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委員會近期在對中國產電動汽車進口關稅政策上呈現出明顯的“差別化”傾向。一方面,歐盟確定對中國車企加征最高37.6%的關稅;另一方面,又考慮降低大眾和寶馬在中國生產并進口歐洲的兩款電動車型的關稅。
最新消息顯示,歐盟委員會正考慮降低對兩款德系品牌在華生產的電動車型的進口關稅。這兩款車型分別是寶馬全新電動MINI Cooper和大眾旗下西雅特Cupra Tavascan。目前,這兩款車型自今年7月起需繳納高達37.6%的關稅。然而,歐盟有意將這兩家車企歸類為“合作公司”,考慮將關稅降至20.8%。
長期以來,德國一直是最反對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征關稅的國家之一。這主要是因為中國市場是寶馬、奔馳、大眾等德系車企全球最大的單一市場,約占其全球銷量的三分之一。德國汽車工業協會(VDA)曾警告稱,加征關稅可能引發貿易戰風險,并威脅德國就業。
顯然,德國的抗議取得了一定成效。大眾和寶馬兩家車企從中國進口的電動汽車關稅有望下調16.8個百分點。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作為另一個受到歐盟特殊對待的電動車企,其在中國工廠生產并出口至歐洲的電動汽車也享有單獨稅率計算待遇。
大眾安徽生產西雅特Cupra Tavascan
2023年12月底,西雅特Cupra Tavascan在大眾安徽工廠(大眾集團占據該大眾安徽合資企業75%股權)正式投產,計劃出口歐洲市場。有大眾集團人士曾表示,“安徽合肥已經成為大眾汽車集團新能源創新策略地”。
資料顯示,2019年,西雅特高性能子品牌Cupra在法蘭克福車展推出全新純電概念車Tavascan,為該品牌第二款車型。由于歐洲工廠產能有限,大眾集團決定將Tavascan放在中國生產。西雅特兼Cupra品牌首席執行官去年表示,Cupra目標是全年銷售7萬輛。
今年,Tavascan開始對歐洲出口,首批交付將在夏季后完成。而在國內市場,該車名為ID.與眾,已于近日上市。
寶馬多款車型出口至歐洲
從2020年起,寶馬集團旗下合資品牌華晨寶馬就開始向歐洲乃至全球出口車型。首款出口車型是華晨寶馬iX3,大批量向全球39個國家和地區出口。
早期,華晨寶馬出口項目僅為期三年,并以歐洲市場為主,計劃每月發運2個航次,2020年預計轉運1600輛新車,2021年規劃轉運1.2萬輛。2022年,華晨寶馬向歐洲市場出口了1.5萬輛至2萬輛的iX3車型。
去年9月,寶馬集團宣布,光束汽車將成為下一代MINI純電車型全球首產地以及主要出口基地。而光束汽車是寶馬與長城汽車合資企業,工廠位于張家港,便于出口。
寶馬iX3,圖片來源:寶馬集團
今年,光束汽車將投產三門MINI Cooper和緊湊型跨界車MINI Acem,同時供應中國以及海外市場。有望獲得關稅降低的MINI Cooper去年在慕尼黑車展上完成全球首秀,同年10月在光束汽車工廠量產下線。
今年7月,MINI COOPER已在中國市場上市,后續還將出口德國和英國等國家和地區。
特斯拉Model 3從中國工廠出口至歐洲
目前來看,特斯拉是三家車企中從中國出口歐洲銷量最多的品牌。而且,從一開始,特斯拉上海工廠就已確定將向海外出口。
2020年10月,特斯拉在上海工廠生產的Model 3首次出口歐洲,規模為7000輛,主要銷往德國、法國、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等國家。目前,特斯拉已是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海外市場的主力,約占據總量的四分之一。不過,另一款在歐洲熱銷的車型Model Y則是在特斯拉德國工廠生產。
圖片來源:洋山邊檢站
數據顯示,特斯拉上海工廠生產的Model 3去年出口銷量達34萬輛汽車,?其中近一半銷往歐洲市場。據歐洲運輸與環境聯合會(T&E)調查數據顯示,2023年從中國進口的純電車型,根據不同廠商來看,上海工廠生產的特斯拉占比最高,達到28%。
需要指出的是,西雅特Cupra Tavascan和MINI Cooper目前在歐洲市場尚未取得顯著銷售業績。不過,MINI Cooper作為小型車,非常符合歐洲消費者的需求。如果歐盟最終決定對這兩款車型降低進口關稅,無疑將極大地提升它們在歐洲市場的競爭力。
但是有消息稱,歐盟委員會內部存在反對聲音,認為這將損害歐洲一些頂級汽車制造商的利益。
對于特斯拉而言,如果歐盟對其上海工廠生產的電動車加征過高關稅,可能會影響其在歐洲市場的競爭優勢。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蓋世汽車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shichang/238362
以上內容轉載自蓋世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