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三家公司向歐盟單獨提交價格承諾
晚點Auto10月30日消息,在歐委會公布的文件中看到,上汽、Smart 和沃爾沃三家車企單獨提供了價格承諾方案。
10月25日,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說,歐方在與中方磋商的同時,又與部分企業單獨進行價格承諾談判,將動搖彼此信任,干擾磋商整體進程,也將給價格承諾協議的后續執行和監管增加更多行政成本。
在由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代表提案的同時,上汽還單獨向歐委會談判。上汽集團針對不同的產品類別提出幾項最低價格,包括根據電池價格調整最低限價、向歐盟報告所有出口產品的銷售數據,以確保承諾的透明度和有效實施。
歐委會認為價格承諾并未包含上汽銷售的所有車型,產品之間存在交叉補償的風險,同時鑒于上汽集團僅部分配合調查,不認為它的說法可以有效實施。
Smart 提供調查期間生產和銷售的每種產品類型的最低價格承諾,最低價格基于每種產品類型的平均 CIF (Cost Insurance and Freight) 價格,即扣除成本、保險、運費后的價格。此外,Smart 還表示自身獨立于吉利集團運營,不應被視為吉利集團的一部分,并表示它目前在歐盟市場的銷售價格與其直接競爭對手的價格一致或更高。它可以保證其銷售渠道和定價完全透明,從而確保承諾的完全合規、有效。
但歐委會認為,Smart 提供的最低價格承諾不足以消除補貼帶來的損害,同時 Smart 的相關產品在吉利的生產基地生產,然后出口到歐盟,不能按照獨立擁有和管理生產基地的集團或公司進行評估。
沃爾沃提出了兩份價格承諾方案。方案 A 的最低價格承諾適用所有產品類型,價格水平與吉利集團確定的 CIF 價格水平一致。這一方案針對沃爾沃品牌,有效期為 26 個月。方案 B 則適用于極星,也以 CIF 價格水平為基礎,但在這一價格水平上添加了調查中對吉利集團確定的補貼率,有效期到 2025 年底。其他條款兩個方案相似。
沃爾沃同樣強調自身經營與定價都與吉利相對獨立,它認為在歐洲的品牌總部在調查期間給予充分合作,吉利集團缺乏合作與執行價格承諾的關聯度不高,合規性可以完全通過歐盟總部進行驗證。
兩項方案均被歐委會認為車型之間存在較高的交叉補償風險,同時不同意沃爾沃履行價格承諾不需要通過吉利的說法。
歐委會在文件中表示,根據各方意見分析后認為價格承諾不能接受,但是鑒于電動汽車市場的特殊性、產品的復雜性等,仍會繼續磋商,如果確定并實施了這類解決方案,將不再對相關企業征收反補貼關稅。
▍蔚來汽車秘密招聘中東團隊,將在阿布扎比建研發中心
第一電動10月30日消息,蔚來汽車在國內啟動了針對中東團隊的秘密招聘,旨在擴充其在中東地區的業務團隊。此次招聘的職位級別較高,職級為5級及以上,包括高級總監及以上職位,最高可達助理副總裁(AVP)級別。所需人才涉及整車制造、三電、智能座艙、智能駕駛等多個領域。
據知情人士透露,雖然薪資與國內5級員工基本持平,但職權范圍較小,且候選人需要長期在海外工作,因此招聘合適的人才存在一定難度。
蔚來汽車已宣布進入中東、北非市場,并計劃在阿聯酋建立技術研發中心,同時研發新車。此次秘密招聘正是為了該研發中心招攬人才。根據合作協議,蔚來將在阿布扎比建立研發中心,并與當地團隊聯合開發一款針對當地市場的全新車型。此外,蔚來還計劃在阿聯酋各地推出換電站,進一步擴大其在中東地區的業務布局。
▍馬斯克:推2.5萬美元車型對特斯拉“毫無意義”且“愚蠢”
第一電動10月30日消息,特斯拉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在2024年第3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明確表示,公司未來的發展重點在于自動駕駛技術,因此不會生產非robotaxi(自動駕駛出租車)車型。馬斯克認為,推出售價2.5萬美元的普通車型對于特斯拉來說是“毫無意義”且“愚蠢的”,這與公司當前的信念相悖。
在會議的問答環節中,馬斯克進一步闡述了特斯拉的立場,他指出特斯拉的發展軌跡已經非常明確,即專注于自動駕駛技術。他強調,特斯拉不會為了降低成本而犧牲技術進步,因此不會推出價格較低的非自動駕駛車型。馬斯克的這一表態再次明確了特斯拉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戰略方向,即通過技術創新來推動公司和行業的長遠發展。
