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美國被曝“最快下周”對華加征關稅,中國外交部:錯上加錯
據彭博社5月10日報道,有知情人士透露,拜登政府準備最早于下周公布一項針對中國關鍵戰略行業的關稅措施,將對包括電動汽車、電池和太陽能設備等行業征收新的、有針對性的關稅。 知情人士稱,美政府預計將于下周二(15日)發布公告,這一決定是對特朗普執政期間對華關稅政策進行評估審查的結果。 除對一些關鍵行業征收新關稅外,公告也將在很大程度上維持現有對華關稅征稅。具體細節尚不清楚,白宮拒絕置評。
隨著11月美國大選臨近以及中國電動汽車、光伏等產品暢銷全球,為了攫取政治利益,拜登政府開始打起了上調關稅的主意,自去年年末起便動作頻頻。 今年2月,拜登發表聲明,宣布將采取“前所未有的行動”阻止包括電動汽車在內的中國網聯汽車和卡車進入美國市場,并發起一項特別調查。有汽車行業官員隨后透露,拜登政府正考慮提高對中國電動汽車的關稅。4月,拜登政府宣布將對中國鋼鋁征收三倍關稅。同時,美國官員不斷炒作所謂中國“產能過剩”話題。5月8日,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宣稱,有可能采取“極端措施”,禁止中國網聯汽車進入美國。
在5月10日舉行的中國外交部例行記 者會上,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在回應外媒記 者“外交部對此有何回應”的提問時表示,美國上屆政府對華加征“301關稅”,嚴重干擾了中美正常的經貿往來,已被世貿組織裁定違反世貿規則。美方不但不糾正錯誤做法,反而繼續將經貿問題政治化,濫用所謂的“301關稅”復審程序,要進一步增加關稅,這是錯上加錯。我們敦促美方切實遵守世貿組織規則,取消全部對華加征關稅,更不得增加關稅。中方將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捍衛自身權益。
▍豐田中國:“采用比亞迪插混技術”無確定性官方信息,“會長公開質疑華為”系假消息
據豐田中國媒體服務中心“談笑豐生吧”公眾號,豐田中國今日對近期各種傳聞進行回應,包含“采用比亞迪插混技術”“豐田章男抨擊新能源市場亂象”等。
就“采用比亞迪插混技術、或放棄 Hybrid 系統”這一傳言,豐田中國回應稱“沒有確定性的官方信息”,并稱財報數據顯示混動車型占據豐田全球總銷量三成,十分契合當下全球消費者用車需求。豐田中國表示,豐田與比亞迪有著緊密的合作關系,主要集中在 BEV(電池電動汽車,即純電動汽車)領域,并未涉及其他領域。PHEV 技術方面,官方稱“據說”很快會有最新進展。
就“豐田章男抨擊新能源市場亂象”這一傳言,豐田中國稱官方無此類發言、屬“斷章取義”,公司在北京車展期間展出了 bZ 系列的 5 款“豪華陣容”,含 2 款全球首發車型,就是“最好的證明”。
就“會長公開質疑華為”這一傳言,豐田中國予以否定,并表示,豐田與華為在互聯等領域一起合作,支持豐田在華的互聯發展。電動化和智能化是豐田改革的重點領域,而中國是走在世界前列,豐田也在不斷腳踏實地與優秀的伙伴們一起探索未知的新時代。豐田中國表示,豐田作為一家尊重伙伴的企業,中國是其最重要的市場之一,老板也不是“精分者”,不會每天歇斯底里地“轟來轟去”,否則便無法在全球 170 多個國家“都能做成生意”。
▍極氪10日紐交所IPO,融資4.41億美元,開盤大漲市值突破70億美元
第一電動11日訊,極氪正式在美國紐交所掛牌上市,股票代碼為“ZK”,開盤價26美元每股,截至發稿最高漲至29.36美元每股,漲幅一度達到38%,總市值70.78億美元。極氪本次募資4.41億美元,由高盛、摩根士丹利、BofA Securities、中金公司等12家知名機構承銷。
極氪是吉利控股集團旗下的豪華智能純電品牌,從品牌發布到今日紐交所上市,用時37個月,是史上最快IPO造車新勢力。
數據顯示,極氪智能科技在2023年實現72.77億美元的營業收入,當年凈虧損11.63億美元。截至2023年年底,該公司總資產規模為38.19億美元。從2021年10月交付首輛汽車起,到2023年12月底,氪智能科技總共交付了19.66萬輛汽車,中國國內交付量為19.24萬輛。
根據招股說明書,此次公開募股后,吉利汽車控股公司仍將持有該公司超過50%的股權和投票權。吉利汽車5月10日在港交所公告,包括吉利汽車、寧德時代在內的基石投資者已認購約3.49億美元的股票。
