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久之前舉行的2024“蔚來杯”中國大學生電動方程式大賽(FSEC)暨中國大學生無人駕駛方程式大賽(FSAC)現場,蔚來創始人李斌直接給參賽學生發offer!而在今年北京車展發布會上,小米創始人雷軍也曾公開“求賢招才”,誠邀天下英才加入小米汽車。
人才是企業發展的核心動力,讓更多懷有汽車夢想的人大展身手,才能助力中國汽車工業蓬勃向前。汽車產業變革的背景下,人才培養與汽車行業發展同頻共振顯得尤為重要。如今,新汽車人才正變得格外搶手。
搶奪“汽車工業的未來”
今年是蔚來連續第十年深度支持中國大學生方程式系列賽事,助力大學生在蓬勃發展的汽車行業成就夢想。
李斌表示,中國大學生方程式系列賽事舉辦15年來,培養了6萬名高校汽車人才,為中國乃至全球汽車行業輸送了高質量的人才。
圖片來源:蔚來招聘
比賽現場,李斌和參賽選手面對面直接開啟了“CEO直聘”,不少同學拿到了由李斌發出的蔚來面試直通卡。據悉,廈門理工學院成為了李斌發Offer最多的高校之一。
借由這個機會,同學們表達了感謝,感謝李斌及蔚來愿意一路贊助大學生方程式系列賽事,讓大學生造車的夢想成為現實。他們由衷地感慨,“蔚來愿意贊助這場賽車隊,贊助學生們去造賽車,就是贊助夢想!”
“其實,支持大學生方程式系列賽事不僅僅是情懷問題。”李斌曾經的發言更是值得深思,“作為中國汽車行業共同支持學生實現夢想的平臺,它其實跟行業里每一家汽車企業的競爭力都休戚相關,與中國汽車行業的全球競爭力息息相關。希望能有更多企業積極參與其中,提供幫助和支持。”
雷軍也深諳人才的重要性。他表示,小米汽車的目標是通過15年到20年的努力,成為全球前五的車廠。為了實現這一宏偉目標,小米汽車需要非常多的人才,尤其是研發人才。
事實上,在中國汽車產業處于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實現汽車強國戰略和產業可持續發展,都離不開汽車人才的培養。
十年來,“蔚來杯”已成為培養中國汽車工業人才的搖籃之一。如今,這群代表著“汽車工業的未來”的學子,歷經十年時光,也與蔚來完成了“雙向奔赴”。
據悉,已有數百位優秀車隊人才加入蔚來,其中包括蔚來產品體驗副總裁、01號員工李天舒。今年,蔚來也開通了25屆校招大學生方程式專屬投遞通道。
人才培養要與行業發展同頻共振
汽車產業電動化與智能化的快速發展,對汽車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們不僅要具備深厚的專業知識,還需要具備跨學科的知識和技能,以適應快速變化的產業需求。
以汽車研發設計人才為例,過去從事這方面工作的人才只需了解汽車底盤、發動機、電子電器造型設計即可,但現在已不足夠。他們還必須掌握制造新材料、人工智能、大數據、網絡安全等一系列知識和技能。研究表明,這類人才的知識和技能需要增加和提升50%至70%,否則將面臨淘汰。
在新汽車時代,不僅“存量人才”要轉型,“增量人才”的培養也很關鍵。從造車新勢力“蔚小理”對人才的需求,可以看出需要的新汽車人才類型。
比如,理想汽車啟動了2025屆AI人才專項“理想+”計劃,面對全球招募優秀的AI技術人才,涵蓋大模型、AIGC、算法部署、推理加速、AI芯片研發等領域方向。蔚來也啟動了2025屆Super Sparks招募計劃。這是面對全球高校尖端人才,針對智能電動汽車行業的關鍵創新領域發起的項目,不僅發布了面向大模型領域的崗位,還提供了更為多元的方向,包括車端算法構建師、AI OS研究員等。小鵬下一個十年專注AI跟大市場,在2025校園招聘中提供了自動駕駛板塊、智能座艙板塊、汽車研發板塊等15大崗位類別。
“人才培養要和汽車產業發展的需求同頻共振。”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專務秘書長、賽事組委會執行主任閆建來表示,“汽車產業需要什么,就去培養什么樣的人。汽車產業需要什么樣的知識結構,就用有效的方法去提供教育平臺,使其具備這種能力。”
對于新汽車人才的培養,中國人才研究會汽車人才專業委員會理事長朱明榮曾提到,全面提升汽車人才的人工智能素養,已成為行業人才培養的一個重要課題,也是數智時代教育的新使命。高校院校應聚焦汽車新四化發展,積極探索車輛工程交叉學科建設新模式,如增加人工智能通識課程。
而在具體的舉措方面,朱明榮表示,通過項目共建等方式使產學研深度融合,提高人才的工程實踐能力,也很重要。像大學生方程式大賽這類的技術交流賽事,就在實踐中為行業輸送了很多優秀人才。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蓋世汽車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shichang/252166
以上內容轉載自蓋世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