▌國內
▍比亞迪三季度營收首超特斯拉,銷量同比增速仍大幅領先
第一電動10月30日消息,比亞迪發布三季報,第三季度單季營收2011.25億元(約282.66億美元),同比增長24.04%,歷史首次超過特斯拉同期季度營收(251.82億美元)。歸母凈利潤116.07億元,同比增長11.47%。
今年前9個月,比亞迪新能源汽車累計銷售274.79萬輛,同比增長32.13%。第三季度累計銷售新車約113.49萬輛,同比增長32.12%,超過市場預期的110萬輛。而特斯拉三季度交付量為46.30萬輛,同比增長6.4%,低于市場預期的46.39萬輛。
▍小鵬P7+續航測試超預期,媒體眾測成績亮眼
快科技10月30日消息,小鵬汽車官方發布了“媒體眾測小鵬P7+續航”成績單,顯示續航達成率普遍超過100%。在16家媒體測試中,“新出行”以116.89%的續航達成率跑出最佳成績,實際續航793.7公里,遠超過起始表顯的679公里。小鵬P7+電池容量為60度和76度,均為磷酸鐵鋰,標稱續航分別為575公里和685公里。其高效電機、電控系統和低風阻設計,使得小電池也能實現長續航,百公里電費僅需6元。
▍理想汽車純電新車型曝光,或命名M8/M9
第一電動10月30日消息,理想汽車全新純電動車型的路試諜照近日曝光,可能命名為M8或M9,預計2025年上市。新車設計風格與理想MEGA相似,定位跨界SUV,擁有流線型車頭和較大傾角的車頂,車尾配備貫穿式尾燈,整體造型緊湊。理想汽車計劃到2025年推出5款增程車型、1款超級旗艦(MEGA)和5款純電車型,此次曝光的測試車可能是其中之一。未來三款純電車型都將搭載電動四驅和5C充電技術。
▍賽力斯否認實施“520”人才年輕化計劃傳聞
10月30日汽車之家報道,賽力斯集團近日被曝光一份內部文件,提及“520”計劃,即年齡50歲或司齡20年的員工將重新進行雙向選擇,旨在實現人才隊伍年輕化。賽力斯集團對此作出回應,稱“520計劃”僅在內部會議討論過,未形成方案也未實施,且否認了網傳泄密員工被降級的說法。
▍樂道L60今年產能已售罄,提車周期16-20周
10月30日第一電動消息,蔚來汽車旗下樂道汽車總裁艾鐵成透露,樂道L60設定了高銷量目標,即交付第3個月銷量過萬,第7個月銷量過2萬。目前提車周期在16-20周,且已售罄今年產能。艾鐵成說,目前樂道全國門店已布局125家,覆蓋57座城市,充換電站也在加速部署,上周新增83座可用站。
樂道L60曾因交付順序混亂和產能問題受到關注,官方回應稱庫存量低,從8月15日首臺量產車下線至9月20日,庫存車輛不足2000臺。樂道表示,預計交付時間大概率是最終時間,產能有提升可能,若用戶無法按時提車,將尋找下一個配置一致的訂單優先交付。
▍花旗看好小米股價,目標價上調35%至30.6港元
10月30日第一電動消息,花旗銀行上調了對小米集團的目標股價,增幅高達35%,維持對小米的“買入”評級,新的目標股價定為30.6港元。這一調整是基于小米近期發布的小米15和SU7 Ultra兩款新產品。花旗認為,小米15的推出有助于小米在高端手機市場與蘋果競爭,特別是在中國4000-6000元的價格區間內提升市場份額。同時,SU7 Ultra的推出預計將增強小米在電動汽車領域的高端形象,提升品牌知名度,并可能推動SU7 Max的銷量增長。
▍吉利發布雷神EM-i超級電混 續航超2300km油耗僅2.62L
10月30日第一電動消息,吉利汽車宣布推出全球新一代超級電混——雷神EM-i超級電混。雷神EM-i超級電混在節能、駕駛體驗、冗余安全等方面實現五個“新一代”的價值升級。官方實測顯示,搭載該電混系統的測試車極限續航可達2390.5km,百公里平均油耗2.62L。其自主研發的“馭風火龍卷”超高效燃燒系統實現全球最高熱效率46.5%。雷神EM-i超級電混將搭載在吉利銀河星艦7等車型上,有望強化吉利在新能源市場的競爭力。
▍賽力斯入股華為引望,115億股權轉讓款已支付23億
10月30日第一電動消息,賽力斯汽車有限公司宣布已向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支付23億元股權轉讓價款,購買華為持有的深圳引望智能技術有限公司10%股權,總交易金額達115億元。賽力斯表示,已為交易對價支付做好籌資安排,資金來源包括自有資金、股東增資等股權融資方式及銀行貸款,自籌資金來源充足,不會對公司財務狀況造成重大不利影響。
▍上海推三年綠色交通計劃,2025年公交及出租車全面電動化
