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在今日舉行的第二屆未來汽車先行者大會主論壇上,小米集團執行董事長、創始人雷軍分享了小米汽車相關進展。
雷軍表示,小米SU7首月鎖單量為88063輛;4月交付7058輛,在剛剛過去的5月,交付新車8630輛。
圖片來源: 第二屆未來汽車先行者大會直播截圖
其談到,小米SU7在兩個月時間交付量超過了1.5萬輛,這背后充分的體現了小米的執行力和整個工程能力。面對超預期的訂單需求,6月,小米汽車工廠開啟雙班制生產,確保6月目標單月交付1萬輛。并且2024年保底交付10萬輛,沖刺交付12萬輛。
值得一提的是,據小米公司官方微博最新消息,截至2024年5月31日23:59:59,小米618全渠道累計支付金額破103億。
圖片來源: 第二屆未來汽車先行者大會直播截圖
作為汽車產業的新人,小米宣布造車三年,首輛車發布至今也僅兩個月時間。那么,為何小米SU7上市之后能夠取得出色的銷量?
對此,雷軍坦言:“我們充分意識到汽車的復雜度,對汽車工業有非常強的敬畏之心。從第一天起,我們的策略就是10倍投入,認認真真聚焦做好一輛車,同時鎖定核心技術賽道,從核心技術做起。正是這一系列的核心研發的突破,我們才有了今天小米SU7的成功。我覺得這是小米SU7做成的最核心的原因。”
他還進一步補充,智能電動汽車是汽車工業和消費電子的高度融合。“今天的汽車大部分都是電子部分,所以小米做了14年消費電子,做智能電動汽車有一定的技術積累,這也是為什么我們在三年內能夠把車造出來的很重要的原因。”
在會上,雷軍談到,其認為智能電動汽車本質上是汽車+電動+智能,過去十年整個產業都在解決電動的問題,到今天已經得到了很好的解決,此時此刻是智能化競爭的焦點。智能化是一個特別復雜的領域,而小米作為一家有多年智能科技經驗的公司,敢于入局,也有信心把智能化做好。
截至目前,小米汽車智駕活躍率超83%,智駕里程達362.86萬公里。5月底,城市領航開通十城。按照目標,小米汽車今年年底要進入行業第一陣營。
圖片來源: 第二屆未來汽車先行者大會直播截圖
此外,雷軍還強調了行業生態開發合作的重要性。“三年下來的話,我們越來越感覺到汽車工業的復雜度,也感覺到用戶需求的多樣性,那么怎么能夠滿足如此復雜的需求?我認為生態拓展是唯一的路。”
其以汽車后排屏幕舉例,指出后排屏幕的應用場景很少,不過“喜歡的人會特別喜歡,但一般的人用不上,還會增加成本。”而若采取后排屏插入平板的方式,全部統一接口標準,這個問題就能很完美解決。
“大家就不用在這些小問題上去卷了,它沒有價值。大家的資源共享,整個中國汽車會越來越好用,它不僅僅有利用戶,也有利整個產業的發展。”雷軍倡議,整個產業要聯合起來,全行業共享共建整個生態。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蓋世汽車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shichang/232580
以上內容轉載自蓋世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