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市場上,福特汽車重新找回了屬于自己的發展節奏。
福特中國的盈利能力在持續增強,2024年上半年,福特中國整體業務實現盈利。事實上,從去年下半年開始,福特中國已經連續四個季度保持盈利。
從當前的行業大勢看,這可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實現的佳績。
近兩年的中國汽車市場上,外資品牌作為整體,很有些風雨飄搖的“味道”。有外媒評價說,“十年前中國市場是全球汽車制造商的金礦,但現在不是了”,包括大眾、通用、Stellantis、特斯拉等在內的一眾國際汽車巨頭,目前在中國市場上都遭遇著不小的盈利難題。而且有汽車行業研究機構預測,在中國市場上,全球汽車制造商仍未觸底。
結合行業大背景,就可以很直觀的感受到,福特中國當前交出的利潤成績單,含金量有多高了。背后的道理其實不復雜:福特中國找對了屬于自己的路,并在堅持不懈的為之努力。
圖片來源:福特汽車
福特中國做對了什么?
“福特在中國的戰略,要做一些必要的調整。”2022年10月加入福特汽車的吳勝波,雖然是汽車圈的新人,但此前在多個領域已經做過“救火隊長”、且擁有出色經營能力和豐富市場經驗,一開始就準確地抓住了彼時福特汽車在中國發展的核心問題。
2023年3月,上任福特中國總裁兼首席執行官的吳勝波,正式拉開了福特中國戰略調整的大幕。
“來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讓團隊反復研究、反復討論,我們究竟在為誰服務”,在接受蓋世汽車等媒體采訪時,吳勝波介紹了福特汽車在中國市場上的品牌追求,“把福特最強的部分打出來,找到最需要福特優勢的用戶,再用最好的產品去為他們服務,這樣才能在紅海中,找到屬于自己的天地。”
公路文化堪稱是最具美國特色的汽車文化,而這一切的開始,正是源自于福特汽車。
圖片來源:福特汽車
到戶外去玩、去野、去露營,是福特汽車創始人亨利·福特為品牌定下的基調。早在1914年,亨利·福特就和好友愛迪生一起,駕駛Model T前往佛羅里達州的大沼澤進行野營旅行。此后的十幾年里,兩位摯友更是把類似的長途穿越培養成了長期愛好,幾乎每年都會去“野”一次。可以說,操控樂趣和越野能力,是品牌創立初期就刻進福特汽車基因里的特征。
“家里有一輛車時,一定考慮實用性。家里有兩輛(以上)車的情況下,一定會強調個性。” 對中國市場上,越來越多家庭的增購需求,吳勝波做出了自己的判斷。
什么是個性,別人沒有的我有,別人有的我做得更好。對福特汽車而言,強大的越野能力,就是自己的品牌個性,而當前的中國市場上,越野車的“江湖”,正在被激活。
中國汽車市場毫無疑問已經進入紅海競爭的階段,但在一片紅海之中,一定還有綠洲,越野車市場,就是一個綠洲,也是福特找到的,屬于自己特有的路。
現在的中國市場上,其實不缺方盒子車型,大家的機械性能也都不差,但在整車體驗上,不同品牌之間,還是會有云泥之別。沒有幾十年的積累,肯定達不到福特汽車在越野領域的功力,吳勝波認為,“在這條路上,別人或許可以學到我們的形,但肯定學不到我們的精髓”。零部件、機械構造可以學,但品牌的積累和沉淀,是很難一蹴而就的。
以福特烈馬為例,作為國內一眾硬派越野爭相模仿的對象,福特烈馬在越野圈有著極大的影響力,新車的到來,不僅在強化福特品牌的越野屬性,更是在普及全新的汽車文化,讓中國用戶也能沉浸式感受什么才是最野的戶外生活。
福特烈馬,圖片來源:福特汽車
本屆成都車展上,福特烈馬還推出了全新丹霞橙長灘車型,不僅為消費者帶來了更多個性化的選擇,烈馬車系還通過最新的OTA升級,新增了三大智能功能:越野智能路書、車載卡拉OK以及無人機互聯等,全面展現出了福特汽車在智能科技領域的持續創新與突破。車展現場,全新福特探險者也首次亮相發布,帶來多項針對戶外生活用車場景的升級,比如采用FNV3.0電子電氣架構,搭載高通8155芯片、藍智駕L2+等一系列智能化配置,昆侖巔峰版還新增了同級唯一帶有盲點監測和搖擺控制的2.1噸原廠拖掛,能夠拓展車輛在拖車時的動態穩定控制能力。福特游騎俠Ranger改裝車也完成了國內亮相,新車分別針對路亞釣魚和騎行愛好者需求進行了特別改裝,展示了福特游騎俠在在越野與戶外生活領域的強大潛力和靈活性。
圖片來源:福特汽車
找準目標用戶,強化越野品牌屬性之外,福特中國在打的還有另外兩套組合拳。其一是明確新能源化轉型的大方向。吳勝波表示,福特在華有兩個非常好的合資伙伴:長安和江鈴,接下來在新能源領域,福特汽車將進一步加強與中國合資伙伴的合作,實現優勢互補。明年開始,更多的福特新能源車,會陸續推向中國市場。其二是持續加碼的出口業務。目前,福特中國已經把中國產的林肯航海家、福特蒙迪歐、領睿,途睿歐等一系列車型,推向了全球市場,且取得了相當不俗的成績,2024年上半年,福特中國的出口銷量達到了75000輛,同比大漲45%。
“這三套組合拳下去,我們就實現了盈利。” 吳勝波如是說。
在屬于自己的賽道,持續發力
很顯然,錨定越野賽道這一附加值高且自己擅長的細分市場,會是福特中國的長期發展目標。此外加速新能源轉型和繼續鞏固出口市場,也會是福特中國面向未來的重要支撐。但要長期做好這些事情,肯定還需要做好接受挑戰的準備。
圖片來源:福特汽車
比如說新能源技術路線的選擇。在中國市場上,技術路線之爭一直都是最核心的產業話題,純電、插混、增程、油混等,哪種路線更優,至今依舊是爭議不斷。
福特中國接下來會如何選擇呢?
