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新能源汽車產業快速發展,成為節能城市的新范例
今年7月,在美國華盛頓召開的清潔能源部長級會議上,中國、美國等提出電動汽車倡議(EVI),得到9個國家及國際能源署的響應,中國政府在倡議中承諾:將在示范城市建立電動汽車國際示范區。如今,在中國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新能源汽車產業快速發展,成為節能城市的新范例。
北京:政府支持新能源汽車研發投入
經過多年發展,北京市電動汽車成為拉動全市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重要力量。2006年——2009年,北京汽車產銷產值年均增長超過30%;預計到2010年底,北京汽車工業產值將達1900億元,占工業總產值比重超過15%。
”以發展新能源汽車為契機,以純電驅動為核心,是北京市汽車產業發展尋求新突破的戰略重點。”北京理工大學教授王震坡12月2日說,北京市正在編制《關于加強自主創新推進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從技術研發支持等4個方面提出多項鼓勵扶持措施。
作為首批國家”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推廣示范”的試點城市,北京提出以公交、環衛、出租、郵政物流等公共領域為突破口,通過示范試點加快培育產業成長,拓展私人用車領域。形成以”電池租賃、裸車銷售為模式”的發展思路,降低用戶使用成本,加快培育市場應用。
目前,北京市在公交、環衛等領域開展近千余輛電動汽車的示范運行工作,包括50輛電動公交車、870輛混合動力公交車、30輛純電動環衛車等。還將啟動電動郵政、物流車示范運行項目,擴展公共交通領域的示范運行。2011年將新增推進完成1000多輛電動環衛車、電動公交車及電動郵政物流車進行示范運行。并建設配套的充電基礎設施。
此外,推動北京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試點工作,盡早實現電動汽車進入家庭。力爭實現至2012年共開展3萬輛電動轎車示范運行,配套完成3.6萬個充電樁及100個快速充電站。
上海:開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
至2009年末,上海市注冊的機動車為243.4萬輛,同比增長3.8%。2010年上海世博會,有1147輛新能源汽車提供交通服務。
同濟大學教授王哲介紹說,借助世博契機,上海將聚集全國科技創新力量,開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全市通過千輛級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運行和應用,形成一個產業基地、三個服務體系(政策服務、研發服務、應用服務)、五個應用示范區(世博園區、崇明生態島、嘉定汽車城、虹橋樞紐、臨港新城).
上海市的目標是:到2012年通過整車租賃、單位定向團購、私人購車等方式使用的新能源汽車2萬輛,建設配套充電樁2.5萬個、充換電站50座。”我們將發揮政府引導作用,以企業為主體,總體規劃,協同推進;以整車租賃、單位定向團購逐步過渡到新型商業化私人購車模式的商業推廣策略;通過構建基礎設施網絡等,形成應用服務保障體系。”王哲說。
據悉,上海將以嘉定國際汽車城等開發區先行試點,然后向嘉定區、閔行區(如紫竹科技園)、長寧區(如虹橋樞紐)、浦東新區(如張江高科技園區、臨港新城)、崇明島等擴大示范規模,再形成覆蓋全市主要功能區域的示范框架和網絡。
上海將對滿足支持條件的新能源汽車給予地方補貼,其中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補貼最高2萬,純電動乘用車補貼最高4萬。對新能源汽車充電站等配套設施建設單位的設備投資,給予不超過20%且不超過300萬元的資金支持。
根據測算,到2012年,將帶動本地新能源汽車的年產能提升至10萬輛左右的規模,其中新能源乘用車6萬輛左右;支撐并促進形成新能源汽車年產值300億元左右的規模,其中新能源乘用車200億元以上。
廣州:新能源汽車是新興產業優先選擇
廣州市實施以”低碳廣州、智慧廣州、幸福廣州”為核心的發展舉措,把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作為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優先選擇。
”廣州是我國重要的轎車生產基地,發展新能源汽車具有較好的產業基礎。”廣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副主任龔國金說,廣汽集團正加快首款自主品牌混合動力車型的研發和試制工作,計劃明年上市。廣汽豐田新一代油電混合動力凱美瑞轎車今年4月成功量產下線。廣州市與日產自動車株式會社簽署共同發展電動汽車諒解備忘錄,正推進日產純電動汽車的導入及國產化工作。
從2008年開始,全市陸續有60輛油電混合動力公交車投入公交線路示范運行,今年5月成為第二批國家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試點城,以舉辦亞運會為契機,推廣應用新能源汽車。亞運會期間,共示范推廣新能源汽車360輛。。
龔國金介紹說,廣州將全面推進建設國家級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和國家新能源汽車應用中心城市,重點發展純電動和混合動力新能源汽車,適時發展燃料電池電動車。依托現有汽車龍頭企業發展自主品牌電動汽車,引導技術成熟的國外新能源汽車產品在廣州市產業化。
全市爭取到2015年,形成年產新能源汽車15萬輛以上的綜合生產能力;加快形成電力設施、電池等新能源產業集群;各類新能源汽車基本滿足城市公共管理等需要,開始大規模應用;依托廣汽乘用車公司,自主品牌新能源乘用車年產能達到5萬輛以上;依托廣汽豐田、東風日產、廣汽本田等合資公司,導入技術成熟的新能源車型并實現國產化,年產能達到10萬輛以上。
廣州還將研究出臺財政補助、政府采購等方面的配套政策,設立扶持發展專項資金,市財政將安排新能源汽車研發與示范推廣專項資金8億元,用于新能源汽車運營及配套設施建設補貼、支持新能源汽車科研和產業化。(編輯/李驕)
來源:中國經濟時報
作者:綜合報道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shichang/2142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