吉利汽車董事會宣布,安聰慧已辭任執行董事、董事會可持續發展委員會成員及主席,自2024年5月10日起生效,以專注其擔任極氪的董事及行政總裁及防止公司與極氪的核心管理層重疊。吉利汽車董事會進一步宣布,執行董事淦家閱先生已接替安聰慧,獲委任為可持續發展委員會主席,自2024年5月10日起生效。
▍乘聯會:4月全國乘用車市場零售153.2萬輛,同比下降5.7%,環比下降9.4%
第一電動消息,5月10日,乘聯會發布4月份全國乘用車市場數據。4月全國乘用車市場零售153.2萬輛,同比下降5.7%,環比下降9.4%。今年以來累計零售636.4萬輛,同比增長8.0%。4月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達到78.5萬輛,同比增長30.0%,環比下降3.7%。4月新能源車市場零售67.4萬輛,同比增長28.3%,環比下降5.7%。
4月乘用車批發銷量超兩萬輛的車型有11個,比亞迪宋:80860輛、比亞迪秦:51170輛、海鷗:34832輛、比亞迪驅逐艦05:32800輛、Model Y:31962輛、Model 3:30205輛、瑞虎8:27745輛、軒逸:27245輛、瑞虎7:26368輛、比亞迪元:22051輛、比亞迪漢:21509輛。其中新能源位列總體乘用車車型銷量前6位,燃油車主力車型國內表現不強。
4月新能源車國內零售滲透率43.7%,較去年同期32%的滲透率提升11.7個百分點。4月,自主品牌中的新能源車滲透率66.8%;豪華車中的新能源車滲透率22.6%;而主流合資品牌中的新能源車滲透率僅有7.5%。從月度國內零售份額看,4月主流自主品牌新能源車零售份額64%,同比增長2.0個百分點;合資品牌新能源車份額4.3%,同比下降0.8個百分點;新勢力份額11.8%,同比增長0.5個百分點;特斯拉份額4%,同比下降2.6個百分點。
4月新能源車廠商批發滲透率39.9%,較2023年4月33.9%的滲透率提升6.0個百分點。4月,自主品牌新能源車滲透率53.6%;豪華車中的新能源車滲透率31.5%;而主流合資品牌新能源車滲透率僅有6.8%。
▌國內
▍中汽協:前4月本土品牌乘用車銷量預計突破460萬輛,份額預計達60%
5月11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從2021年開始,三年來,中國品牌乘用車市場占有率持續攀升。2021年,中國品牌乘用車銷量954.3萬輛,市場份額44.4%。2022年,中國品牌乘用車銷量1176.6萬輛,市場份額49.9%。2023年,中國品牌乘用車銷量1459.6萬輛,市場份額56%。今年前4個月,中國品牌乘用車銷量預計將突破460萬輛,市場份額有望達到60%。
▍全系車型0首付,AITO 問界金融購車方案
汽車之家消息,AITO問界推出了“0首付”以及“5%超低首付”金融方案,涵蓋AITO問界M5(參數|詢價)/M7/M9全系車型,此外還可享受對應購車權益。具體信息如下:2024款問界M5共3款配置,售價區間為24.98-27.98萬元,以“問界M5增程MaxRS四驅高階智駕版”車型為例,指導價27.98萬元,現在“0首付”即可開回家,無需支付原15%首付方案的費用。
▍長城汽車稱將加快固態電池上車應用,6C 超快充電芯已進入驗證階段
IT之家消息,長城汽車5月10日舉行年度股東大會交流會,董事長魏建軍、總裁穆峰等多名高管出席,針對未來產品規劃、技術路線等進行詳細披露。針對下一代固態電池,長城汽車管理層稱目前已具備小容量全固態軟包電芯的制備能力,可大幅提升電池的能量密度,將加快固態電池上車應用的步伐。
在快充技術方面,長城汽車管理層稱 4C 超充能力電芯已開發完成,正在做 6C 倍率的超快充電芯,目前已進入驗證階段。搭載后,可實現 10 分鐘補能 500 公里。智能化方面,長城汽車管理層認為公司的智能化開發、包括所有產品開發總體均遵循功能領先、性能領先、成本領先綜合考量的原則。智能駕駛和自動駕駛是一個大體量的 AI 開發活動,但現在來看,智能座艙也是一個非常大體量的 AI 開發活動。長城汽車 CGO(首席增長官)李瑞峰還透露,到年底或者未來的時候,坦克品牌的旗艦車型坦克 800 就會亮相。
根據長城汽車本月初的公告,該公司 4 月總計銷量 94796 臺,同比增長 1.8%;4 月新能源車銷售 22436 臺,1-4 月累計銷售 81618 臺。目前長城汽車旗下擁有哈弗、魏牌、歐拉、長城皮卡和坦克五大品牌,產品涵蓋 SUV、轎車、皮卡、MPV 四大品類,涵蓋傳統燃油動力和新能源。
