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國內外汽車行業有哪些大事發生?
4月1日起,特斯拉Model Y將在華漲價
3月20日,繼在歐美市場漲價之后,特斯拉中國官方宣布,將從4月1日起,將國產Model Y價格上調5,000元人民幣,同時,現行的8,000元官方現車保險補貼政策、最高10,000元的車漆減免政策也將在3月31日到期。
圖片來源:特斯拉
因此,如果算上保險補貼等,特斯拉本次在中國市場漲價的最高幅度達到2.3萬元。
蓋世點評:當國內價格戰廝殺加劇,特斯拉逆勢漲價,不排除“逼單”的可能性。
理想汽車下調Q1銷量目標
3月21日,理想汽車發布公告稱,由于銷售訂單不及預期,將一季度的交付量預期由之前的10萬—10.3萬輛下調至7.6萬—7.8萬輛。
受該消息影響,隨后理想汽車美股盤前跳水,跌超5%。
圖片來源:理想汽車
在公告中,理想汽車指出,3月問題的本質主要有兩個方面:第一,理想MEGA的經營節奏有誤。
“我們錯誤地把理想MEGA的從0到1階段的商業驗證期,當成了從1到10的高速發展期進行經營。”理想汽車董事長兼CEO李想表示。而事實上,其認為理想MEGA和高壓純電,也必須經歷一個與理想ONE和增程電動相似的從0到1階段。
因此,接下來理想汽車會調整MEGA的經營節奏,顯從0到1聚焦核心的用戶群體,以及高端純電消費能力強的城市,然后再向更多的城市和更大的用戶群體進行推廣。
蓋世點評:MEGA出師不利,理想汽車全年80萬輛銷量目標恐怕難以實現。
2023年小米汽車業務投入67億元,超級工廠正式揭幕
近日,小米創辦人,董事長兼CEO雷軍在微博發文稱,“今天是個特別的日子,小米汽車超級工廠正式揭幕。這次董事會選擇在小米汽車工廠召開,董事們參觀了工廠,并試駕了小米SU7。”
同日,小米集團發布2023年財報,數據顯示,2023年小米集團總收入2710億元,經調整凈利潤193億元,同比增長126.3%;“人車家全生態”戰略全年研發投入191億元,增長19.2%,研發人員總數17800人,占比53%;智能電動汽車等創新業務投入67億元。
圖源:雷軍微博
3月21日,小米集團創始人雷軍在微博發文稱,武漢光谷小米汽車交付中心,已經準備好了,全國29城交付中心和銷售門店25日開始接待訪客。
蓋世點評:小米汽車面世進入倒計時。
哪吒汽車獲2億港幣補貼,未來計劃在香港建廠
3月20日,在香港舉行的“重點企業伙伴簽約儀式”上,哪吒汽車成為香港政府重點企業伙伴,后者將為哪吒汽車提供2億港幣補貼并協助基石輪投資2億美金。
簽約儀式現場;圖片來源:哪吒汽車
據悉,哪吒汽車已在香港設立海外中心,正按計劃建立海外智能研發中心和大數據中心,圍繞海外用戶特征開發本地化的智能新能源汽車,同時還計劃在香港建設生產工廠,協助香港與內地產業鏈接軌,推動新能源智能汽車產業在全球高速發展。
蓋世點評:再一次沖擊IPO?
大眾安徽首車將至,ID.UNYX上公示名單
日前,在工信部新一批的新車公示中,出現了大眾汽車(安徽)有限公司(下稱大眾安徽)的身影。
根據公示信息,新車英文名為ID.UNYX,中文名為與眾。新車長寬高分別為4663mm、1860mm和1610mm,軸距為2766mm。
圖片來源:工信部網站
ID.UNYX將搭載寧德時代的三元鋰離子電池,會推出單電機和雙電機兩個版本,其中單電機版本的峰值功率為170kW,雙電機版本的峰值功率為250kW(增加了峰值功率80kW的前電機)。
蓋世點評:經歷了3年多時間的準備,大眾安徽的首款量產車,終于要和大家見面了。
英偉達與比亞迪、小鵬等擴大合作
3月19日,在2024年英偉達GTC大會上,英偉達除了帶來了運算速度比上一代芯片提升了30倍的人工智能(AI)芯片B200,還透露了其與多家國內車企的合作。
圖源:何小鵬微博
英偉達CEO黃仁勛表示,比亞迪將采用英偉達集中式車載計算平臺DriveThor開發下一代電動,同時還將使用英偉達基礎設施進行自動駕駛模型訓練,以及英偉達Isaac來設計/模擬智能工廠機器人。
另外,蓋世汽車注意到,除比亞迪外,國內還有多家汽車制造商和自動駕駛卡車開發商也宣布擴大與英偉達的合作,其中包括小鵬汽車、廣汽埃安旗下Hyper品牌。吉利旗下極氪汽車、理想汽車此前也已表示,他們將使用英偉達的下一代車載芯片技術Drive Thor。
蓋世點評:中國車企正借助英偉達,打開全球市場。
傳三星電子考慮收購大陸集團部分汽車電子業務
據韓國媒體BusinessKorea報道,三星電子正在考慮從德國大陸集團收購部分汽車電子業務。
據業界消息人士透露,當前三星電子正在就收購大陸集團的高級駕駛輔助系統(ADAS)、汽車顯示器等部分業務進行深入討論。此次收購交易的審查將由哈曼董事會主席Son Young-kwon負責,他在三星收購哈曼時擔任三星戰略與創新中心(SSIC)的總經理,是主導當時那筆交易的核心人物。
圖片來源:哈曼
盡管大陸集團投入了大量人力和成本來擴大其未來移動出行業務產品組合,但由于對未來汽車相關零部件的需求未達到預期,該集團一直在努力確保盈利能力。因此,據傳大陸集團很早之前就有意出售包括 ADAS和車載顯示在內的多個業務部門。
與此同時,三星電子旗下的汽車事業子公司哈曼內部認為,有必要在ADAS等領域提高競爭力,并對收購大陸集團的部分汽車電子業務表示了肯定的意見。
蓋世點評:這或是繼收購哈曼之后,三星電子時隔七年來再一次大規模并購。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蓋世汽車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shichang/223803
以上內容轉載自蓋世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