情況下),從而影響電動汽車在法國的普及。據悉,Stellantis在斯洛伐克制造的e-C3平價電動車和雷諾在法國制造的R5平價電動車要到2024年才會上市。
圖片來源:特斯拉
不過,即使沒有法國政府提供的現金激勵,許多中國制造的電動汽車仍將在法國電動汽車市場保持競爭力。
上汽集團MG4的起售價為3萬歐元,將比雷諾Megane緊湊型電動轎車更便宜。雷諾Megane的起售價為3.8萬歐元,獲得5000歐元補貼后的價格為3.3萬歐元。
特斯拉Model Y的起售價為4.6萬歐元,略低于4.7萬歐元的法國電動汽車補貼門檻,但理論上也可能受到法國針對中國制造電動汽車的新規的影響(特斯拉上海產電動汽車也會出口歐洲)。
分析師Lorraine Morard表示,即使大多數中國產電動汽車沒有資格獲得這筆補貼,但它們明年也可能占據法國電動汽車市場7%至8%的份額。
圖片來源:法國政府官網
另一方面,法國總統馬克龍曾明確表示,到2030年,法國將實現每年生產約200萬輛電動汽車。目前,這個數字大約在150萬大關。因此,法國的新補貼計劃下還有一個更廣泛目標——將電動汽車生產線帶回法國和歐盟,從而支持歐洲汽車制造商的規模經濟,以期減少對中國的依賴。
作為法國目前最暢銷的電動汽車之一,達契亞Spring與特斯拉Model Y、標致e-208、菲亞特500e、Megane eTech和MG4等暢銷電動車型齊名。但雷諾集團首席執行官Luca De Meo最近卻排除了將達契亞Spring的生產從中國轉移到歐洲的可能性,并表示他可以接受不享受補貼的情況。
不過,幾家中國汽車制造商則透露了考慮在歐洲生產的意愿。上汽集團表示正在歐洲尋找生產基地的選址,比亞迪也是如此。比亞迪海豚(Dolphin)的起售價為2.9萬歐元,將與MG4和Megane在同一細分市場展開角逐。
法國新政是歐盟對華電動汽車態度的縮影
法國的新舉措可以被視為歐洲目前對中國產電動汽車態度的縮影。正如Jacques Delors Institute高級研究員Elvire Fabry所說:“法國和歐洲汽車制造商一直在對歐盟對華出口趨勢的快速逆轉敲響警鐘。”
上周,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在國情咨文演講中宣布對中國電動汽車展開新的反補貼調查,而此前法國進行了為期數月的大力游說。
她指出,“這是清潔經濟的關鍵行業,對歐洲來說具有巨大的潛力。但如今,全球汽車市場都充斥著平價的中國電動汽車。由于巨額的國家補貼,它們的價格被人為地壓低了。”
圖片來源:歐盟委員會官網
Fabry認為,隨著中國從補貼轉向更加市場化的經濟,歐盟反補貼調查的宣布恰逢其時——這表明了歐洲與中國爭取公平競爭和更多互惠的決心。
法國經濟部長Bruno Le Maire也認為,法國的“綠色補貼”新政符合歐盟遏制中國涌入單一市場做出的一系列努力——這是“常識性決策,體現在我們的綠色產業戰略中,并且在歐洲尚屬首例。”
不過,即便如此,歐洲汽車制造商目前也仍然無法在法國乃至歐盟市場上推出可媲美中國產、更實惠的電動車型。因此此舉是否能有效地阻止中國電動汽車在歐盟的發展,還有待觀察。
來源:蓋世汽車
作者:譚璇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shichang/210441
以上內容轉載自蓋世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