▍華為官宣,余承東職務調整,將精力放到汽車業務
TechWeb消息,5月10日消息,華為官網更新管理層信息,截至目前,余承東擔任華為常務董事、終端BG董事長、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董事長、智能終端與智能汽車部件IRB主任。據證券時報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華為公司擁有完善的內部治理架構,此次為正常管理任命,可以讓余承東有更多的精力為消費者打造精品。也有觀點認為,擔任終端BG董事長意味著余承東仍然是該業務的一把手,此次卸任可能是要把更多重心放在汽車業務的信號。
▍比亞迪海獅07EV上市,售18.98-23.98萬元
5月10日, 比亞迪海獅07EV正式上市,此次共推出4款車型,售價區間18.98-23.98萬元。海獅07EV是比亞迪海洋網全新海獅IP的首款車型,基于全新的e平臺3.0 Evo打造,目前已在比亞迪常州工廠下線,將于本月內交付用戶。為了提升競爭力,比亞迪還為海獅07EV送出購車福利,即日起,訂購海獅07EV可享0首付0利息、置換補貼至高16000元、全系2年免費車機流量(5GB/月)等多重豐厚福利。車身尺寸方面,新車長寬高分別為 4830/1925/1620mm,軸距達到 2930mm,定位純電中型SUV。動力方面,海獅07 EV提供單電機和雙電機動力形式供選擇,其中單電機車型提供230kW及170kW兩種功率,CLTC續航里程可達550km和610km;雙電機四驅車型前后電機最大功率分別為160kW和230kW,搭載80.64kWh電池組,CLTC續航里程可達550km。
▌國際
▍通用汽車總裁羅伊斯:我們有信心奪回在中國的市場份額
5月10日消息,據外媒報道,通用汽車公司總裁馬克·羅伊斯于周四宣稱,盡管去年通用汽車在中國的市場份額跌至近20年來的最低點,但公司有信心能夠重新奪回失去的市場份額。 羅伊斯指出,市場環境的變化與汽車行業競爭的加劇是公司面臨挑戰的主要原因。然而,他同時表示,通用汽車計劃通過推出新型全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并對別克品牌進行重新設計,來扭轉在中國市場的業務頹勢。
據統計,通用汽車在中國的市場份額(含合資企業)已從2015年的約15%大幅下滑至去年的8.6%,為自2003年以來首次跌破9%。與此同時,公司的運營利潤也大幅下降,降幅達到78.5%。 羅伊斯對通用汽車在中國的合資伙伴,如五菱汽車等的競爭力表示贊賞。他認為,與這些合作伙伴多年來建立的深入合作關系是通用汽車在中國市場的一個重要優勢。他提到,“我們在別克和五菱方面有優勢,而且這種優勢是雙向的。” 市場對通用汽車是否會退出中國的猜測不斷,特別是在該公司其他市場表現不佳的背景下。然而,羅伊斯明確表示,通用汽車計劃在“可預見的未來”繼續留在中國市場。
▍比亞迪目標:在歐盟進行巨額投資,2030年成歐洲最大電動汽車銷售商
界面新聞消息,比亞迪歐洲汽車銷售事業部總經理舒酉星當地時間5月9日表示,比亞迪目標到2030年超越大眾汽車、特斯拉和Stellantis,成為歐洲市場最大的電動汽車銷售商。舒酉星稱,比亞迪正準備“在歐盟進行巨額投資”,規模可能達到數十億歐元,涉及工廠、分銷網絡和市場營銷。
舒酉星透露,比亞迪將把基于海鷗車型的低成本電動汽車引入歐洲市場,其售價應低于2萬歐元。舒酉星表示,從中國向歐洲運送汽車不會長久,“從長遠來看是實現在歐洲的本地生產”。比亞迪的第一家歐洲汽車工廠將于明年在匈牙利投產,該公司計劃在未來數月內開始研究第二家工廠的選址。
此前,5月6日,法國財政部長布魯諾·勒梅爾在一次汽車行業會議上表示,如果中國電動汽車巨頭比亞迪決定在法國開設工廠,法國將表示歡迎。“法國歡迎所有工業項目,包括比亞迪和其他中國汽車行業公司。”勒梅爾說。
▍特斯拉4680電池項目暫停裁員,但年底必須達到目標,否則可能放棄
晚點latepost報道,5月10日,特斯拉為4680電池部門任命了新的負責人博納·埃格爾斯頓(Bonne Eggleston),他隨后召開部門全員會,宣布暫停裁員,但必須在年底完成降本目標——自產的4680電池要比向松下、LG新能源等供應商采購的同類電池便宜,這與2020年4680電池發布時的目標已相距甚遠。
