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間要聞
香港法院向中國恒大發出清盤令
1月29日,中國恒大清盤案在香港高等法院再提訊。法官表示,中國恒大債務重組方案欠缺進展,公司資不抵債,正式頒令恒大清盤,下午開庭處理規管令事宜并頒布書面理由。
法官正式頒令,要求中國恒大清盤。當天,港股中國恒大(03333.HK)、恒大汽車(00708.HK)、恒大物業(06666.HK)盤中停牌。
熟悉情況的法律專家提到,這次的境外清盤令針對的只是中國恒大(03333.HK),恒大集團香港上市公司主體之一。
必須注意的是,中國恒大被清盤不等于恒大集團境內主體破產。下一步,法院委任的清盤人對被清盤的主體實施接管后,公司現任董事權利終止,但這一系列程序一般只針對中國恒大及其直接持有的資產。
該專家特別強調,購房者是依法擁有法定優先權利的。根據最高院在去年4月發布的司法解釋(《關于商品房消費者權利保護問題的批復》),在相應條件下,商品房消費者主張其房屋交付請求權和價款返還請求權,均優先于其他債權受償。
換言之,購房者在風險化解、債務清償中有優先權利順位是有堅實法律依據的。而中國恒大作為恒大集團的境外上市主體之一,與其境內外子公司均為獨立法人。從股權結構上來看,即使境外主體被清盤,在一段時間內,恒大集團在境內的主要業務不會受到實質性的影響,務實地說,此次清盤對境內保交樓產生的影響將很有限。(中國新聞網)
國內資訊
1、工信部等七部門:突破高級別智能網聯汽車等具有爆發潛能的超級終端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教育部、科技部、交通運輸部、文化和旅游部、國務院國資委、中國科學院等7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推動未來產業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
發展目標為:到2025年,未來產業技術創新、產業培育、安全治理等全面發展,部分領域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產業規模穩步提升。建設一批未來產業孵化器和先導區,突破百項前沿關鍵核心技術,形成百項標志性產品,打造百家領軍企業,開拓百項典型應用場景,制定百項關鍵標準,培育百家專業服務機構,初步形成符合我國實際的未來產業發展模式。
到2027年,未來產業綜合實力顯著提升,部分領域實現全球引領。關鍵核心技術取得重大突破,一批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得到普遍應用,重點產業實現規模化發展,培育一批生態主導型領軍企業,構建未來產業和優勢產業、新興產業、傳統產業協同聯動的發展格局,形成可持續發展的長效機制,成為世界未來產業重要策源地。
打造標志性產品,就包括突破高級別智能網聯汽車、元宇宙入口等具有爆發潛能的超級終端,構筑產業競爭新優勢。(工信部)
2、全國首個跨省市高速公路自動駕駛貨運測試在京津塘高速啟動
據招商公路消息,近日,由招商公路牽頭、招商新智負責項目總體設計、關鍵產品研發、系統集成建設、方案標準規范編制的“天津港至馬駒橋物流園公路貨運自動駕駛先導應用試點”(簡稱“通港達園”項目)在京津塘高速公路正式啟動道路測試?!巴ǜ圻_園”項目隸屬交通運輸部第一批智能交通(自動駕駛和智能航運方向)先導應用試點任務。項目的實施,將有效助推京津冀地區智慧貨運通道建設和智慧物流一體化發展。此次批準開放的京津塘高速北京段及天津段自動駕駛測試路段總長超過100公里,為國內首條跨省市、支持車路協同自動駕駛測試的道路。(澎湃新聞)
3、2027年中國在AI領域的投資規模將達到381億美元
國際數據公司(IDC)預測預計到2027年,全球在人工智能領域的總投資規模將達到4,236億美元,2022-2027年間的復合年增長率為26.9%。聚焦中國市場,預計到2027年,中國在AI領域的投資規模將達到381億美元,占據全球總投資的近9%。(金融界)
4、小米 SU7 上海到店實探,北京已上牌
1月27日,第一電動實地探訪小米汽車上海交付中心,發現已有多臺車身貼有“測試車”標識的車輛到店,店內地面、燈光裝修基本完畢。
此前,網絡流傳多張小米 SU7 懸掛北京綠牌照片,小米方面向第一電動證實掛牌屬實。今日晚間,雷軍還轉發了懸掛車牌的小米 SU7 照片。這意味著小米 SU7 已滿足上市條件。
一般車企在新車上市前的測試階段,只需申請測試牌照,并不需要申請正式車牌。小米 SU7 在北京地區掛牌意味著該車已順利通過購置稅驗收,并可在市場流通。(第一電動網)
5、博世中國王偉良:華為事實上已經參與造車
1月29日,博世中國在安徽廣德舉辦第九屆智能出行創新體驗。在媒體溝通會上,王偉良多次強調,博世的核心優勢之一,是不造車?!安┦滥憧梢郧宄囟x為汽車零部件核心科技公司”,王偉良說,“華為從目前來講,它事實上已經參與了造車,它正在形成華為自己的汽車品牌,雖然它不用自己的名字”。
王偉良稱,華為是一家新勢力,是一家非常偉大的公司,但在汽車行業跟博世相比,歷史上短了點?!暗撬浅妱?,華為所有的合作模式,都是以華為為主導的合作模式……博世不一樣,博世是賦能整車廠,整車廠所有的專利,博世都支持。”(第一電動網)
