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全新史陶比爾銀海研發及智能制造基地正式啟用。目前,史陶比爾中國已成為集團首個投建所有四個事業部產品本地研發和生產制造的生產基地,這一系列投資舉措再次彰顯了史陶比爾集團持續在華投資和對中國市場的長遠信心。
全新銀海園區啟幕未來新篇章
作為史陶比爾在華業務進入全新發展階段,此次啟用的銀海園區緊鄰史陶比爾杭州翔龍園區,占地25000平方米,集生產制造、研發應用、銷售和客戶服務為一體,為未來的擴張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
銀海園區通過引入各類智能制造系統,在生產計劃、質量監控、測試平臺、物流倉儲等方面推進流程數字化、提高運營效率,也將史陶比爾百年國際化的生產水準和全球化質量管理模式貫穿體系,確保生產品質和質量管控的一致性。此外,全新的銀海園區鋪設了太陽能發電板,一年能夠提供約60萬千瓦時的電量,配合智能調配系統,致力于實現園區自身運營的碳中和。
本地化戰略躍遷,探索發展縱深
近年來史陶比爾集團著手實施地平線戰略,為未來的可持續發展做好準備。作為集團這一戰略中的重點和關鍵,史陶比爾杭州公司將發揮關鍵作用。公司將全面推進本地化戰略,深耕本土生產和創新,在推動產品國產化的同時,不斷融入本土創新,進一步扎根中國、服務中國,成功書寫本土化戰略升級的新篇章。
史陶比爾集團首席執行官Gerald Vogt
史陶比爾集團首席執行官Gerald Vogt表示,“中國是史陶比爾最重要的戰略市場,是我們重要的增長引擎。再次加大在中國的投資,將生產和研發基地生根于此,是史陶比爾基于對中國的戰略優勢以及營商環境因素等多方面考慮的結果。我很高興看到,通過全新銀海園區的啟用,杭州公司正在成為史陶比爾集團全球本地化運營的典范。”
擁抱行業變革,抓住新能源汽車新機遇
作為史陶比爾集團在亞洲的樞紐,史陶比爾杭州公司銀海園區還設有研發中心與實驗室,將加速研究數字化、機器視覺、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與連接器、機器人和紡織機械的融合創新,開發新的行業解決方案,解鎖更多全新領域柔性自動化的更多可能性。
史陶比爾集團是電連接器、流體連接器、機器人和紡織機械四大領域機電一體化解決方案的全球專業供應商。作為一個跨國集團公司,史陶比爾在28個國家及地區設立分公司,代理商遍及四大洲50個國家及地區。
在汽車領域,史陶比爾始終看好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未來。2022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705.8萬輛和688.7萬輛,同比分別增長96.9%和93.4%。“發展新能源汽車我們國家的重要戰略,我們預測今年銷量可以達到850萬輛的體量。”史陶比爾流體連接器事業部中國區總經理洪衛剛表示,史陶比爾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布局覆蓋從上游材料端一直到下游使用端,幾乎涵蓋了整個新能源汽車汽車產業鏈體系。
“從動力電池所用的材料的開采,到動力電池的制造以及裝車,再到后期的動力電池應用,都有我們史陶比爾連接器的身影。”洪衛剛補充道,“以及新能源汽車流行的一體化壓鑄,甚至到電動汽車充電環節,史陶比爾都會進行布局。”
史陶比爾(杭州)公司總經理張振惠
史陶比爾(杭州)公司總經理張振惠指出,“史陶比爾進入中國市場近26年,一直為包括紡織、光伏、汽車、塑料等在內的各行業提供支持。隨著銀海園區的啟用,我們可以進一步滿足中國市場激增的自動化需求,在高端精密機械設備領域發揮更大優勢。目前我們在中國共設有兩大生產園區、12個辦事處,員工總數超800名,為本土市場提供定制化的解決方案。”
史陶比爾將不斷深化本土化新征程,攜手行業伙伴共同推進高端精密機械設備領域的長足發展。
來源:蓋世汽車
作者:李爭光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shichang/210470
以上內容轉載自蓋世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