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博世官方宣布,現任中國區總裁陳玉東將于2024年1月1日任期屆滿退休,而現任博世中國區執行副總裁徐大全將接替出任博世中國區總裁。
此前傳得沸沸揚揚的管理層變動,至此靴子落地。徐大全的接任,適逢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高速發展,在其領導下的博世中國將如何繼續保持高速增長,成為行業的關注重點。
未來持續深耕中國市場
作為全球最大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博世2022年總銷售額達884億歐元(約合人民幣6466.7億元),同比增長約12%;息稅前利潤達到37億歐元(約合人民幣270.7億元)。
盡管疫情、能源和供應鏈短缺帶來了許多挑戰,但得益于汽車、能源與建筑技術市場需求的復蘇,博世在華仍取得了1323億人民幣(約187億歐元)的銷售額,同比增長3.2%。
對博世而言,亞太地區雖不是其最大的消費市場,但中國市場潛力巨大。尤其在陳玉東的領導下,博世走過了高速增長的十余年,博世中國業務銷售額從2010年的373億元持續增長至2022年的1321億元,平均年復合增長率達到11%。
圖片來源:博世
眼下,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按下加速鍵,由電動化和智能化帶來的機遇史無前例。2023年,博世的目標是提升銷售額并進一步加強盈利能力,中國業務作為最大的“潛力股”之一,無疑至關重要。
而即將成為博世中國新任“掌舵人”的徐大全,同樣有著資深的汽車行業履歷。他在2010年9月加入博世,擔任博世中國區執行副總裁。在過去的12年里,其領導下的博世中國汽車與智能交通技術業務銷售額從2010年起實現超過四倍的增長,并在2022年首次突破1000億元。
過去數年里,陳玉東和徐大全攜手推動著博世在華業務的持續突破,針對中國本土化提供了諸多創新產品和解決方案。接下來,徐大全將領導中國團隊繼續深耕中國市場,迎接更多的機遇與挑戰。而陳玉東退休之后將作為博世董事會的中國事務兼職顧問,繼續協助博世中國業務發展。
圖片來源:博世
煥新的“博世智能交通業務”
除了宣布人事任命,博世旗下最大的汽車與智能交通技術業務也正在進行業務架構調整,自2024年1月1日起,重組后的汽車業務將更名為博世智能交通業務。
博世動力總成事業部中國區總裁王偉良將出任博世智能交通業務中國區董事會總裁,同時分管博世智能交通業務中國區工程技術。此外,他將繼續兼任博世動力系統事業部中國區總裁、博世動力總成有限公司和博世汽車系統(無錫)有限公司總經理。
同時,博世智能交通業務中國區董事會將正式成立,統籌管理旗下在華事業部和團隊。此次汽車業務的調整,是博世為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和客戶需求所做出的重要舉措。
未來,博世智能交通業務將由七大事業部組成:
電驅動系統事業部將關注從電橋到座椅調節器的所有電機相關業務;
車輛運動智控系統事業部將負責從防抱死制動系統(ABS)、電子穩定程序(ESP)到轉向系統的車輛動態控制相關業務;
動力系統事業部將聚焦內燃機技術、車用和固定式燃料電池、電解槽及氫發動機解決方案;
智能駕駛與控制系統事業部將開發并提供從自動泊車到自動駕駛等相關領域的解決方案;
汽車電子事業部將繼續開發控制單元,并負責博世內部的半導體業務活動;
智能交通售后事業部則負責主機和獨立售后市場零部件業務,以及博世汽車維修服務網絡;
電動自行車系統事業部將提供包括驅動單元、可充電電池、防抱死制動系統和互聯功能等電動自行車相關的解決方案;
博世子公司易特馳將橫向負責操作系統和工程工具的通用軟件開發。
2022年,博世汽車與智能交通技術業務實現銷售額526億歐元,同比增長17%,再度成為銷售額最高的業務板塊。但博世首席財務官Markus Forschner坦言,該業務板塊的利潤率不容樂觀,主要受到供應鏈成本的增加,以及業務轉型的前期投資的影響。
隨著汽車業務完成架構調整,在效率和創新速度方面雙管齊下,博世會給出一份怎樣的成績,備受期待。毫無疑問,中國市場處于技術與產業變革的前沿,而新能源汽車產業的變革持續推動著產業鏈和供應鏈的洗牌和調整,誰能夠做出快速反應,誰就有機會持續保持領先。
來源:蓋世汽車
作者:徐珊珊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shichang/212049
以上內容轉載自蓋世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