6、華為申請注冊多枚“引望”等商標 知情人士稱將用于車BU新公司
1月29日,天眼查App顯示,近日,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申請注冊多枚“引望”“引看”“引眾”“INVISOL”“INNOWARD”等商標,國際分類包括科學儀器、運輸工具等,當前商標狀態均為等待實質審查。
此前的1月16日,天眼查APP顯示,深圳引望智能技術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為鄭麗英,注冊資本10億元人民幣,注冊地址位于華為深圳總部。
天眼查APP顯示,該公司注冊地址為深圳市龍崗區坂田街道萬科城社區華為公司華為總部辦公樓101。經營范圍含智能車載設備制造、汽車零部件研發、人工智能行業應用系統集成服務、人工智能基礎軟件開發、人工智能理論與算法軟件開發、通信設備制造、數據處理和存儲支持服務、信息咨詢服務等,由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全資持股。
知情人士稱,“引望”就是華為車BU成立的新公司,將裝載華為車BU目前的技術和資源,目前是華為全資,后面隨著更多伙伴加入,將成為一個股權多元的技術開放平臺。(讀創)
7、中汽協:2023年汽車行業利潤率只有5.0%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整理的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3年,汽車制造業完成營業收入100975.8億元,同比增長11.9%,占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總額的比重為7.6%。2023年,汽車制造業利潤為5086.3億元,同比增長5.9%,占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的比重為6.6%。汽車行業利潤率5.0%,低于整個工業企業利潤率5.8%的平均水平。(綜合中汽協、界面新聞)
8、比亞迪2023年度業績預告:凈利潤同比增長74.46%-86.49%
比亞迪股份發布2023年度業績預告,預計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人民幣2,900,000萬元-3,100,000萬元,同比增長74.46%-86.49%。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預計為人民幣2,740,000萬元-2,970,000萬元,同比增長75.22%-89.92%。基本每股收益預計為人民幣9.98元/股-10.67元/股。業績變動原因主要是新能源汽車行業保持高速增長,公司新能源汽車銷量再創歷史新高,盈利實現大幅改善。以上數據未經審核,具體數據將在2023年年度報告中公布。(金融界)
9、賽力斯2023年業績預告:預計歸母凈利潤為-27億元到-21億元
日前,賽力斯發布了2023年業績預告,預計2023年實現營業收入355億元-365億元,同比上漲4.09%-7.02%。如果能夠實現,意味著賽力斯2023年第四季度的營業收入至少要達到188.2億元,超過了前三季度營業收入總和,與2022年第四季度相比,上漲幅度超過71%。
不過就算這樣,賽力斯仍然處于虧損狀態。根據其業績預告,2023年歸母凈利潤為-27億元到-21億元,相比2022年的-38.3億元有所收窄,但仍然入不敷出。對于虧損原因,賽力斯給出了兩點解釋。一是研發投入和人工成本較高;二是前三季度銷量低迷,固定費用和相關費用較高。(長江日報)
10、高合汽車回應廣州“門店關?!?/strong>
1月29日,高合汽車對廣州一門店關停給出最新回應:因品牌戰略調整,位于廣州高德置地冬廣場的高合品牌中心閉店搬遷,新址位于廣州科學城的高合用戶中心。
此前,有網友曬出了自己在廣州拍攝到的公告,在廣州高德置地廣場1月23日發布的公告中可知,高合汽車在該商場的門店在未告知商場管理方的情況下,突然單方面關停。
高合汽車品牌及市場傳播總經理慶巖曾透露,近期高合將優化品牌渠道布局,以用戶為中心,形成自營、合作伙伴、數字化營銷、線上線下新零售等融合多元化的布局,內部這一戰略被稱為“星河計劃”。
慶巖表示:“近期我們會逐步關閉用戶體驗不好、店效差的門店,集中各方資源打造以用戶為中心的體驗閉環?!保戏絇lus)
11、威馬汽車破產重整案將于3月開庭
1月29日消息,威馬汽車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近日新增破產重整案件開庭信息。
據案件關聯公告顯示,上海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于2023年12月29日裁定受理威馬汽車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重整一案。依據相關規定,債權人應在3月18日前向威馬科技集團管理人申報債權,法院定于3月29日通過網絡視頻方式召開第一次債權人會議。(觀點地產網)
