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蓋世汽車由工信微報官方處獲悉,近日,為加強人工智能標準化工作系統謀劃,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央網信辦、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標準委等四部門聯合印發《國家人工智能產業綜合標準化體系建設指南(2024版)》(以下簡稱《建設指南》)。
其中提出,到2026年,我國標準與產業科技創新的聯動水平持續提升,新制定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50項以上,引領人工智能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標準體系加快形成。開展標準宣貫和實施推廣的企業超過1000家,標準服務企業創新發展的成效更加凸顯。參與制定國際標準20項以上,促進人工智能產業全球化發展。
《建設指南》強調,人工智能是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基礎性和戰略性技術,正成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引擎,加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全面賦能新型工業化,深刻改變工業生產模式和經濟發展形態,將對加快建設制造強國、網絡強國和數字中國發揮重要的支撐作用。
人工智能產業鏈包括基礎層、框架層、模型層、應用層等4個部分。其中,基礎層主要包括算力、算法和數據,框架層主要是指用于模型開發的深度學習框架和工具,模型層主要是指大模型等技術和產品,應用層主要是指人工智能技術在行業場景的應用。
近年來,我國人工智能產業在技術創新、產品創造和行業應用等方面實現快速發展,形成龐大市場規模。伴隨以大模型為代表的新技術加速迭代,人工智能產業呈現出創新技術群體突破、行業應用融合發展、國際合作深度協同等新特點,亟需完善人工智能產業標準體系。
也因此,《建設指南》重點圍繞基礎共性、基礎支撐、關鍵技術、智能產品與服務、賦能新型工業化、行業應用、安全/治理等7個部分制定相關標準。
其中,基礎共性標準是人工智能的基礎性、框架性、總體性標準。基礎支撐標準主要規范數據、算力、算法等技術要求,為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夯實技術底座。關鍵技術標準主要規范人工智能文本、語音、圖像,以及人機混合增強智能、智能體、跨媒體智能、具身智能等的技術要求,推動人工智能技術創新和應用。
此外,智能產品與服務標準主要規范由人工智能技術形成的智能產品和服務模式。賦能新型工業化標準主要規范人工智能技術賦能制造業全流程智能化以及重點行業智能升級的技術要求。行業應用標準主要規范人工智能賦能各行業的技術要求,為人工智能賦能行業應用,推動產業智能化發展提供技術保障。安全/治理標準主要規范人工智能安全、治理等要求,為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提供安全保障。
圖片來源: 中國信通院CAICT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蓋世汽車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shichang/236115
以上內容轉載自蓋世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