鞭牛士10月30日消息,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近日發布了《美麗上海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到2025年,目標實現全市公交車的全面電動化,巡游出租車基本實現電動化。此外,計劃中還提出了到2026年,實現高速公路服務區快充站的全覆蓋,以及推廣重型氫燃料電池貨車,數量達到1000輛以上。
▍廣汽集團三季度營收282.33億元,同比下降21.73%
鞭牛士10月30日消息,廣汽集團公告,第三季度營收為282.33億元,同比下降21.73%;凈利潤虧損13.96億元。前三季度營收為740.4億元,同比下降24.18%;凈利潤為1.2億元,同比下降97.34%。
▍上汽集團三季度凈利潤暴跌93.53%,銷量同比下降35%
第一財經10月30日消息,上汽集團發布公告,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營業收入為4196.46億元,同比下降17.3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69.07億元,同比下降39.45%。第三季度營業收入為1425.6億元,同比下降25.58%,凈利潤為2.79億元,同比下降93.53%。業績下降主要受燃油車市場下滑和價格戰激烈影響,導致銷售收入減少和毛利下降。
上汽集團9月新車銷量為31.33萬輛,同比下降35.03%,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為12.93萬輛,同比增長38.26%;出口及海外基地銷售汽車8.96萬輛,同比下降14.41%。
▍賽力斯三季報亮眼:營收翻倍增539%,新能源車銷量激增364%
TechWeb 10月30日報道,賽力斯(601127.SH)發布2024年三季報,前三季度營收1066.27億元,同比增長539.24%;凈利潤40.38億元。盈利增長主要得益于銷量及營收增長、產品結構調整和高價值產品銷售規模增長、技術創新和精細化管理。新能源汽車銷量1-9月累計316713輛,同比增長364.23%。
▍華為車載助手小藝引入大語音模型
一電快訊10月30日消息,華為鴻蒙智行系列車型開啟全系OTA升級,特別強調了車載智慧助手小藝的功能升級。升級后的小藝基于大模型技術,能作為私人用車顧問,解答用車疑問,提供儀表檢測服務,并變身百科小導師,提供各類知識解答。小藝還能通過語音控制智能設備,如座椅、后視輔助、冷暖箱等,實現更便捷的車控體驗。
▍蔚來打通7縱9橫12大城市群高速換電網絡,全國布局超2600座換電站
10月30日第一電動消息,蔚來宣布完成了7縱9橫12大城市群高速換電網絡布局。G80廣昆高速和G56杭瑞高速浙湘段換電網絡的打通,標志著蔚來在全國高速公路換電網絡建設取得重要進展。G80廣昆高速全長1386公里,布局14座高速換電站,途經廣東、廣西、云南三省;G56杭瑞高速浙湘段全長1339公里,布局15座高速換電站,途經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省市。目前,蔚來已累計布局2602座換電站,其中高速公路換電站868座。
▌國際
▍特斯拉自動駕駛夜間撞鹿,系統未能識別障礙
汽車媒體thedrive10月29日消息,特斯拉的"全自動駕駛"系統在夜間行駛時未能識別路上的鹿,導致一輛Model 3直接撞上了靜止的鹿。事故發生在標記清晰的高速公路上,當時周圍幾乎沒有其他車輛。車主Paul S表示,他在使用全自動駕駛系統時,車輛沒有嘗試避開或停下來,甚至在撞擊后也沒有自行停下。這一事件引發了對特斯拉自動駕駛系統在低照明條件下性能的質疑。
目前尚不清楚系統未能避開鹿的具體原因,可能與夜間能見度降低或特斯拉圖像識別能力不足有關。特斯拉的全自動駕駛系統主要依賴攝像頭,沒有使用傳感器、激光雷達設備或地圖數據,這與一些競爭對手的技術不同。如果系統配備有傳感器,可能即使在攝像頭無法識別的情況下也能檢測到鹿。
▍大眾集團第三季度營業利潤大幅下降42%
10月30日,大眾集團在2024年第三季度的業績報告中顯示,第三季度營收達到784.8億歐元,同比下降了0.5%。營業利潤為28.6億歐元,同比大幅下降42%。在2024年的前九個月,大眾集團的銷售收入為2373億歐元,同比增長0.94%,而營業利潤為129億歐元,同比減少了21%,營業利潤率為5.4%。此外,汽車銷量為650萬輛,同比減少4%。