吳勝波表示,這個問題的關鍵不是能源形式,最重要的還是要服務的人群。福特是有120年歷史的成熟汽車品牌,考慮問題的角度也會更加成熟。不考慮補貼、資本等因素,完全從商業模式的角度看,服務不同的用戶,可以選擇不同的能源形勢。
給經常要跑長途的用戶,提供油混產品肯定更具性價比,因為油混的發動機永遠是在最佳工況運轉,更省油。反之,如果用車不多且用車場景主要是市內通勤,偶爾去郊區露營的用戶,那可能插電、增程更好。再細分,如果日常用車基本不離開鋪裝道路,一定是增程更好,增程可以做到更接近電車的用車體驗。但如果要把皮卡做成新能源去真正地“撒野”,需要更大的扭矩,那么插混就更好。
對福特汽車而言,未來,福特在中國的新能源業務,將完全由中國團隊來主導,可以更好地因地制宜。
當然,要發力新能源業務,就不可避免要面對盈利能力的考驗。目前的中國新能源車市場上,勢頭挺猛的品牌有不少,但真正實現盈利的品牌并不多。對福特中國而言,向新能源業務傾斜資源,會不會影響到當前持續盈利的勢頭呢?吳勝波表示,汽車行業是馬拉松,不是百米沖刺。短期盈利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長期還能盈利。未來真正能活下來的,一定是細分市場上的頭部企業,那些真正能夠帶來價值感的企業。
福特汽車在國內新的合資企業——長安福特新能源,未來將充分發揮福特和長安兩個母公司在品牌、技術、市場、生產制造和成本等方面的領先優勢,提升新能源產品的本土研發比重,進一步拓展電動車銷售渠道,為中國消費者提供更具價值感的產品和服務體驗。
對當前國內市場上價格大戰的態度,也很能體現出福特中國的戰略定力和對長期主義的堅持。參與價格戰的目的是什么呢?如果只是為了保工廠產能,這無疑是非常短視的行為;如果目的是為了服務用戶,那開打價格戰的那一刻就注定了失敗。用戶剛買的新車,短短數月間就降價幾萬元,不僅買車時多花錢,賣車時的二手車殘值率也會受影響。對用戶而言,這顯然是不可能開心的經歷。福特是合資品牌中少數沒有大打價格戰的車企,反而成為了保持正向增長的少數派,這個事實本身,就很能說明問題。
出口業務方面,中國汽車企業正在全面開花,福特汽車也在從“在中國,為中國”向“在中國,為世界”的戰略轉變,借助福特遍布全球的經銷商網絡,不斷強化福特中國作為福特汽車“出口中心”的全新定位。目前,福特中國的整車出口業務主要面向中東、東南亞和南美洲等多個海外市場,在北美市場,國產的林肯車型,也比較受歡迎。
這里也有一個問題,當前中國車出口市場,也面臨著不少新的挑戰,例如歐美針對中國產汽車產品新的關稅政策,會不會影響福特中國的出口戰略呢?很顯然,北美是目前相關限制比較嚴的地區,但當地的規定,只看車上有沒有充電口,換言之,純電、插電、增程等車型,在北美會受到新關稅政策的限制,但福特中國出口當地的是油混車型,影響不大。
對福特中國而言,接下來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如何向更多的中國用戶傳遞福特的傳統優勢和全新的變化。很多百年老字號品牌,往往陷入到“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誤區,未來的福特中國,要走出這一誤區,在營銷上傾向于更加聚焦。主要強調三點,一是Thrill,速度與激情;二是explore,去發現、去探險、去探索;三是Build,硬核抗造。憑借自身強大的品牌底蘊和產品硬實力,在中國市場上真正形成“戶外出行,繞不開福特”的品牌印記。
小結:在紅海競爭中發掘和滿足新的藍海需求,福特中國用實際行動證明了國內汽車市場的潛力和找對發展方向的重要性。找準用戶、找準他們的需求,用自己的優勢為他們服務,結果肯定不會太差。
當然,前提是品牌得真的有特色,且真的有實力。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蓋世汽車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shichang/243794
以上內容轉載自蓋世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