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據外媒報道,隨著中國電動汽車在東南亞地區的普及,日本和東盟打算在東南亞地區制定首個汽車生產和銷售聯合戰略。報道稱雙方計劃最早于2024年9月,舉行兩國經濟部長會晤時,制定到2035年左右的臨時聯合戰略。該共同戰略預計將包括雙方在人員培訓、生產脫碳、礦產資源采購以及生物燃料等領域的投資合作。
在人才培訓方面,日本打算動用經濟產業省預算中的 1400 億日元(9 億美元)來援助全球南方。工廠和零部件供應商的工人將接受數字技術培訓。日本技術將用于測量工廠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并促進向可再生能源的轉變。
據悉,日系車在東盟的年產量超過300萬輛,占該地區總產量的約80%,且很多日系車在東盟都設有生產基地。但近年來,隨著中國汽車企業更多地進入東南亞,日系車在這一傳統優勢市場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中國汽車品牌過去5年在東盟市場的占有率從不足1%到超過6%。2023年,中國全年出口汽車近500萬輛,超越日本,首次成為全球第一大汽車出口國。
在電動汽車領域,中國車企的市占率遙遙領先于日本。比如泰國,中國電動汽車占去年當地市場銷量的80%,日本品牌則不到1%。泰國純電動汽車的前5大車型中,中國品牌占據4席,分別為比亞迪ATTO 3(元PLUS)、歐拉好貓、上汽MG EP和MG EV。
某汽車制造商高管表示:“由于利率上升等因素,東南亞的汽車需求整體下降。” “但電動汽車補貼很慷慨,而且只有中國企業獲得了這種順風車。”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陳靜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shichang/231222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