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2日,由蓋世汽車、武漢大學測繪遙感信息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聯合主辦的2024第六屆智能駕駛地圖與定位大會在上海圓滿落幕,線上線下同步進行。
隨著自動駕駛技術的迅猛發展,高精度地圖與定位技術已經躍升為智能汽車的關鍵驅動力。高精度地圖憑借高精度、高豐富度和實時性,為L3及更高級別的自動駕駛系統提供了至關重要的道路信息。然而,成本、覆蓋范圍和數據鮮度等挑戰,限制了其在城市NOA領域的大規模應用。
在此背景下,2024第六屆自動駕駛地圖與定位大會將聚焦地圖與定位關鍵技術、發展方向與最新行業標準,從高精地圖數據處理、GNSS模組化技術、高精度IMU、P-Box組合定位系統、SD pro地圖等細分領域切入,邀請來自產、學、研不同領域的多位嘉賓,共話地圖與定位技術對自動駕駛落地的助推作用,推動高精度地圖與定位技術的創新與發展。
本次大會特別感謝感謝北云科技、MCT毫厘智能、美行科技、OxTS(牛津技術解決方案有限公司)、導遠電子、瑞聲科技、快克智能、司南導航/欽天導航、際上導航科技、北京里爾諾、適途科技等19家生態合作伙伴的大力支持。
中國乘用車市場簡析&歡迎致辭
國內乘用車市場遵循技術引進、自主創新發展和快速崛起三個階段,2001-2010年保持高速增長。進入2018年以來,國內整體市場呈現結構性調整和穩定增長。
蓋世汽車CEO周曉鶯談到,現階段,車企是否向電氣化轉型決定其在中國賽道上未來有沒有,而智能化水平則決定消費者的體驗好不好。成熟市場里,品質更優變得更加重要。汽車產業是一個重安全的產業,應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產品,而非偏快消的汽車,確保消費者得到優質體驗。
當前市場正持續呈現多元化新現象,包括新技術的迭代、商業模式的創新以及車企與生態鏈伙伴的深度融合,同時營銷手段也日趨豐富。車企領導積極擁抱直播與IP化,以用戶為中心,重塑銷售模式。從傳統的經銷商渠道轉向APP與直銷,客戶問題能夠直接反饋至企業核心,極大地加速了響應與產品迭代的速度。為適應這一變革,供應鏈及相關維度必須緊密合作,共同應對市場的新挑戰。
周曉鶯 | 蓋世汽車CEO
感知、地圖與定位:構建智能駕駛的三大支柱及挑戰
高精地圖作為系統平臺和自動駕駛車輛的大腦,融合車聯網信息和感知信息,直接參與車輛控制,輸出導航決策。其在智能駕駛中所起的作用可以分為不同的層次。
武漢大學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系主任、教授應申提到,高精度動態地圖模型包含四大層次:靜態數據層(路網系統)、道路實時信息層(擁堵、事件)、車輛自測及周圍狀態層、用戶模型層。此模型整合了靜態、動態和用戶信息,全面覆蓋人、車、路,特別關注出行要求如舒適度,不僅為現有測路儀提供基礎,也支持智能駕駛決策。
另外,智能駕駛的三大支柱為地圖、定位和信號。其中,車路云系統通過信號提供確定性,以彌補感知的不確定性。然而,智能駕駛仍面臨如天氣變化等隨機、不可控的“變數”,這些挑戰涉及技術、倫理、道德、安全及交通有序性。因此,智能駕駛的發展道路仍充滿挑戰,需要持續努力和創新。
應 申 | 武漢大學 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系主任,教授
自動駕駛高精地圖發展趨勢展望
2024年1-3月L2級及以上智能駕駛裝機量已達194萬套,滲透率達到43%。從功能來看,領航輔助功能(NOA)滲透率增速明顯,已經突破5%。
對此,蓋世汽車研究院高級總監王顯斌談到,在20萬以上車型中,L2級自動駕駛的標配率已近90%,未來增長潛力主要集中在20萬以下車型。從當前車展及供應商的技術方案看,純視覺及高性價比傳感器解決方案的推出,將加速20萬以下車型導入輔助駕駛功能。
王顯斌還指出,輕地圖并非意味著完全不需要地圖,而是對地圖的精度和依賴進行了優化。對于智能汽車,導航地圖仍是必需。輕地圖的理念在于通過其他傳感器或慣導系統來弱化對高精度地圖的依賴,并增強對特定場景(如紅綠燈)的感知能力,以滿足智能駕駛的高階需求。