在新任命前,特斯拉電池材料部門已裁員一半,備受重視的4680電池部門則裁員超過20%,只剩800人左右。兩位知情人士稱,特斯拉高層在今年初就已提出4680部門的目標是讓自產的電池比供應商更便宜。電池部門管理人員當時被告知,如果年底還無法實現這一目標,特斯拉可能會放棄4680項目。
▍馬斯克:特斯拉今年將斥資超 5 億美元擴大超充網絡,新建數千座充電站
5 月 10 日消息,特斯拉 CEO 埃隆?馬斯克5月10日下午在 X(推特)發文“重申”超充網絡布局的最新目標:特斯拉今年將花費超過 5 億美元(當前約 36.1 億元人民幣)擴展其超級充電站網絡,以新建數千座充電站。馬斯克補充說,上述預算僅僅是用于新站點、擴建的部分,還不包括比它們“高得多”的運營成本。此前,特斯拉突然宣告解雇整個超級充電團隊,導致超級充電站安裝計劃立即擱淺。馬斯克隨后表示,“特斯拉仍計劃擴大超級充電網絡,只是新建站點的速度會放緩,更多地專注于現有站點的 100% 正常運行和擴建。”據特斯拉官網數據,目前超級充電站的正常運行率為 99.95%。
然而,據悉部分超級充電站項目已經取消,其中包括整個澳大利亞的項目,甚至包括一些已經簽訂長期租約并獲批施工的站點也將被廢棄。近期,特斯拉產品發布主管 Rich Otto 也宣布自己已經離職,并發文解釋自己的離職原因:偉大的公司由偉大的人和偉大的產品組成,而偉大的產品只有當其人員蓬勃發展時才可能實現。最近搖動公司及其士氣的裁員已經打破了這種和諧,很難看到長遠的發展,所以他最終選擇離開。
▍Lucid首席執行官:中國電動車落后特斯拉很多年
近日,美國新興電動汽車制造商Lucid的首席執行官Peter Rawlinson在接受采 訪時公開發表言論,聲稱中國的電動汽車在技術上顯著落后于特斯拉。他的這一觀點引發了業界的廣泛關注和討論。
Rawlinson在接受采 訪時指出,盡管中國電動車在過去幾年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在電池和電驅動技術等核心領域,與特斯拉相比仍然存在明顯差距。他認為,特斯拉在動力傳動系統技術、電池集成方式、裝置尺寸和功率輸出、驅動裝置的體積功率密度以及系統整體效率等方面,均顯著優于中國電動車。
Rawlinson在采 訪中表示,Lucid將繼續擴大在美國以外的銷售、維護、維修服務和制造活動,以降低業務風險并為未來增長奠定基礎。他還透露,Lucid正在加速擴展其在亞利桑那州的先進制造工廠,并計劃在未來幾年內推出更多新車型。Lucid確實有非常獨到的技術,但如果技術不能轉變成產能,并讓消費者為之買單,那無異于空中樓閣,按照規劃,Lucid計劃在2024年僅生產9000輛汽車,比2023年的產量指導僅僅多500輛。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2月份,馬斯克曾犀利點評Lucid,據悉,Lucid在沙特同樣設有工廠,并由該國主權財富基金的附屬公司所有,馬斯克直言道“沙特金主是讓他們活下去的唯一因素”。
▍或推純電車型,福特福克斯2025年將在海外停產
汽車之家5月10日消息,福特福克斯汽油版將于2025年正式在海外停產,福特位于德國的薩爾路易斯工廠也將于2025年11月關閉,后續或將推出福克斯純電版車型。據悉,本次停產消息暫未涉及國內市場。
▍OpenAI計劃下周一宣布產品更新:GPT-4.5將至?
5月11日新浪科技消息,人工智能公司OpenAI在一篇帖子中表示將在下周一直播宣布產品更新,這激起了外界對這家人工智能巨頭下一項重大發布的猜測。該公司首席執行官Sam Altman周五在社交媒體X上發帖稱:“不是GPT-5,不是搜索引擎,但我們在努力開發一些我們認為人們會喜歡的新東西!”
自該公司發布上一款旗艦模型GPT-4以來已過去一年多,科技界普遍期待新的版本,有人猜測為GPT-4.5版本。
這家初創公司一直在開發能夠與Alphabet Inc.旗下谷歌和人工智能搜索初創公司performance競爭的功能。受OpenAI不會立刻發布搜索產品的消息提振,Alphabet股價收窄跌幅,觸及盤中高點。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陳靜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shichang/23019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