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企動態 | OEM Trend
天眼查:賽力斯汽車銷售有限公司企業名稱變更為重慶問界汽車銷售有限公司。該公司成立于2019年3月,法定代表人為劉威,注冊資本5000萬元,由賽力斯旗下重慶金康動力新能源有限公司全資持股。對外投資信息顯示,該公司在北京、上海、重慶、天津、江蘇等多地成立有銷售服務公司。
特斯拉全球副總裁陶琳:特斯拉上海儲能超級工廠在加緊建設,進度已達45%左右。工廠初期規劃年產商用儲能電池1萬臺,儲能規模近40GWh。
福特汽車:由于需求低于預期,福特汽車將取消生產大型電動SUV的計劃,預計此舉將產生19億美元的相關特殊費用和減記。該公司曾在今年春季表示,將把電動三排座SUV的發布計劃推遲兩年,至2027年。同時,還將新款電動皮卡的發布推遲了一年,至2027年。此外,福特汽車將削減對純電動汽車的資本支出,將從占預算的40%削減至30%左右。
財聯社:寶馬7月在歐盟國家的電動汽車銷量首次超過特斯拉。數據顯示,今年7月,寶馬在歐盟的純電動汽車銷量躍升約三分之一,至14,869輛,而特斯拉的電動汽車銷量下降了16%,至14,561輛。消費者對i4和iX1等電動汽車的強勁需求是寶馬電動汽車在7月表現強勁的主要原因之一。不過,今年迄今的整體銷量仍是特斯拉領先。
VinFast:推遲在泰國開設經銷商網絡,“旨在確保我們的基礎設施和運營符合VinFast的全球標準”。今年3月,VinFast與泰國首批15家經銷商簽署了意向書,目標在曼谷都會區開設22家展廳,但未確定具體時間。
豐田汽車:因受測試數據造假等問題影響而停產的3種車型,將于9月2日起恢復生產。今年6月,日本國土交通省發表聲明稱,豐田、馬自達、雅馬哈發動機、本田、鈴木的38種車型在用于量產的認證申請過程中均存在造假欺詐行為。豐田旗下豐田汽車東日本公司6月6日起暫停其宮城大衡工廠和巖手工廠“卡羅拉菲爾德”“卡羅拉愛信”和“Yaris Cross”3種車型的生產。
零部件企業 | Parts Enterprises
中國汽車報:歐盟委員會批準一項總額50億歐元的國家援助計劃,支持半導體公司在德國德累斯頓建設和運營一家芯片制造工廠。該公司是臺積電、博世、英飛凌和恩智浦共同投資的合資企業。工廠計劃2029年全面投入運營,預計年產48萬片晶圓。
賽輪輪胎:2024年上半年營業收入151.54億元,同比增長30.29%,主要系本期輪胎銷量增加所致;歸母凈利潤為21.51億元,同比增長105.77%;基本每股收益0.66元。
億航智能:第二季度營收1.02億元,同比大幅增長919%,環比增長65%,季度營收創歷史新高;公司在第二季度實現扭虧為盈,調整后凈利潤為115萬元。第二季度共計交付49架EH216-S產品,第一季度交付26架。
捷捷微電:汽車電子領域是公司未來著重發展的下游應用領域之一,目前可供選擇的車規級MOSFET產品有137款左右,該領域的產品在持續研發更新中。公司已量產百余款車規級MOSFETS,其中JMSHO40SAGQ憑借捷捷微電自有知識產權的JSFET芯片、全銅框架和跳線封裝工藝,性能突出,符合汽車行業的嚴苛標準,在長期可靠性、封裝尺寸、功率及性能方面均獲得業內認可,已廣泛應用于國內tier-1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的轉向、燃油、潤滑、冷卻等系統。汽車類下游的主要客戶有羅思韋爾、霍尼韋爾、東風科技、埃泰克、科世達等。
美國汽配連鎖巨頭Advance Auto Parts:公司已達成最終協議,將旗下Worldpac業務以15億美元出售給私募巨頭凱雷所管理的基金。該交易預計將在今年年底前完成。Worldpac是Advance Auto Parts的汽車零部件批發分銷業務。
產經聚焦 | Industrial Economy
第一財經:不少新能源汽車車主反映,在無出險記錄的情況下,第二年、第三年的車輛保費出現上漲,幅度在幾百至上千元不等。據悉,2024年二季度,有超過40家保險企業車均保費較一季度明顯上漲,漲幅約500元~800元,車均保費最高的是現代財險為6100元。其中,新能源車險保費成為此次車均保費上漲的原因之一。多名財險人士表示,二季度運營車輛增多、三責險與座位險限額上升等綜合因素,導致二季度續保車險價格上浮。
TrendForce:2024年第二季全球新能源汽車(含純電動車、插電混合式電動車、氫燃料電池車)銷量達到376.9萬輛,較第一季增長近30%、同比增長24.2%。盡管特斯拉依舊占據純電車市占率第一,但其銷量較去年有所下降。比亞迪在純電車市場銷量表現穩健,插電混合式電動車第二季的市占率也突破36%。
韓國汽車移動產業協會:韓國整車制造商7月產量同比下滑17.6%,為29.1萬輛,單月產量近23個月來首次降至30萬輛以下。分汽車種類看,乘用車產量同比下降16.8%,為26.99萬輛;包括巴士、卡車在內的商用車同比下降26.2%,為2.1萬輛。
花旗:小米集團公布的二季度業績超預期,預計股價將會對強勁的電動汽車利潤率做出積極反應。小幅上調公司的目標價至22.7港元,并上調對公司的盈利預測。分析師Kyna Wong等在報告中指出,預計小米電動汽車業務的毛利率在2024-2026年將有至少18%。預計公司智能手機利潤率將在三季度觸底。將公司2024-2026年的經調整凈利潤預測分別上調13%、30%和17%。公司近期的催化包括小米15的發布以及下一代電動車的細節。
中通客車:2024年半年度實現營業收入27.55億元,同比增長66.26%;凈利潤1.11億元,同比增長114.64%。
政策動態 | Policy Situation
商務部:截至8月22日中午,商務部汽車以舊換新信息平臺已經收到汽車報廢更新補貼申請超過了68萬份。近一個月以來,新增補貼申請約34萬份。汽車報廢更新政策帶動報廢汽車回收量迅猛增長,1-7月,全國報廢汽車回收350.9萬輛,同比增長了37.4%。其中,5月、6月、7月分別同比增長百分之55.6%、72.9%和93.7%。近期,為進一步擴大政策效果,順應各方呼吁,黨中央國務院決定拿出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加力支持消費以舊換新。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蓋世汽車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shichang/242397
以上內容轉載自蓋世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