王顯斌 | 蓋世汽車研究院高級總監
地圖助力智能駕駛走入下半場
目前低階智能駕駛已接近普及,智能駕駛的競賽正逐步進入下半場——高階智能駕駛的角逐。在這一階段,地圖作為高階智能駕駛的核心支撐部分,通過不斷的迭代更新,成為智能駕駛走入下半場的重要驅動力。2023年,隨城市NOA功能規模化應用,多家OEM和L2++智駕域控廠商提出“重感知輕地圖”的口號,形成新的市場風向。
北汽研究總院自動駕駛感知科長張洋談到,目前量產的高精地圖以靜態地圖為主。高清地圖未來將在靜態圖層上疊加動態圖層。高精地圖的終極形態——“車輛協同”,即采用先進的無線通信和新一代互聯網等技術,全方位實施車車、車路動態實時信息交互,并在全時空動態交通信息采集與融合的基礎上開展車輛主動安全控制和道路協同管理,充分實現人車路的有效協同,保證交通安全,從而形成安全、高效和環保的道路交通系統。
張 洋 | 北汽研究總院 自動駕駛感知科長
汽車高精度定位的技術趨勢
北云科技創始人兼CEO向為談到,汽車領域高精度定位正呈現出三大顯著趨勢:一是P-Box向P-MOUSE發展,實現高精度定位和天線一體化;二是智能駕駛全球化需求推動定位技術向L-BAND或PPP服務發展,追求單芯片整體解決方案;三是隨著L3自動駕駛研發推進,功能安全成為高精度定位的重要考量,滿足L3對定位的功能安全要求。
汽車高精度定位技術的應用不僅局限于智能駕駛,同樣適用于座艙及其他領域。在座艙內,高精度定位結合LBS服務和車道級地圖,能夠顯著提升用戶體驗。隨著高精度定位及高精度地圖成本的降低,這一技術有望在未來成為汽車的標準配置,進一步提升用戶的駕駛和導航體驗。
向 為 | 北云科技 創始人兼CEO
眾源加速全場景智駕落地
智能駕駛場景中仍存在諸多復雜場景亟待解決,如復雜路口定位失效、路口前車道選擇失效、相似路口方向選擇失效等,將隨著用戶使用頻度提升進一步擴大。
美行科技市場與生態總監康健談到,為應對以上挑戰,美行結合大量智能汽車地圖應用實踐,研發量產級時空數據眾源系統,為智能駕駛發展提供助力。系統具備超視距、先驗性、自擴展、高鮮度、可融合、可進化、可降本增效、可確權交易等特點,不僅推出各類場景智駕功能,更重要的是持續的體驗提升。用戶的真正規模化使用和數據閉環的建立,才能共同驅動智駕體驗提升。
康健還指出,不管有圖還是無圖、重圖還是輕圖、是全局地圖還是道路特征,用于車端定位還是云端訓練,沒有非此即彼,適用即是最優。
康 健 | 美行科技 市場與生態總監
數據驅動、軟硬結合,開啟絕對定位與姿態感知的新時代
毫厘智能(MCT)是專注于智能時空感知芯片和解決方案的創新公司。
MCT毫厘智能 CEO酈可提到,在智能駕駛領域,大語言模型在座艙域的應用、端到端感知網絡在視覺層面的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如ChatGPT的崛起,以及閉環仿真技術的落地是行業的顯著趨勢。尤為重要的是,數據的獲取方式正由傳統的采集向生成轉變,這一數據驅動的趨勢在其他傳感器領域已十分明顯。
高精度地圖的演進也備受關注,從高精度到輕量、再到無圖、直至端到端,地圖方案不斷演進,其中,定位技術和姿態感知能力對于提升中國L2+智能駕駛汽車的可靠性至關重要。當前,定位感知時代正由芯片+離線算法向數據+AI的閉環演進。
酈 可 | MCT毫厘智能 / CEO
智能駕駛定位系統規模化應用技術
上汽集團定位算法主管工程師邢麗博士認為,智能駕駛定位技術的發展趨勢可以用9個字來概括:靠衛星、重視覺、輕慣導。星定位除了采用大家熟知的RTK服務外,還會使用到成本相對較低的RTD,以及采用星基增強技術、覆蓋全球的PPP-RTK服務。
未來智駕定位將更加重視視覺,利用BEV模型構建實時局部地圖,與底圖匹配實現精確定位,并且視覺還能多功能服用。而在慣導方面則會降低依賴度,通過其它傳感器輔助。隨著“重感知,輕地圖”方案的不斷推廣,在底層地圖數據基礎上建立自定義圖層,成為一個主流發展趨勢。
邢麗 博士 | 上汽集團定位算法主管工程師
朗歌智駕地圖與周天智能體系
