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世汽車訊 鋰離子電池一直處于儲能技術的前沿。然而,鋰的供應有限。因此,對儲能系統日益增長的需求促使人們尋找低成本、更易獲得的可充電電池材料。鈉離子電池(SIB)就極具前景,因為海水和鹽沉積物中鈉(Na)資源幾乎是無限的。
人們進行了大量研究來改進正極(陰極)、負極(陽極)和電解質的材料,以提高SIB的長循環穩定性并實現薄固體電解質界面(SEI)。SEI是在初始充電/放電循環期間在陽極表面形成的鈍化層,可防止陽極因與電解質反應而退化。
形成良好的SEI對電池性能至關重要。在此背景下,硬碳(HC)成為一種有前途的陽極材料。然而,由于電解質消耗增加,它會形成不均勻、厚且弱的SEI,從而降低充電/放電穩定性和反應速度,因此其商業化一直很困難。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目前已經使用了羧甲基纖維素鹽、聚丙烯酸衍生物和聚偏氟乙烯(PVDF)等粘合劑。然而,這些粘合劑會導致Na離子在陽極中擴散緩慢,從而導致基于HC的SIB的倍率能力較差。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蓋世汽車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shichang/232368
以上內容轉載自蓋世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