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國內汽車市場整體表現欠佳,出現了產銷雙降的局面。三大細分市場中,SUV是降幅最小的一個,不過2月份的銷量降幅也達到了兩位數,共計售車70.9萬輛,同比下降了13.7%。
2月的國內SUV市場上,銷量破3萬的車型只有一款,特斯拉Model Y交出了超3.6萬輛的月銷量。問界M7的“黑馬”姿態也很穩定,繼1月之后,再次交出超2萬輛的月銷量,繼續領跑國內增程混動市場。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自主產品占據國內SUV市場強份額的勢頭依舊凸顯,2月的SUV銷量前20榜單中,有15款車型都是自主車。
小型SUV市場:還在持續萎靡
最近幾年,國內小型SUV市場的整體份額下滑明顯。今年2月,小型SUV細分市場的總計銷量只有7萬輛出頭,且只有兩款車型銷量破萬。需要特別指出的是,目前國內小型SUV細分市場上的新能源化程度也不高,幾款算的上走量的車型,都是傳統油車。2月市場表現最好的小型新能源SUV,月銷量也只是堪堪2000余輛。
繽越是吉利汽車在小型SUV市場上的重要布局,上市之初就被寄予厚望,但因為首發版本搭載了三缸發動機的原因,明顯限制了這款車的市場爆發,直到推出了繽越COOL,重新換回了四缸發動機,繽越車系才算正式進入了市場爆發期。最近一兩年,吉利繽越的月銷量基本都能保持在萬輛以上,已經是細分市場上的“當家”車型。
奇瑞瑞虎5X近期的表現也比較穩定。進入2022年之后,伴隨著奇瑞汽車整體在海內外市場上的“攻城略地”,奇瑞汽車旗下多款已經投放多年的車型,也紛紛開啟了市場“第二春”,奇瑞瑞虎5X就是一個典型的代表。2022年之前,偶爾萬輛出頭的月度銷量數據就已經是瑞虎5X的高光時刻,2022年之后(尤其是進入2022年下半年之后),瑞虎5X月銷量沒能破萬的情況,只出現過一次,受歡迎程度堪稱是今非昔比。
另外,細分市場上還有一個比較大的變化,之前把控國內小型SUV市場多年的幾款合資產品,最近兩年的表現可以說是一落千丈。豐田旗下的C-HR、奕澤月銷量已經不足千輛,本田在小型SUV市場上的“雙子星”繽智和XR-V,也已經邊緣化,2月份的月銷量都只有1000余輛。很顯然,當前的國內小型SUV市場,已經完全是自主車型的天下。
緊湊型SUV市場:自主持續霸榜
緊湊級SUV市場堪稱是國內競爭最為激烈的一個細分市場,自主與合資的份額之爭早已經白熱化,油、電之爭也是愈演愈烈。從大勢上看,當前的國內緊湊級SUV市場上,整體呈現出的是自主產品“合圍”幾款日系產品的大格局,而此前同樣受到過追捧的德系、韓系、美系緊湊級SUV,基本都已經退出了市場份額爭奪的“核心圈”。
2月進入到SUV銷量前20榜單的新能源緊湊級SUV有兩款,是比亞迪旗下的“雙宋”——宋PLUS和宋Pro。這兩款車很有意思,雖然都是宋家族的產品,但卻分別在比亞迪的海洋網和王朝網中銷售。而且因為宋PLUS具備市場先發優勢,早早就確立了在國內緊湊級新能源SUV市場上的領跑位置,導致后來者宋Pro DM-i即便在價格方面有不小競爭優勢,市場表現上卻一直被宋PLUS DM-i壓著一頭。
在緊湊級SUV細分市場上,傳統油車產品的反撲之勢目前也可謂是來勢洶洶,2月銷量破萬的緊湊級SUV一共有8款,其中有7款都是燃油車。
瑞虎7近期的市場熱度一直不錯,最近一年左右的時間里,該車型的月銷量基本都穩定在1.5萬輛以上。歐萌達5的情況也類似,上市之初的表現只能算是中規中矩,但隨著奇瑞汽車在海內外市場上的持續爆發,歐萌達5的批售銷量也可謂是“迎風而漲”,月銷破萬已經是常規表現。長安CS55憑借終端售價方面的優勢,近期的表現同樣回升不少,進入2024年之后,已經連續兩個月月銷破萬。
哈弗H6的市場成績雖然已經大不如前,但作為老牌的“冠軍級選手”,哈弗H6的市場底蘊猶在,在傳統能源市場上,為長城汽車貢獻萬輛以上的月銷數據,依舊不算難事。哈弗品牌旗下另外一款緊湊級SUV初戀,近期表現也不錯,雖然在國內的受關注度持續走低,但在俄羅斯等海外市場上,哈弗初戀正在持續走量,也顯著拉高了當前該車型的月度批售數據。