朗歌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致力于地圖數據采集、生產體系的建立和運營。依托吉利上千萬量產車和吉利各出行平臺的上百萬運營車輛全天候采集數據,通過深度學習、圖像識別、三維視覺、智能機器人地圖構建技術以及基于此的大數據云,打造多元數據采集、數據加工、數據產品化、數據服務化全鏈路的智能地圖數據平臺。
據朗歌科技智駕算法部負責人楊川介紹,朗歌智駕地圖數據模型獨具四大涂層,其中基礎層與更新層憑借吉利量產車數據,構建高精度基礎與高效更新機制,為智能駕駛賦能。OEM運營圖層與智駕經驗涂層,則通過量產車反饋的軌跡等數據,共創經驗速度與引導線,并涵蓋動態ODD數據,提升智駕安全性與可用性。楊川主要圍繞朗歌智駕地圖產品、周天數據智能體系、智駕真值標注服務、車道級導航系統進行了詳細說明。
楊 川 | 朗歌科技 智駕算法部負責人
低成本地圖強勢賦能,加速自動駕駛實際應用場景加速落地
極氪汽車導航專家楊度談到,在自動駕駛初期,實時感知能力較弱,高精地圖成為實現自動駕駛的“拐杖”,完備的地圖要素助理NOA發展,但是成本和鮮度問題無法滿足更廣泛的自動駕駛需求。隨著BEV+Transformer等算法以及占用網絡的普及,車端實時感知能力增強,對地圖的依賴成都降低,車輛僅需要車道拓撲、坡度曲率等關鍵信息。未來,實時感知能力繼續提升,對地圖的依賴度繼續下降,只需要SD導航地圖提供全局導航規劃與交通規則,禁入規則等先驗信息。
硬件成本降低、地圖依賴減弱,算法復雜度增加成為地圖定位新趨勢。定位置信度將會與環境感知深度結合,來提升定位的準確性和可靠性。智能駕駛仍需依賴高精地圖提供的道路元素和拓撲信息,但更多會用局部定位和感知。
楊 度 | 極氪汽車 導航專家
導航地圖與人機共駕場景的結合
蔚來汽車導航應用團隊負責人&專家、應用軟件研發劉昆侖認為,導航數據對自動駕駛的引導作用至關重要。蔚來汽車的導航數據不僅包含路線規劃信息,引導自動駕駛車輛按預設路徑行駛,還包含提前變道決策所需的數據。
此外,蔚來汽車的EHB數據服務為自動駕駛提供前方2-3公里的道路幾何結構、道路形狀點及地圖線速等信息,助其實現提前變道和預減速。車道線信息則幫助自動駕駛系統決策變道時機和可行駛車道。實時交通信息則實時更新擁堵和道路時空信息,進一步提升智能駕駛體驗。
在定位匹配方面,蔚來汽車將地圖的實時定位結果與自動駕駛系統的定位服務相互校驗,確保定位的準確性。此外,蔚來汽車內部通過以太網實現智駕系統和側方系統間每秒上百赫茲的數據交互,日數據量約5兆,確保系統間的信息流通。
劉昆侖 | 蔚來汽車 導航應用團隊負責人 & 專家,應用軟件研發
小型高性能、低功耗IMU和GNSS/INS產品在測繪和高精度定位領域的應用
霍尼韋爾自1914年起便開始涉足導航和自動駕駛領域,憑借百余年的技術積累,它已成為航空慣導技術的先驅者。霍尼韋爾始終保持著技術迭代與創新,持續領先于自動駕駛領域。
霍尼韋爾公司航空航天科技集團亞太區商務與通用航空業務總監周建宇對霍尼韋爾的導航和自動駕駛產品展開詳細介紹。HGuide O360 是一款適配高階自動駕駛需求的板載INS/GNSS導航產品。將板載IMU和GNSS接收機的數據與其它傳感器(DMI, DVL等)融合,以提供可靠的、魯棒的導航服務。O360可以輕易的與激光雷達對接,并且進行了特別的設計以適配大范圍的載具平臺。
周建宇 | 霍尼韋爾公司航空航天科技集團 亞太區商務與通用航空業務總監
至此,2024第六屆自動駕駛地圖與定位大會全部議程圓滿結束。高精地圖作為自動駕駛技術的核心支撐之一,其精準度與實時性直接關系到自動駕駛車輛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未來,我們期待高精地圖技術能夠持續創新,與自動駕駛技術深度融合,共同推動汽車產業向智能化、安全化、高效化的方向邁進!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蓋世汽車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shichang/231515
以上內容轉載自蓋世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