12、德賽電池新設科技公司,注冊資本1億元
企查查APP顯示,近日,德賽電池科技(龍門)有限公司成立,注冊資本1億元,經營范圍包含: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運營;新能源原動設備制造;物聯網設備制造;智能無人飛行器制造等。企查查股權穿透顯示,該公司由德賽電池間接全資控股。(企查查)
13、售價16.98-19.98萬元,2024款豐田bZ3正式上市
1月29日,我們從一汽豐田官方了解到,2024款豐田bZ3正式上市。新車共推出3款車型,售價沒有變化,價格區間為16.98萬-19.98萬元。作為年度小改款車型,新款一汽豐田bZ3主要針對內飾材質和顏色進行了優化升級。
豐田bZ3使用前置單電機驅動,電機最大功率分別為135千瓦和180千瓦,最大扭矩均為303?!っ住k姵夭捎帽葋喌掀煜碌母サ狭姿徼F鋰電池,CLTC工況續航方面,135千瓦版本,續航為517km,搭載49.92kWh電池;180千瓦版本,續航為616km,搭載65.28kWh的電池,30%-80%充電僅需27分鐘。(第一電動網)
國外資訊
1、蘋果資深開發人員加入電動汽車制造商Rivian
據外媒報道,蘋果公司一位曾負責家用設備研發工作,并幫助該公司啟動了其電動汽車研發工作的資深員工即將離職,并將加入電動汽車制造商Rivian。
Novotney將于當地時間1月29日在Rivian履新,他將成為該公司十幾位高級副總裁之一。在新的崗位上,他將負責產品和工程管理工作,成為公司最重要的高管之一。
在此之前,Novotney已經在蘋果工作了近25年,曾擔任過多位頂級硬件工程高管的副手。消息人士表示,他在幾代iPod和iPhone的開發過程中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并曾被蘋果前硬件負責人Dan Riccio選中,幫助其領導iPad的開發。(蓋世汽車)
2、13位分析師預計微軟五年內市值遠超蘋果
1月29日,中國恒大清盤案在香港高等法院再提訊。法官表示,中國恒大債務重組方案欠缺進展,公司資不抵債,正式頒令恒大清盤,當日下午將開庭處理規管令事宜并頒布書面理由。
微軟股價在2024年飆升了7%,最近其股票市值超過了3萬億美元,取代蘋果成為世界上最有價值的公司。截至周一收盤,微軟的市值比蘋果高出九百億美元。
微軟將在本周二公布財報。接受媒體采 訪的13家機構投資者一致認為,微軟在AI領域的領先地位令其有望在未來五年內決定性地領先于蘋果,微軟市值也將遠超蘋果。(財聯社)
3、美政府擬限制中企通過美國云數據訓練AI模型
日前,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表示,拜登政府提議要求美國云計算公司確定包括中國在內的外國實體是否正在訪問美國數據中心以訓練AI模型。
1月27日消息,美國商務部長吉娜·雷蒙多于當地時間本周五表示,美國拜登政府提議要求美國云服務公司進行自查,以確定外國實體是否正在訪問美國數據中心以訓練人工智能模型。此舉旨在捍衛美國的技術霸主地位并保障國家安全,防范他國借美國技術資源研發對美不利的AI模型。
雷蒙多在接受路透社采 訪時表示:“我們不能讓非國家行為者、中國或是我們不想讓他們訪問我們的云服務的人,來訓練他們的模型?!?/p>
“我們對芯片實行出口管制,”她指出?!斑@些芯片位于美國云數據中心,因此我們還必須考慮關閉潛在惡意活動的途徑。(中華網)
4、豐田汽車:豐田工業存在認證違規問題,3款柴油發動機測試數據造假
豐田汽車發布公告,豐田工業公司(TICO)向委托 TICO 開發汽車用柴油發動機的豐田汽車公司(豐田)報告稱,收到了特別調查委員會(主席)的報告。委員會受委托調查與叉車和工程機械發動機國內排放認證不當的相關問題,認為 TICO 存在違規行為。調查發現,豐田委托天創公司對 3 款汽車柴油發動機型號進行認證馬力輸出測試時存在違規行為。受影響的包括雷克薩斯(LX500d)、陸巡(LAND CRUISER 300)、霸道(LAND CRUISER PRADO)等知名車型。(IT之家)
5、美股熱門中概股多數下跌 理想汽車、蔚來小幅上漲
當地時間1月29日,美股三大股指集體收漲,,熱門中概股多數下跌,拼多多跌超8%,網易、富途控股、愛奇藝跌超2%,京東、嗶哩嗶哩跌超1%,唯品會小幅下跌。騰訊音樂、理想汽車、百度、蔚來小幅上漲。(財聯社)
6、曝NTT和英特爾將共同開發下一代半導體
NTT和英特爾據悉將共同開發下一代半導體,日本政府將支援450億日元。
NTT即日本電報電話公司,是日本最大電信服務提供商——日本電信電話株式會社的全資子公司。NTT 和英特爾將與半導體制造商合作,為集成“光電融合”技術設備的量產進行技術合作,包括韓國半導體巨頭 SK 海力士在內的一些廠商也將為其提供協助,同時日本政府提供約 450 億日元的支持。(IT之家)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MANU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shichang/218004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