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消息,眾議院投票通過了CARS法案,以禁止拜登政府推行嚴格的汽車排放法規。盡管CARS法案能否最終推行仍是個問號,但電動汽車的推廣在美國遇到了不小的阻力,已然是一個現實。
今年4月份,拜登政府公布了最嚴格的汽車排放規定,要求到2032年,美國銷售的所有新車中有67%必須是電動汽車。實際上,自拜登上任后一直大力支持電動汽車在美國的發展,并推出各種措施來鼓勵消費者購買電動汽車。
但據外媒報道,美國已經出現了電動汽車嚴重積壓的情況。日前,近4000家汽車經銷商聯名向總統拜登致信,稱消費者購買電動車的熱情大大消退,在降價優惠、政府補貼等一系列刺激措施下,純電動汽車的銷量目前依舊疲軟,他們要求拜登尊重市場,放緩電動汽車的轉型速度。
增速超有望首超中國,但電動汽車市場需求放緩
數據顯示,2022年美國汽車總銷量1370萬輛,為2011年以來的最低點,但電動汽車銷量超過80萬輛,同比增長57%,占全部汽車銷量的5.8%,高于上年同期的3.2%。
而2023 年前11個月,美國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銷量突破了120萬輛,其中純電動汽車累計銷量已經突破了100萬輛,同比增長50.7%
對比中國市場,從已公布的前10個月的數據來看,2023年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728萬輛,同比增長37.8%;其中純電動汽車銷量516萬輛,同比增長25.2%。按照這個數據,美國電動汽車增速,有望在今年首次超過中國。
增速超過中國,主要是由于中國市場電動化轉型更早,基數也更為龐大。而和美國自身來比,其純電動汽車銷量的增速卻是在下降的。
傳統車企放緩電動汽車電動汽車戰略
和中國不同,美國電動汽車的售價普遍更高,2022年平均售價在6.5萬美元,今年在各種優惠補貼以及車企降價的背景下,仍超過5萬美元,而燃油車的平均價格只有4萬多美元。有分析認為,隨著那些富裕的環保人士已經入手,電動汽車沒有太多的增長空間。
相比之下,燃油車的需求仍然強勁。盡管傳統車企經歷了長時間的罷工事件,但燃油車總體銷量仍然高于2022年及2021 年同期。
因此對于車企而言,一方面是罷工帶來了人力成本上升,另一方面是市場對電動汽車對需求放緩,此時再一味地追求電動化轉型,撲向研發成本更高的電動汽車,這樣“砸錢”顯然并不劃算,已經有越來越多的車企選擇放緩電動汽車戰略。
通用汽車與本田汽車曾宣布共同開發成本低于3萬美元的電動汽車,并在2027年推出。但在10月又宣布放棄這一計劃,曾要將主要精力將聚焦在降低未來車輛生產成本上。近日,通用CEO也表示,公司到2035年汽車產品全部為電動汽車的承諾,最終要取決于消費者的接受度。
福特也推遲總金額達120億美元的電動車投資行動。他們和寧德時代合作的密歇根州電動汽車電池工廠計劃,也將縮小產能規模。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MANU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shichang/214312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