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力神電池官微消息,日前,力神電池推出160Wh/kg圓柱鈉離子電池。
圖片來源: 力神電池官方海報截圖
據企業官方資料,該產品的技術優勢包括:一、高比能,能量密度160Wh/ kg ,比第一代鈉離子電池提升10%;二、耐低溫,可實現﹣40℃放電容量保持率大于80%;三、超快充,可實現5C快充,充電12分鐘達到80%電量;四、高安全,通過GB38031-2020安全性能測試。
作為力神電池第二代鈉離子電池,其應用領域包括電動自行車、A00電動汽車以及大規模儲能。
力神還表示,預期下一代鈉離子電池能量密度達到170-180Wh/kg,快速推動高比能、低成本和高安全鈉離子電池產品研發,極大緩解目前鋰離子電池普遍存在的原料短缺和快速補能焦慮。
2021年7月底,寧德時代向業界展示了其第一代鈉離子電池在材料體系、電池性能以及結構設計上的多項技術創新,叩響了鈉離子電池產業化的扳機。
圖片來源:寧德時代
盡管去年以來碳酸鋰價格的回落,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鈉離子電池的成本優勢。但無論從資本市場,還是從具體企業的布局上看,其發展前景仍然備受看好。
東證期貨有色首席分析師曹洋此前表示,當前電池化學體系過度單一,發展鈉離子電池既符合資源安全的戰略需求,又對新能源電池體系降本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即使短期不承受原料成本高企的壓力,鈉離子電池技術的發展依舊富有意義。
另外,發展鈉離子電池可以保障我國供應鏈安全。要知道,全球鎳鈷鋰資源儲量較小且分布不均勻,我國鎳鈷鋰資源對外依存度高,中短期內供不應求。
而我國鈉資源儲量豐富,且極易獲取,因而發展鈉離子電池可以有效保障我國供應鏈安全的戰略意義。也正因如此,目前國家層面也在支持加快鈉離子電池的產業化推進速度。
此外從成本方面來看,盡管鈉離子電池現階段相對于鋰電池并沒有非常明顯的價格優勢,但鈉電池的理論成本仍較鋰電池低。
蓋世汽車研究院資深分析師就曾表示,鈉離子電池隨著規模化量產降本空間進一步擴大,相較于當前碳酸鋰價格下的磷酸鐵鋰電池具有明顯的成本優勢。
據中科海鈉測算,當超過100GWh的大規模生產實現后,每生產1GWh鈉離子電池的直接材料成本比磷酸鐵鋰電池低30%~40%。
申萬宏源此前也在預測中稱,在鈉離子電池規?;a及供應鏈成熟后,鈉離子電池成本有望降低至0.3-0.4元/Wh。
可以看到的是,2023年,納離子電池在研發和產業化進程中消息不斷。
整車廠方面,比亞迪、江淮、江鈴、奇瑞等國內車企,以及多家海外車企均表示將在乘用車市場導入鈉離子電池。
圖片來源:電池百人會
電池廠商方面,寧德時代、比亞迪、億緯鋰能、鵬輝能源、華洋股份、容百科技等電池廠商相繼推公布鈉離子電池以及電極材料規劃,并積極推動產業化。
值得注意的是,力神電池此次推出的是圓柱鈉離子電池。事實上,自2020年特斯拉發布4680大圓柱電池,圓柱電池陣營不斷壯大。
中比新能源總工程師田秀君此前曾表示,目前電池的各種形態中,方殼鈉電池會存在內部受力不均、電流密度分布不均,產氣嚴重,循環不佳等問題;軟包鈉電池會存在產氣嚴重,電池鼓脹等問題;圓柱產品18650、21700等型號容量小,無法解決鈉電能量密度低的痛點,因此,大圓柱電池是鈉電最佳落地形態。
去年7月,中比新能源正式發布首款“臻鈉E1”車規級大圓柱鈉離子電池32140NS,并宣布實現量產下線。
此前中科海鈉、億緯鋰能、多氟多、猛獅科技、天能股份、立方新能源等眾多企業也推出了圓柱形鈉離子電池產品。
如今,隨著力神160Wh/kg圓柱鈉離子電池的推出,圓柱形鈉離子電池產品陣營再增一員,而伴隨諸多企業布局的落地,相關產業化進展也有望加速。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蓋世汽車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shichang/219845
以上內容轉載自蓋世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