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世汽車訊 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日產、本田等日本汽車行業公司已聯手開發電動汽車電池的數字追蹤系統,以應對歐盟最新法規,該法規旨在鼓勵電池的回收利用和減少對中國的依賴。
圖片來源:日產
據悉,七家日本公司計劃在2027年前推出“電池護照”,其中包括馬自達汽車和零部件供應商電裝。
企業和車主將能使用序列號訪問這些數字記錄,并查找有關使用的可回收金屬數量、來源和生產歷史等信息。電池護照還將提供電池退化程度和殘余價值。
上述公司計劃首先在歐洲使用數字追蹤系統。2023年6月,歐洲通過了電池法規并將于2027年正式生效。該法規將要求歐盟內部實行電池回收,規定到2027年,廢舊電池中50%的鋰必須得到回收。
從2027年起,汽車制造商在歐洲銷售的電動汽車將需要遵守最新法規,否則將面臨處罰。日產和本田是移動開放區塊鏈倡議(MOBI)的成員,這是一個由日本、美國和歐洲的120多家公司組成的聯盟,并共同參與了電池護照基礎設施的開發。
歐盟之所以制定更為嚴格的電池法規,部分原因是為了減少對中國的依賴。當前,中國在電池材料供應方面占據主導地位。根據國際能源署的數據,中國擁有全球65%用于加工和精煉的鋰。
美國也在考慮引入電池護照,以加強其對中國的限制。根據美國《通脹削減法案》,電動汽車制造商必須在北美采購電池,才能獲得車輛補貼。電池護照有助于證明電池的來源。
但由于中國以約60%的市場份額引領全球電動汽車電池市場,并控制著大部分供應鏈,因此如果沒有中國的合作,可能很難獲得完整的電池數據。據稱,全球領先的電動汽車電池制造商寧德時代擁有從原材料到回收全過程的超過1萬億條的電池數據。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蓋世汽車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shichang/237900
以上內容轉載自蓋世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