大眾集團預計在全年交付約900萬輛汽車,相比2023年的924萬輛有所減少。公司預計全年銷售收入約為3200億歐元,略低于2023年的3223億歐元。
▍德國金屬工會威脅罷工,要求大眾汽車排除關閉工廠可能性
10月30日第一電動消息,德國金屬工業工會(IG Metall)警告大眾汽車公司,若不承諾在重組計劃中排除關閉工廠的可能性,將采取罷工行動。這是雙方就薪酬和工廠關閉問題第二次爭執。工會首席談判代表Thorsten Groeger表示,工人期望所有德國工廠在重組后繼續運營。大眾汽車公司第三季度利潤暴跌,凸顯需求疲軟、成本高企和競爭加劇的問題。工會領袖稱,管理層計劃關閉至少三家德國工廠,削減數萬工作崗位,并將工資降低至少10%。大眾汽車集團人事主管Arne Meiswinkel表示,情況已到緊要關頭。這些計劃對德國經濟造成沖擊,尤其是在工業中心地帶。
▍理想汽車成立出海部門,瞄準中東中亞市場,L9和L7將海外交付
10月30日第一電動消息,理想汽車宣布成立出海一級部門,由王進負責,直接向銷售與服務高級副總裁鄒良軍匯報。王進曾在華為負責智利業務銷售與服務,對拉美國家業務落地較為熟悉。理想汽車的出海計劃主要瞄準中東和中亞國家,同時考慮拉丁美洲市場。公司計劃在這些地區建立直營模式和專門的售后服務網絡,并計劃在第四季度開始海外交付,首批引進理想L9和理想L7車型。理想汽車為出海車型進行專門設計,針對中東市場的零部件改造工作已完成。公司正在招募經銷商,并計劃在已有市場驗證的地區銷售汽車。此外,理想汽車第100萬輛整車已下線并完成交付,歷時58個月,成為中國新勢力品牌中首個達成此里程碑的企業。理想L6汽車計劃明年沖刺3萬臺/月產能。
▍比亞迪Atto 3 EV駕駛輔助系統遭歐洲安全機構“不推薦”評級
10月30日路透社報道,歐洲汽車安全機構對比亞迪Atto3 EV的駕駛輔助系統進行了評估,給出了“不推薦”的評級。Euro NCAP報告顯示,Atto3 EV在駕駛員監控功能方面得分為零,且在時速超過90公里的碰撞測試中表現不佳,未能滿足危急情況下避免碰撞的最低標準。盡管比亞迪Atto 3 EV在2023年曾獲得Euro NCAP的最高五星評級,但此次評級結果對比亞迪在歐洲市場的推廣構成挑戰,可能影響消費者對Atto 3 EV駕駛輔助系統的信任度。
▍豐田全球產銷下滑仍創次高記錄,認證違規影響產量
10月30日第一電動消息,豐田汽車公布了2024年9月及本財年上半年的產銷和出口業績。9月全球產量同比減少8.3%,為826,556輛,銷量下降7.4%,為853,149輛。2024財年上半年全球產量同比減少7.0%,為4,705,037輛,銷量同比減少2.8%,為5,028,830輛。盡管下降,產量和銷量均創歷史次高記錄。豐田在中國產量減少17.1%,北美減少1.7%,日本本土減少9.4%。認證違規問題被認為是影響產量的一個重要因素,導致與2023年上半年相比有所下降。
▍美聯儲11月降息懸念:非農數據或改預期
10月30日卷商中國消息,市場普遍預期美聯儲11月將降息25個基點,但沃頓商學院金融學教授杰里米·西格爾提出,若本周五非農就業報告強勁,可能改變預期。西格爾曾呼吁緊急降息75個基點,現認為若勞動力市場顯示經濟強勁,美聯儲或暫停降息。高盛集團CEO戴維·所羅門等商界領袖認可美國經濟韌性,警告全球通脹問題,建議美聯儲謹慎權衡降息幅度。美聯儲將在議息會議前獲得關鍵經濟數據,包括9月PCE和10月非農就業數據,這些將影響政策決策。市場分析人士指出,若非農就業人數大超預期,美聯儲可能需重新考慮政策行動。
▍特斯拉得州超級工廠擴建計劃:產量翻倍,新車型2025年投產
10月30日蓋世汽車訊,據外媒報道,特斯拉已向得州許可與監管部門提交申請,計劃將位于奧斯汀的得州超級工廠規模擴大一倍,以提升汽車產量。目前工廠占地面積已超過500萬平方英尺。擴建施工將從現在起至2025年底前完成,涉及白車身、鑄件、噴漆、塑料、沖壓和驅動單元等項目,暗示擴建目的。特斯拉在該工廠生產Model Y、Cybertruck及4680電芯,并計劃生產Cybercab自動駕駛出租車。基于Model 3和Model Y的兩款新車型預計2025年上半年投產,自動駕駛出租車預計2026年投產。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 第一電動編輯部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shichang/252027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