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體報道,長城汽車內部正在探討鋪設新能源直營門店的方案,目前已開始招聘相關人員。
一位知情人士還透露,長城汽車已從外部引入了一批有直營經驗的負責人,包括曾在理想汽車工作的項目負責人馮復之等。目前長城的新能源直營項目仍處于戰略制定階段,業務執行層面尚無落地動作。
針對此消息,蓋世汽車向長城汽車求證,但截止發稿未收到回復。
圖片來源:坦克
直營模式能夠興起,得益于特斯拉、蔚小理等新勢力車企的助推,后來,眾多傳統車企也紛紛跟進。而隨著長城汽車決心全力轉型新能源后,其就開始探索直營模式的可行性。
事實上,早在前兩年,長城汽車探索直營模式的消息就被曝出過,而且根據長城汽車的披露,長城汽車在國外已經布局了直營門店。
2022年7月,時任長城魏牌首席營銷官喬心昱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稱贊造車新勢力在用戶體驗方面做得更好,他表示,以北京區域的渠道為例,長城汽車的4S店在五環外,但新造車勢力的展廳往往布局在人流密集的商場,如三里屯。在他看來,如果不做渠道改革,長城的銷售體系未來一定會出問題。
而一個月后的8月,哈弗品牌新能源戰略發布會正式舉行。發布會上,哈弗品牌宣告開啟向新能源賽道全面轉型。
“2030年哈弗品牌將正式停售燃油車。”彼時,原哈弗品牌總經理李曉銳用燃油車退出倒計時表明哈弗品牌轉型的決心。
隨后,長城汽車旗下魏牌、坦克等品牌也紛紛打響了新能源轉型攻堅戰。
“去年,長城汽車深蹲的時間比較長,今年要躍起。”在2023年的上海車展上,長城汽車CGO李瑞峰在談及公司面臨的問題時,坦言長城轉型面臨諸多爭議,企業內部也在反思自身的戰略布局。
圖片來源:哈弗
功夫不負有心人,從2023年的銷量業績來看,長城汽車的轉型已有所斬獲。
隨著新能源產品的有序推進,其營銷模式的煥新也迫在眉睫。如此來看,長城汽車急于上馬直營模式也就順理成章了。
據媒體報道,長城線下直營體系的幾位主要負責人已經就位,其中,包括曾在理想汽車、小鵬汽車工作的馮復之等人,并且大都有直營營銷的工作經歷。
另外,據悉,長城汽車也已開放多個與建直營店相關的崗位,包括零售運營總監、零售店長、交付經理、品牌設計師、直營零售培訓師等。其中,零售店長的崗位數量為100個左右。
從崗位數量上猜測,長城汽車的直營門店很有可能會進行大范圍的建設,不再是之前的“小打小鬧”。
不過這也引出了另一個問題,既作為自主傳統車企,長城汽車與經銷商綁定很深,長城汽車4S店的保有量就多達上千家。如此的大動干戈,如何與經銷商協調好利益分配,勢必會成為長城汽車當下需要解決的問題,否則將會極大的影響新車的推廣。
以小鵬汽車為例,此前,小鵬汽車就曾因代理門店和直營門店之間互搶生意,極大地影響了銷量,后來,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拉來了王鳳英,并由王鳳英親自操刀,對小鵬汽車營銷體系開啟大刀闊斧的改革,這一內耗才算終結。
圖片來源:魏牌
有了前車之鑒,長城汽車在直營模式的探索上也較為謹慎。有接近長城汽車的人士表示,為減少阻力,長城汽車內部有方案提出,在項目落地初期,新能源線下直營可以從魏牌開始,未來摸索出成熟路徑后,不排除將長城汽車旗下其他品牌的新能源車納入直營體系的可能性。
選擇魏牌作為直營模式的試驗場,也許是最為合適的。魏品牌是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用自己的姓氏命名的,其對長城汽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魏牌近兩年的銷量卻不盡如人意,長期處于低迷狀態,為此,長城汽車對魏牌進行了產品、人事等多方面的調整。
長城汽車CGO李瑞峰表示,長城汽車歷時4年時間,耗資5億元人民幣,動用1500人團隊開發了首個高端新能源MPV專屬平臺。而該平臺的首個產品就是去年魏牌推出的藍山。
有了大投入,魏牌銷量終于逆勢增長,12月銷量0.4萬輛,同比增長154.5%,2023年全年銷量4.2萬輛,同比增長14.4%。不過值得一提是,魏牌的銷量雖然有所增長,但是與長城汽車其他轉型新能源的品牌相比就有些相形見絀了。
另一方面,想要將魏牌打造成高端新能源品牌,獨立的營銷網絡自然不能少。此前,為了降本增效,長城汽車曾將魏牌和坦克兩個品牌的銷售“并網”,由一套經銷商體系共同承擔兩個品牌的交付和服務職能,這雖然能夠達成降本增效的目的,但是并不利于品牌的搭建。
而且,因為直營門店都是開在繁華地段,對于品牌形象的提升會有一定助力,而如果將魏牌的銷售網絡接入直營門店,這無疑會提升魏牌的高端形象。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蓋世汽車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shichang/218507
以上內容轉載自蓋世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