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歐洲汽車制造商協會(ACEA)發布的數據,近幾周來,歐洲最大汽車市場德國的經濟遭遇了一系列打擊,這使得8月份歐洲整體汽車銷量同比下降16.5%至755,717輛,其中電動汽車銷量更是大幅下滑。
歐洲8月車市:整體銷量下滑16.5%,純電銷量大降36%
從市場來看,今年8月,在歐洲五大主流車市中,有四大車市均出現了負增長,其中德國(-27.8%)、法國(-24.3%)和意大利(-13.4%)甚至出現兩位數降幅,而西班牙的銷量降幅相對較小,為6.5%。
但從今年1月至8月的累計銷量來看,許多歐洲車市的汽車銷量還是保持了增長,只不過增幅較小。ACEA數據顯示,今年前8個月,歐洲新車累計注冊量同比微增1.7%至8,661,401輛。在五大主流車市中,英國(5.1%)、西班牙(+4.5%)和意大利(+3.8%)表現積極。但另一方面,法國(-0.5%)和德國(-0.3%)的銷量則幾乎陷入停滯。
從燃料類型來看,今年8月份,歐洲純電動汽車的注冊量同比下降36%至125,833輛,且市場份額也從去年同期的21.7%降至16.7%,主要是因為兩大主要純電動汽車市場德國(-68.8%)和法國(-33.1%)的電動車銷量出現了顯著下滑(銷量分別為27,024輛和13,143輛),而英國是五大主流車市中唯一一個電動汽車銷量上升的(同比增長10.8%至19,113輛)。
至于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上個月在歐洲的注冊量同比下降22.1%至52,860輛,市場份額為7%,較去年同期的7.5%也有所下降。其中,歐洲所有主要車市電動車銷量均出現了下滑。
今年8月份,混合動力(包括全混和輕混)汽車是歐洲車市唯一實現銷量增長的動力類型,注冊量同比上升了8.3%,達到236,579輛。在該細分市場中,有三個歐洲主流市場實現了增長,一個則保持了相對穩定:西班牙(+12.6%)、法國(+12.5%)、意大利(+2.5%)和德國(-0.1%)。
同期,歐洲汽油汽車銷量同比下降17.7%至245,308輛,其中四個主要市場的汽油車銷量均出現顯著下滑,分別是法國(-36.6%)、意大利(-18.8%)、西班牙(-17.4%)和德國(-7.4%);柴油車市場銷量同比下降26.3%至76,503輛,其中幾乎所有歐洲市場都出現了兩位數的降幅。
從車企來看,上個月,大眾集團、Stellantis和雷諾集團依然是歐洲最暢銷的汽車制造商,但三家車企的銷量均呈兩位數下滑;其中,大眾集團的歐洲銷量同比下降13.3%至209,089輛;Stellantis的銷量同比下跌28.7%至103,612輛;雷諾集團銷量同比下滑11.9%至69,913輛;值得一提的是,沃爾沃汽車和本田汽車是8月唯二在歐洲車市取得增長的車企,其中沃爾沃汽車銷量同比大增36.7%至20,891輛,是同比增幅最大的車企。
今年前8個月,大眾集團在歐洲的累計銷量為2,253,034萬輛,同比增長約26萬輛;盡管Stellantis今年8月在歐洲的銷量降幅較大,但該公司前8個月的累計銷量僅同比微降3.3%至1,401,967輛,不過大眾和雷諾都呈現了上漲趨勢。另外,沃爾沃汽車歐洲累計銷量同比大增35.8%至245,858輛,是歐洲市場銷量同比增幅第三大的車企,而同比增幅前兩名的車企分別是三菱(68.7%)和本田(39.1%)。相比之下,特斯拉歐洲累計銷量同比下降15.8%至201,042輛。
歐洲電動汽車市場低迷,整體車市存在不確定性
8月份,歐洲電動汽車銷量下降的部分原因是歐盟各國在清潔能源激勵政策上存在差異。同時,歐洲監管機構還計劃征收高額關稅,試圖阻止中國產平價電動汽車進入歐洲市場,而這可能會增加歐洲消費者的購車成本。
隨著歐洲多個國家政府激勵措施的減少,生活成本高昂的消費者正在避開購買相對昂貴的電動汽車,因此,歐洲電動汽車需求正在下降,其中歐洲最大汽車市場德國引領了這一放緩趨勢。截至今年8月,歐洲純電動汽車的市場份額已縮減至14%,而去年同期則略高于15%,這顛覆了汽車制造商從內燃機汽車向電動汽車轉型的戰略。
電動汽車市場的低迷使大眾集團和雷諾集團等汽車制造商或將面臨巨額罰款,因為歐盟更嚴格的汽車排放法規將于明年生效。鑒于電動汽車市場的低迷和新排放法規可能給汽車行業帶來的合規成本,雷諾集團等公司正敦促歐盟在實現電動汽車目標上保持“靈活性”。
相比之下,近幾個月來,混合動力汽車在歐洲的勢頭正足,因為消費者認為它們是介于燃油汽車和電動汽車之間的一種經濟可承受的折衷方案。
不過整體來看,歐洲消費者的汽車購買量正在減少。自2019年歐洲汽車銷量達到約1,500萬輛的峰值以來,從疫情和供應鏈中斷到通貨膨脹和持續的經濟疲軟(尤其是歐洲最大經濟體和最大汽車市場德國)等一系列問題持續沖擊著歐洲汽車銷量。
在此背景下,歐洲主要的汽車集團的前景也不容樂觀。作為歐洲最大的汽車制造商,大眾集團已廢除了一項持續數十年之久的勞工保障協議,并因需求滯后而首次考慮關閉其德國工廠。
寶馬集團下調了全年利潤率預期,部分原因是電動汽車銷量疲軟。梅賽德斯奔馳也將其主要汽車業務的調整后利潤率預期從此前的11%大幅下調至“7.5%-8.5%”。
在其他領域,美國芯片制造商英特爾決定推遲在德國建廠的計劃,而德國政府原本已為該工廠預留了100億歐元(約合111億美元)的補貼。
安永(Ernst & Young)西歐移動出行業務負責人Constantin Gall在一份報告中說道:“德國經濟尚未獲得動力,消費者和投資者都在持觀望態度,而與此同時,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和暴力沖突也正在影響德國市場情緒。”
今年9月份,大眾集團曾表示,目前歐洲汽車銷量低于新冠疫情前的水平,預計這一趨勢在未來或將持續。
不過,也有行業機構對歐洲車市依然持樂觀態度。歐洲的環境倡導組織Transport & Environment表示,歐洲汽車市場將恢復原來的增長趨勢,并預測到2025年,歐盟純電動汽車市場將占20%至24%的份額,主要原因是純電動汽車的售價將進一步降低。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蓋世汽車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shichang/247800
以上內容轉載自蓋世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