星越L算是自主燃油SUV市場上的后起之秀,也是少數憑借產品實力而非單純依靠低價策略跑量的自主緊湊級SUV。此外吉利汽車旗下的博越L也進入到了2月SUV銷量前20榜單,不過月銷量沒能突破萬輛大關。
此外,在2月SUV銷量前20榜單上,還有三款日系緊湊級SUV:鋒蘭達、CR-V和卡羅拉銳放,三款車2月份的銷量都維持在萬輛上下。雖都談不上驚艷,但在一眾自主產品的“圍剿”之下,三款日系SUV還能夠取得當前的成績,已經是持續下探售價的結果了。換言之,在主流市場上,合資品牌已經逐漸喪失溢價能力,甚至對不少曾經火爆的合資產品而言,降價都已經止不住市場份額不斷被蠶食的敗局。
中型SUV市場:Model Y一枝獨秀
國內中型SUV市場上,除了特斯拉Model Y這款超然的純電車型之外,其他熱銷的燃油車,呈現出的其實一直都是涇渭分明的兩條發展路線。豪車品牌拼品牌力和氛圍感,自主品牌則是主打性價比,靠大尺寸的車身和較低的售價吸引消費者。雖然在一個細分市場上,但事實上兩類產品并不存在直接的競爭關系。
特斯拉又一次靠旗下僅有的兩款國產車,分別拿下了國內轎車和SUV市場上的月度銷量冠軍,這其中,Model Y是唯一一款銷量破3萬輛的車型。近年來,特斯拉每次價格調整,無論是降價還是漲價,都能顯著刺激到消費者的神經,降價是促銷,漲價是“逼單”,幾次價格的升升降降之后,不僅國內消費者被“整治”的服服帖帖,不少有競爭關系的中國新能源品牌也被拉扯的壓力倍增。而斗來斗去,細分市場上,特斯拉Model Y依舊是沒有對手的存在。
奇瑞汽車旗下的兩款中型SUV產品瑞虎8和捷途X70雖然分屬奇瑞和捷途兩大品牌,但走的路線基本無二,都是以相對較低的售價,給到了大尺寸、大空間的產品。再加上近兩年奇瑞汽車在產品設計方面也頗得要領,幾款主力車型的內外設計都比較符合大眾審美,市場熱度都有了明顯的提升。
奔馳GLC是2月份唯一一款銷量破萬的豪華SUV產品,主要競爭對手奧迪Q5車系和寶馬X3,2月份的銷量都降到了7、8千輛的水平。究其原因,來自中高端新能源車型的沖擊實在太大。當前的國內汽車市場上,一大批自主中高端新能源SUV產品都在瘋狂“內卷”,不僅價格持續下探,呈現出的智能化水平和高級感,與傳統豪華品牌的中型SUV產品相差已經不多,甚至還猶有過之。在當前所謂的品牌界線越來越模糊的大背景下,奔馳GLC為代表的豪華中型SUV,面對的競爭壓力可謂是幾何級增長,想要繼續走量,持續下探售價,已經是為數不多的還能有效果的手段。
中大型SUV市場:問界“大戰”理想
最近兩個月的國內中大型SUV市場上,問界和理想的纏斗都是主要看點,甚至在定位更高的D級SUV市場上,呈現出的也是問界M9“大戰”理想L9的大格局。增程式混動當前在國內高端SUV市場上的統治力,可見一斑。
2月問界M7又一次交出了超過2萬輛的月銷量,穩穩的壓制著理想L7和理想L8,再次拿下國內中大型SUV市場上的銷量冠軍。很顯然,華為之于問界,已經成為“靈丹妙藥”,捆綁越緊密,市場表現就越“炸裂”。接下來,隨著問界M9逐步度過產能爬坡期,問界汽車的整體表現,還有不小的提升空間。
相對而言,理想汽車近期的情況就要困難不少,此前一往無前的市場勢頭,可以說是接連受阻。先是被問界搶走了增程市場上的領跑位置;其次此前被寄予厚望的純電MPV產品——MEGA出師不利,交付量遠不及預期。理想汽車曾多次提及過的“將沖擊月銷5萬輛”的目標,在多重打擊之下,似乎有了美夢要破碎的征兆。
此外,在中大型SUV市場上,還有幾款關注度不錯的自主新能源產品,插混產品有方程豹豹5、藍山、坦克500 PHEV等,純電產品有小鵬G9、智己LS6等,都是新能源消費大潮下,自主車企向上沖刺的重要布局。雖然以上車型的市場表現高低有別,但在推動外資品牌在國內市場上展現出更大誠意的過程中,都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蓋世汽車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shichang/224411
以上內容轉載自蓋世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